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小伙脸盖猪肉印章多日擦不掉,专业人士解读为何难洗)
近日,河南一年轻男子和朋友玩游戏时输了,结果脸上和脖子上被盖上了写有“检验合格 允许屠宰”的猪肉检验合格印章。但让他意外的是,这些印章过了几天都洗不掉,该男子只能穿高领毛衣、戴着口罩出门,以免被别人发现脸上的猪肉印章。他将视频发到某短视频平台后,引发广泛关注。那么问题来了:售卖的猪肉身上为何要盖章?该网友脸上的蓝色印章是什么材质的?成分有毒吗?到底如何才能消除?
猪肉上为何要盖章?
猪肉上为什么要盖章?这是有硬性规定的——2021年7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生猪,应当依法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并附有检疫证明。检测合格的猪肉才可以盖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讫章或者肉品品质检验合格标志。
2021年12月1日,认证为“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微信公众号“南昌市场监督”发表文章《圆章、方章?猪肉身上的章你认识吗?》,详细解释了为何市场出售的生猪肉上必须盖章,以及猪肉章的材质构成。文章中介绍,“在市场流通环节,每批次生猪肉都必须具备‘两证两章’才可以上市销售,‘两证两章’包括《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印章》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四者缺一不可。”其中,“两证”上详细登记了货主的信息、猪肉的数量、生产单位名称和目的地,在查验时需核对各项信息是否一致;“两章”则是印在肉皮上的,长条形的滚筒章是《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印章》,圆形的章则是《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这两类章从2019年后,统一都是蓝色的。
被朋友盖上蓝色猪肉章的那名河南网友,脸上盖上的正是长条形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印章》,上面写有“检验合格 允许屠宰”字样。
猪肉章印油是否无毒?
不少网友担心,猪肉身上印章的印油会不会含有有害成分,能否正常食用?对此,有关部门也进行过解释。
“南昌市场监督”这篇文章介绍,猪肉上印章的印油是用食用色素做成的,可以食用,“印章蓝色液体是食品蓝检验标记专用液,这种专用液由亮蓝(常用作药品和食品的着色剂)、酒精、蒸馏水等混合搅拌溶解而成。食品蓝检验标记专用液是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可食用原料,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12月1日下午,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禽屠宰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据他介绍,猪肉章印油的成分由可食用色素等构成,没有毒性,也不影响食用。
另外,央视网2021年3月《猪肉为什么有的盖蓝章有的盖红章?吃了会不会有问题?》报道,猪肉章的印油成分包括染色剂和溶剂,其中染色剂多使用甲基紫或酸性品红、食用色素等,溶剂则多使用水、酒精、甘油等,各地配方和浓度不尽相同。文章介绍,我国的检疫印章在很久以前用的是一种叫“龙胆紫”的碱性染色剂,就是生活中紫药水里面的主要成分。龙胆紫能很好地附着在猪肉表面,因为它和蛋白质能很好地亲和着色且不易洗掉。后来研究发现,龙胆紫可能有致癌风险,所以淘汰掉了不再使用。后来也渐渐用食品级原料来代替,比如使用甜菜红、胭脂红代替染色剂,用白酒代替酒精。目前最常用的染料是食品蓝检疫标记专用液。所以现在市场上,无论是什么形状,盖在何处的检疫印章,除了影响卖相,成分上都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始试点激光灼刻猪肉印章,这种新方式字迹清晰,而且不太降低猪肉观感,但成本相对也更高,还没有更大范围内推广。
如何消除印章痕迹?
11月30日晚8点52分,脸部被盖上猪肉章的河南网友陈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介绍了事情的最新进展。在视频中,他展示了脸部和颈部的猪肉章,“到现在还没洗掉,大家说的方法我都试了一下。谢谢大家关心,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模仿。”12月1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通过私信联系上陈先生。据他介绍,脸上的印章至今还没有消失,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耐心等待。
对此,不少网友好奇:陈先生脸上的猪肉章到底要怎样才能消除?有网友表示,“猪肉章是考马斯亮蓝,洗不掉的。不过会慢慢褪色,需要半月左右”“猪肉不再进行新陈代谢,所以印章难以被清洗。而人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所以印章盖在人身上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己褪色”。
在央视网2021年3月那篇报道中,也解释了印章持续时间久以及消除的办法,“盖在猪皮上的‘检疫章’之所以持久,是因为色素进入了细胞内部。染色的前提是盖章前,猪已经死了。表皮失去活力,不再有新陈代谢功能,并且猪皮褪毛洗净,不再具有防护隔离作用,随着色素渐渐渗入猪皮,就形成类似纹身的观感。但如果把‘检疫章’盖在人体皮肤上,染料隔绝在表层,无法进入细胞内,可以参考有经验的老厨师用高度白酒处理猪身上检疫章的方式,用双氧水或者酒精就能洗掉。”
1日下午,河南省一家大型屠宰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猪肉章无毒,是食品级的,但确实不好清除,“只能每天清洗,等印章自己慢慢消失,一时半会儿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