(原标题:减损降耗、抢收抢烘、入库进入“AI全自动时代” 多措并举保障秋粮安全归仓)
ADCountdown Time | 广告
尊贵的用户,已为您跳过广告
您上次观看至-:-处,已为您续播
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当前时间 0:00
时长 0:53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眼下正是秋收工作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过六成。
东北地区秋粮面积产量占全国近四成,10月以来,收获进程明显加快。
长江中下游秋粮面积产量占全国秋粮的一成半,目前中稻陆续收获,双季晚稻进入灌浆成熟期。
西南地区秋粮增产趋势明显。西北地区是旱作区,今年秋粮生育期内降水充足,作物长势良好。
黄淮海地区秋粮面积产量占1/4左右,农业农村部正指导各地抢抓降雨间隙,抢收抢烘秋粮。同时,指导农户压茬开展秋冬种,确保适期适墒、足量播种。
ADCountdown Time | 广告
尊贵的用户,已为您跳过广告
您上次观看至-:-处,已为您续播
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当前时间 0:00
时长 1:29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豆集中收获 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地的秋收工作中,减损降耗的理念已经融入各个环节。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128万多亩大豆正进入集中收获期。在中兴乡一处大豆田,两台国产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里作业,8个小时就能收割完500亩大豆,并且能将收获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目前,甘南县128万多亩大豆收获进度已经超过九成。
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角弓镇,5000多亩水稻进入收割期。当地农机部门紧盯水稻收割关键期,确保机械力量快速到位。
眼下,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的54万亩晚稻已经成熟,今年每亩的产量在1200斤左右。为了应对近期可能出现的局部阴雨天气,当地集中调度各类收割农机具超1500台(套),并组织多个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指导抢收。组织调动超过300台(套)大中型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日烘干能力突破9000吨,确保粮食安全归仓。
ADCountdown Time | 广告
尊贵的用户,已为您跳过广告
您上次观看至-:-处,已为您续播
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当前时间 0:00
时长 1:39
河南兰考:天气放晴 加紧秋粮抢收抢烘作业
这两天,河南省天气陆续放晴,在开封市兰考县,当地通过农机统筹调度、烘干点位联动等,加紧对秋粮的抢收抢烘作业。
在兰考县三义寨乡的一处玉米地里,履带式收割机正来回穿梭,加紧作业,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玉米的切割、摘穗、脱粒。
抢收的玉米刚离田,便无缝对接烘干环节,在附近的服务中心内,2座烘干塔24小时不停运转,湿玉米经过清理、烘干、冷却等工序,水分快速向安全标准靠拢。
为保障抢收、烘干需求,兰考县农业农村局统筹调配玉米联合收割机1150台,抓住雨歇窗口期利用“机械+人工”全力抢收,同时,开放学校、厂房等场所500余处,保障群众晾晒空间。截至目前,开封市兰考县116.58万亩秋作物已收获114.36万亩,玉米累计烘干5.3吨。
ADCountdown Time | 广告
尊贵的用户,已为您跳过广告
您上次观看至-:-处,已为您续播
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当前时间 0:00
时长 1:29
粮食入库进入“AI全自动时代”
粮食从田间地头到收购点,经过扦检才能入库。粮食扦检就是给粮食做体检,判定质量能否达到入库标准。随着技术提升,现在,粮食收购入库已经进入“人工智能全自动”时代。
与传统扦检不同,第三代粮食智能扦检系统可以根据车厢长度自动匹配扦样点数量和位置,这辆车车厢长13米,需要取到十个点。取到的样品经过混匀、分样后,经机械臂快速传送到各个仪器中,经智能AI识别数据库分析,对出糙率、杂质、谷外糙米等指标进行精准检测,大概12分钟,这车稻谷的检测结果出炉。
扦样完成后,用于抽检的十斤左右的粮食会通过余粮回送装置返还到粮车上,最大程度保证了农民的利益。随后,这车粮食就可以过磅、入库卸粮。智能扦检系统大大提高了粮食入库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