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桂声网评: “永不落幕”的东博会:闭幕亦是新起点,AI合作前景可期)
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9月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闭幕。
这是一届“含AI量”极高的盛会。本届东博会站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新起点,响应AI时代使命召唤,首设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展出约1200项展品,涵盖约20款大模型、60款智能机器人、230款数字服务平台/系统、520款AI终端产品等,汇聚了多家头部企业的最新成果,生动展现炫酷科技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美好图景。会期举办了16场AI主题活动,其中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发布了一批重要合作成果,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应用。可以说,东博会和峰会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区域人工智能、数字合作的“大舞台”。
这是一届硕果累累的盛会。本届东博会人气高、实效好。截至9月21日15时,累计进馆人数22.6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截至9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共取得成果超700项,其中经贸项目签约超500项。本届东博会的系列成果可归纳为10个方面:凝聚系列共识,促成系列贸易订单,达成系列投资项目,形成系列AI成果,创享系列3.0版先机,拓展系列合作机制,发布系列倡议计划,达成系列战略合作,揭牌系列实体机构,启动系列人文项目。这些成果,既有可感可及的贸易订单,也有赋能发展的投资项目,更有面向未来的合作机制。从这个角度讲,东博会正在从一场“盛会”蝶变为一个生生不息、持续运转的“合作生态”。
这是一届“智”造未来的盛会。场内,人头攒动;场外,“新新”向荣。广西已建成12条直达东盟国家的跨境陆缆,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能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中国—东盟数字互联互通……从会场走向会外,山水相连的中国—东盟正以大数据和AI为纽带,从多维度、多领域构建智慧化跨境合作链条,加快打造互利共赢的“数字丝绸之路”。从畅通信息动脉到赋能产业升级,再到密切人文交流,“人工智能+”正为中国—东盟更多合作领域注入新动力。从这个角度讲,东博会不仅是具有很高影响力的盛会,更是具有强大“智造力”的“成果转化器”。
本届东博会虽已闭幕,但东博会“永不落幕”。与会中外参展企业就加快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加强人工智能合作、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凝聚了新共识。在新的起点上,把共识变成一个个贸易订单、投资项目、合作机制,那么东博会的溢出效应将越来越大,人工智能合作的前景将越来越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步伐将更快、更稳、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