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人间 | 唐氏儿出生的第11年,她决定亲手送走他

0
分享至
“人活着受罪还不如死了好。就拿俺儿子来说,他一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傻子,活着除了被人欺负、被人看不起,还能有什么呢?”

本文系网易“人间”工作室(thelivings)出品。联系方式:thelivings@vip.163.com


李艳刚进我们看守所的时候,我和她并没有过多接触。直到那天,同事王姐在餐桌上说起,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在本地掀起巨大舆论风波的母亲就是她。

李艳是个家庭主妇,她身体健康,没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果把资料最下面的“案情介绍”挡住,完全是个正常人。

可一个正常人,是干不出杀死亲生孩子的这种事情的。

1

2021年的一天,领导叮嘱王姐把“重点人员”李艳提到谈话室。按照规定,看守所的管教要在24小时内和新入所人员谈话,掌握其基本情况和思想动向。

王姐坐下后,并不主动提案子,只让李艳先介绍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刺激她。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这类人在冷静下来之后,往往会对自己的罪行感到懊悔,继而引发很多过激行为,有的甚至会试图自残、自杀。

王姐悄悄观察李艳,感觉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面相也不是穷凶极恶的,但她脸上也没有预想中的痛苦和懊悔。她坐在椅子上,动作神态都很放松,缓缓答道:“我家在XX镇上,家里以前有四口人,后来俺婆婆走了,还剩三口。现在俺儿子也死了,就剩两口了。”

说完这些,李艳顿了顿:“儿子是我杀的,我认。”

李艳生于1976年,34岁那年才生下头胎,是个不折不扣的高龄产妇。

生产刚结束,李艳便不顾疼痛疲累,抱着儿子在床上哭了半个多小时。很多年来,她都不曾像这样掉泪,但看到儿子后,她再也忍不住了。这些泪,一部分是因为得子喜悦,还有一部分是为这些年求子走过的路、村里人在背后的议论而流。

李艳和丈夫老汪是经人介绍结的婚,在成为夫妻之前没有见过几面。这类婚姻幸不幸福,全看命。一开始,李艳觉得自己命还不错。婚后她和老汪相处和谐,只是过了几年,他们的婚姻出现了一点“瑕疵”——一直没有孩子。

刚开始,李艳和老汪并不在意,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想早早做父母。况且那时候结婚两三年怀不上孩子的小夫妻不少,日子长了不也生了?

他们不着急,可把李艳的婆婆急坏了。在婆婆的催促下,婚后第三年,李艳和老汪开始“求子”。在本地农村,第一个上场的肯定不是医生,而是各种“神婆”、“半仙”。到了2004年,李艳和老汪已经拜完了各路神仙,改了家里的风水,吃了祖传秘方,可李艳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

终于,他们决定去省医院检查。医生拿到检查报告,说问题出在男方身上,老汪有弱精症。这个病可以治,首先老汪要戒烟戒酒,其次是按时吃药。这次就医,他们花了1300多块钱。

药吃完了,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李艳还是没怀上。之后,他们又陆续跑了几家医院,可每次都是失望。

两口子在希望与失望之间不停地摇摆,一晃几年过去了,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多。就在他们濒临绝望的时候,老天爷总算给了他们一个惊喜——2010年,儿子出生了。

老汪赶了一回时髦,特地找大师用电脑给孩子取名。大师收了600块钱,在键盘上一顿操作,最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6个名字。夫妇俩仔细比对,最后选了带“豪”的那一个。是希望这个小子这辈子能活得自豪。

2

说起和小豪有关的往事,李艳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可以说个三天三夜不停歇。王姐并不关心这个,她只想知道李艳是怎么看待这个孩子的,于是打断了李艳的讲述,问道:“你怎么看待你儿子的病?”

李艳叹了口气,没有正面回答,只说:“当初要是听医生的,那就好了。”

2009年的夏天,李艳兴致勃勃地去县医院做产检。去拿结果的时候,医生叫她再去做一个“羊水穿刺”,怀疑她肚子里的孩子可能是个唐氏儿。

李艳文化程度不高,并不知道“唐氏儿”意味着什么。她没多问,按医生的指示去做了进一步的检查。后来确诊后,医生说,这个孩子最好还是别要了。

李艳听完一下子就懵了。她求子求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怀上,怎么能因为一个没听说过的病就把孩子拿掉呢?她实在接受不了,最后问医生:“这个病,要命吗?”

