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公告,击碎天普股份被借壳的幻想,15个涨停板后迎来2个一字跌停。
收购方独立IPO 击碎借壳幻想
10月17日,天普股份再度封死跌停,这已是10月16日复牌后第二个一字跌停,两日累计蒸发市值超25亿元。
而就在一个月前,其股价还凭借15个连续涨停,疯涨317%,公司市盈率一度飙升至482.85倍。
![]()
消息面上,15日晚间,天普股份披露了第三次停牌核查结果。公告称,经公司与收购方中昊芯英再次确认,截至目前,收购方中昊芯英已启动独立自主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相关工作,现已进入股份制改制(股改)过程阶段。收购方中昊芯英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与本次收购上市公司无关。
此前,天普股份因控制权变更而引发股价短期内大涨,自8月22日-9月23日,天普股份已经连续拉出15个“一”字涨停板。
天普股份本轮股价大涨始于8月21日晚间的一则公告。当日公司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天普控股、天昕贸易、尤建义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向中昊芯英转让公司10.75%股份。若股份转让完成,中昊芯英和海南芯繁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杨龚轶凡将成为天普股份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中昊芯英是AI芯片领域的“新贵”,掌握TPU(张量处理器)架构AI芯片的核心技术并实现芯片量产,曾入选杭州“准独角兽”企业。截至今年上半年,中昊芯英的估值超40亿元。
不过,天普股份曾数次强调,收购方中昊芯英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与本次收购上市公司无关,且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
4名知情人窗口期买卖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天普股份曾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025年2月14日至2025年8月14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不过,天普股份彼时强调,上述人员的股票交易行为均发生在内幕信息形成或知悉之前,上述交易不属于内幕交易。
截至2025年9月17日,四名自然人均已将买卖公司股票所获收益上缴至天普股份。公司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不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形。
本次复牌公告中,天普股份亦强调,若本次交易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异常交易行为情形,后续本次交易可能会存在终止的风险。天普股份还同时提示称,公司股价短期涨幅严重偏离上证指数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指数,存在随时急剧下跌的风险。
从15连板到两连跌停,天普股份的“过山车”行情,成为A股炒作退潮的典型样本。市场人士介绍,2023年重组新规实施后,“炒壳” 早已非政策鼓励方向,跨界重组审核趋严,叠加注册制下IPO通道畅通,中昊芯英选择独立上市实属必然。
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公开资料显示,天普股份主要从事汽车用高分子材料流体管路系统和密封系统零件及总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汽车整车厂商及其一级供应商提供橡胶软管及总成产品。
通过不断发展,公司已逐步成长为汽车用高分子流体管路行业的专业供应商之一。公司与诸多优质的客户保持了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主要客户为日产全球、日本马自达、福特、久保田、江铃、吉利、丰田、英瑞杰、邦迪等。目前公司在上海、浙江宁海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
据其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天普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1.51亿元,同比下降3.44%;归母净利润1129.80万元,同比下降16.08%;扣非归母净利润1049.52万元,同比下降14.70%。
天普股份表示,因受行业经济环境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升,燃油车份额下降,公司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公司净利润的下滑主要系本期末未到期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