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迪庆州:情暖驿站聚“新”力)
立足新就业群体“户外作业辛苦、专项服务少、归属感不强”等实际问题,近年来,迪庆州精心打造“云岭先锋新家园”系列雪岭暖“新”驿站服务阵地,让奔波的“赶路人”有了温暖的“加油站”。
温暖阵地:从“临时歇脚”到“暖心归属”
经过精准选址规划,多方协调整合资源,迪庆州建成15个雪岭暖“新”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构建起覆盖主要作业区域的服务网络。
这些驿站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设计处处体现着贴心关怀。24小时开放的休息区配备了多规格充电插座、舒适座椅和电视;便民服务区设置饮水机、微波炉、共享雨具、应急药箱,让新就业群体人员喝热水、热饭菜、避酷暑、御严寒等需求得到“一站式”满足。

设施完备的暖“新”驿站
为确保驿站长期稳定运行,防止“建而不用、建而不管”,迪庆州探索“党建引领、政企社协同、契约化托管”的运营模式,各驿站由属地社区与企业联合管理,通过社区抓服务落地、企业强资源支撑,形成管理合力。同时,积极争取对接社会资源支持:爱心企业为驿站捐赠雨具、书籍等物资;电信公司完成驿站网络全覆盖,保障免费Wi-Fi稳定运行;热力公司计划入冬前完成驿站暖气铺设工程,为驿站日常运维、发挥作用保驾护航,让贴心服务不间断、“常在线”。
精准服务:从“基础保障”到“多维赋能”
雪岭暖“新”驿站在提供临时歇脚场所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全周期、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节奏快、突发情况多”的特点,驿站推出系列举措:冬季免费提供姜茶、夏季准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让服务“应季又应需”;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发放手册等方式,讲解电器使用规范、初期火灾处置等知识;联合交警部门拍摄外卖小哥交通安全宣传片,在驿站循环播放,提升骑手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驿站还设立了诉求反馈的二维码、张贴服务热线电话,及时收集回应各类诉求建议,先后解决“增设电动车临时停放点”等诉求10余条,有力有效回应需求关切、解决实际困难。

春节期间,当地组织在岗的外卖小哥在驿站贴春联、吃年夜饭
治理联动: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
以驿站为纽带,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正从“享受服务者”转变为“基层治理参与者”。
结合快递员、外卖骑手走街串巷、熟门熟路的优势,组建流动网格志愿队,参与网格排查服务,在“跑单”过程中实时上报路面积水、结冰、井盖破损、路灯损坏、垃圾堆积等隐患信息,形成了一张流动的“民情监测网”。“城市骑士”们还协助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带动同行规范骑行;组建骑手志愿宣传队,在配送箱上张贴反诈标语;设立“流动文明岗”,在独克宗古城等景区周边提醒游客爱护环境;参与社区组织的“雨雪天气应急演练”,熟悉道路救援、物资转运流程,为应对夏季暴雨、冬季冰雪等极端天气储备志愿力量。
“驿站给我们遮风挡雨,我们也该为城市出份力。看着自己上报的问题被解决,特别有成就感。”外卖骑手扎西说。

外卖骑手在驿站休息
“以服务换认同、用参与促融入”,大家从“城市的过客”变成了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让暖“新”服务阵地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哨、基层治理的信息站、凝聚力量的连心桥,不断提升了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和艳娟(迪庆州委组织部)白玛次称(迪庆州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