李艳知道很多“孬病”,例如癌症什么的,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只要不是那种要命的“孬病”,她就把孩子生下来。

医生见状,就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李艳解释,说这个病不要命,就是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傻子。李艳松了口气,说:“那没事,我得把他生下来。”

嘴上说得坚定,其实李艳心里也没底。那天她回到家,把医生的话学了一遍,想听听家里人的意思。

婆婆说:“孩子笨一点怕什么?笨就笨嘛!只要知道吃饭穿衣睡觉干活就行了,要那么聪明干什么。再说了,咱这一大家子人还伺候不了一个孩子?就算是笨、是傻,咱家也能把他拉扯成人。”

听婆婆讲完,李艳感觉心定了:对啊,笨点怕什么?不是还有我和老汪嘛。再说了,傻人有傻福。无论如何,这个孩子我生定了。

小豪出生后,傻不傻还不知道,病先来了。

本地有给孩子“剃头”的风俗。办满月酒的那天,主人家要在客厅摆下一张大桌子,上铺红布,放上剪刀等工具,请近亲给孩子象征性地剪剪头发。

给小豪办满月酒的那天,天气不好,早上李艳一醒来就听见窗外北风呼啸。她嘱咐婆婆:“今天风大,来的人也多,给小豪剃头的时候注意关门,别冻到他。”

婆婆满口答应:“哎呦,这还用你说嘛,你就安心坐你的月子就行。”

事实证明,婆婆并没有把李艳的嘱咐放在心上。当天亲朋好友来贺喜,她抱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孙子得意忘形,光顾着炫耀,结果孩子被冻到了。

剃了头没多久,小豪就开始发烧,送到医院,医生说是肺部感染需要住院。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艳对婆婆都没什么好话。

婆媳关系不融洽,这其中既有多年来共同生活积累的矛盾,也有李艳对婆婆的误解——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唐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有问题,婴儿时期就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生病。

3

不知出自何种原因,李艳在与王姐的谈话中,极力想证明小豪是他们家的“福星”。她说自从儿子出生以后,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都是小豪“带”来的。

2008年前后,本地农村兴起了一股养殖热潮,老汪也跟风养起了鸡。后来有一次老汪陪李艳去县医院做产检,接到同村的一个养殖户打来的电话。对方知道他在县城,想拜托他捎些饲料回去。

离开医院,老汪就拉着李艳去了一家饲料厂,也因此结识了该厂的营销经理。在这个人的指点下,老汪后来把自家的鸡棚处理掉,转而做起了饲料生意。

随着业务量逐渐增大,老汪拿到了该品牌在本镇市场的代理权。他由此发家,摇身一变,成了汪老板。李艳认为老汪发财,儿子功不可没,“要是没有这个孩子,就不可能碰上这个事,对吧?”

不等王姐回答,她又讲起小豪有多么乖巧。

“刚出生头一年,这么小的时候,晚上闹吧?我们村那些小孩儿都闹,特别是晚上,不睡觉不说还得抱着,一放下就哭。那些娘们儿自从生了孩子,就没睡一个好觉,受了老罪了。可就怪了,俺家小豪就不闹。一到晚上9点,不用哄,自己睡得呼呼的,那些娘们儿都羡慕坏了。”

“小豪打5岁起就会煎鸡蛋哩,这个本事,方圆二十里没听说哪个小孩会。”

……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些优点不再值得对外人夸赞了。到了2018年,8岁的小豪依然吐字不清,比哑巴强不了多少,语言功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其实小豪说话有问题在三四岁时就显现了,那时李艳想带他去医院,身边的人都说:“费那个功夫干什么,孩子还小,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眼看孩子大了,毛病却一点没好,还是“呜喽哇啦”地说话。李艳幡然醒悟,这是病。她心痛,恨自己耳根子软、没主见,耽误了孩子。于是她下定决心,要立即带小豪去医院看看。这事她没告诉村里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丈夫。

