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高百接力赛大区站启幕 东北站沈阳药科大学金秋开跑)
9月20日,2025高百接力赛首个大区分站东北站在沈阳药科大学鸣笛开跑,标志着赛事十周年全国大区分站赛正式拉开帷幕。最终大连理工大学力克卫冕冠军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度问鼎东北站冠军。
十周年大区分站赛首战打响,30支高校劲旅齐聚沈阳
本次赛事由每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主办。沈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克斌,辽宁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冬,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海,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金永才,沈阳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高明宇,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卢锡超,辽宁省体育彩票中心副主任、奥运冠军孙福明等领导嘉宾莅临开幕式现场。
作为本年度大区分站赛的首站,东北站共吸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东北地区等30支高校队伍、300余名青年选手在沈阳药科大学主场展开激烈角逐。赛场上,各支队伍配合默契、奋力冲刺,充分展现了高校学子的顽强拼搏与团结协作,也让东北赛区的赛事氛围在热烈的欢呼与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升温。
经过2小时17分15秒的激烈比拼,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追梦玉兰队凭借绝对领先的配速与默契的团队协作率先冲线夺冠,哈尔滨工业大学以2小时19分12秒的成绩摘得亚军,吉林大学则以2小时20分06秒的成绩紧随其后获得季军。
大连理工校友兼第十棒的李梦琳为了学校和跑团带伤参赛,在赛后采访中表示这次比赛离不开队友和学校的支持,"团队赛是团队的一起努力,有了前面师弟师妹打下的基础已经遥遥领先了,我就是一个胜券在握,拼尽全力就好。同时也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只要母校需要我,有召必回!"
推动区域体育蓬勃发展,激活东北高校青春力量
通过在东北地区三年来的持续深耕,高百东北站已成为展示东北高校体育风貌、推动区域校园体育提质升级的重要窗口,也为高校体育激发区域活力、汇聚青年力量开辟了新路径。赛事期间,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东北高校体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本次东北站比赛不仅展示出东北高校学子的竞技水平和团队精神,更以赛事带动了更多区域高校加入全国高校体育交流网络,提升了区域高校体育的整体参与度与组织力,为区域高校体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沈药三度倾力承办,办赛水平再创新高
作为连续三年的主办高校,沈阳药科大学在本届赛事中再次展现了卓越的组织统筹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学校为赛事提供了专业、安全、舒适的竞赛条件,全面升级场地布置、后勤保障、医疗救护等环节,确保赛事顺利推进。同时,将高百赛事精神有机融入校园场景,通过赛事宣传、志愿服务、文化展示、校友联动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了学校严谨治学、活力进取的校园风貌。
东北站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沈阳药科大学在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宣”的校园体育发展路径上进一步迈出坚实步伐,树立了高校体育赛事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典范。
赛事当天,沈阳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高明宇出席开幕仪式并为参赛选手加油鼓劲,展现了学校对体育精神的高度重视。高明宇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愿以举办高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体教融合、深化校际交流、强化校友联结,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能;同时希望赛事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文体旅融合,为辽宁振兴、东北振兴增添蓬勃活力。”
多方合力全程护航,共筑赛事十周年荣耀征程
为推动体旅融合发展,东道主沈阳市为参加本届比赛的全体选手送上专属文旅福利——“六大景点免费游”大礼包,以此举措让来自各地的大学生在激烈竞赛之余,深度体验沈阳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情。
此外,赛事也得到了广大媒体和多家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各方通力协作,为赛事顺利举办保驾护航。赛事独家视频合作平台Bilibili依托其强大的青年文化生态平台优势,积极搭建高校体育内容传播矩阵,鼓励青年学子参与体育内容创作,推动跑步运动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与发展。官方合作伙伴华住会继续为2025高百接力赛提供全程住宿保障支持,并面向参赛选手推出专属优惠礼遇;官方合作伙伴YOJ曜界能量胶全程陪伴跑者,为各支队伍科学补能、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有力支持。大唐药业、舒由美、宝矿力水特、乔山等企业也分别在健康保障、运动恢复、饮品补给及专业训练器材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2025年是高百接力赛创办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十年来,高百从上海出发,一路成长为覆盖全国、影响力辐射百万学子的头部高校体育品牌赛事,在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校际交流互鉴、凝聚青年群体力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十周年全国大区分站赛的首站,东北赛站的顺利举办为本年度大区站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百支高校精英队伍将通过各大区分站赛陆续决出,于12月7日齐聚上海滨江赛道,角逐十周年全国总冠军。十年奔跑,初心不改;扬帆再启,未来可期。高百接力赛将继续以“为母校而战”为精神内核,携手更多高校、城市与品牌伙伴,汇聚青年力量,奔赴更远征程,共同书写中国高校体育的蓬勃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