辗转县市两家医院,最后医生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小豪的一切毛病都是由唐氏综合征引起的。这病没法治,但如果进行科学专业的康复训练,未来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从医院归来,李艳把这事告诉了老汪,但没有全讲实话——李艳了解丈夫,他这个人一向对医院有成见,在他的认知里,医院就是明着抢老百姓辛苦钱的地方,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听信医生的话。而且,做饲料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有时养殖户没钱就要赊账,自家得往里垫,长期康复训练要花一大笔钱,老汪怕是不愿意掏。所以,她只说小豪吐字不清是因为舌头底下有根筋没长好,医生建议做个小手术。她打算先攒钱,等小学放了假再带小豪去做康复训练。

万万没想到,就在这期间,她的婆婆突发脑梗,在ICU里住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把命捡了回来,但留下了半身偏瘫的后遗症,从此床前不能没人。婆婆生了两儿一女,按理说亲娘病成这样,儿女们要轮番照顾,可老二老三却把担子甩给了大哥老汪。他们说:“咱娘平时最亲你,况且她还给你看孩子,给你干活,挣那点钱也都给你了。现在她下不了床,你得管。”老太太出院那天,被直接送到了老汪家,老二老三连饭都没吃就走了。

老汪是个男人,给老娘擦擦洗洗多有不便,这个活儿最后就落到了李艳头上。带小豪去做康复训练这事,就被耽搁了。

4

2018年冬天,因为种种原因,老汪的饲料生意黄了。闲下来的老汪无事可做,决定带小豪去大医院看看舌头。

从市里回来后,老汪喝了两天闷酒,然后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他不主动说,李艳只好去问:“怎么样啊?人家医生怎么说?”

老汪把自己听到的和想到的一股脑儿地倒出来,他的意思是,在家给小豪搞康复训练,不去医院了。

李艳一听,当时脸就拉了下来——在家里搞康复训练,谁来指导,老汪吗?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一个字都不会写,手机都玩不利索;自己也不行,平时看手机,十行字里总有三五个不认识;更何况,隔壁还躺着一位老祖宗等着她伺候,这不是耽误小豪吗?

之前李艳上网查过,儿子的病,10岁之前是最佳介入期,过了这个岁数,康复训练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一瞬间,李艳心里闪过无数句话,句句都在说“不行”。但冷静下来,她也清楚眼下没有别的办法。

李艳急得直咬牙,特别恨这个没有办法的自己。想到儿子这辈子被自己耽误了,她忍不住“啪啪”扇了自己两耳光……

老汪骂她:“你是疯了吗?发什么神经!”

李艳的心里本就憋得慌,老汪的话如同点了火药桶,夫妻俩大吵一架,两个人都觉得委屈,尽情发泄压抑已久的情绪。

2019年正月还没过完,老汪就经人介绍要去郑州打工了。他年轻时学过木匠,给工地上的大师傅打下手,每天能拿到200元的底薪。走之前他把钱都留给了李艳,说:“你看着办。”

其实,李艳并不想让老汪跑这么远去挣钱,但为了生活,他们别无选择。老汪走后,卧床的婆婆就像掉落的树叶一样迅速干瘪了下去。小豪虽然个子不高,却异常壮实,跟一头小牛犊子似的,这让他闯祸的本事更高了。有时气极了,李艳往他屁股上招呼几巴掌,就跟给他挠痒痒似的。

既要照顾老的,又要操心小的,李艳一个人疲于应付。“那段时间就有了想法,就觉得活着也就这样,没意思。当然了,最后这样做,肯定是受了她(婆婆)的影响”。

2020年7月,李艳的婆婆去世了。李艳告诉王姐说,婆婆瘫在床上的时候,家里每个人都不痛快,她这一死,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孝顺。相反,我和老汪越孝顺,活得就越难,难的不止我们,还包括我婆婆”。

婆婆瘫痪以后虽然有李艳照顾,但身心还是备受折磨。她曾不止一次请求李艳帮她“想想办法”,让她早点解脱。

李艳对王姐说:“我从这件事上学到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活着受罪还不如死了好。就拿俺儿子来说,他一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傻子,活着除了被人欺负、被人看不起,还能有什么呢?”

王姐注意到,李艳是第一次用“傻子”这个词来形容小豪,于是她追问:“你不是说你儿子不傻吗?”

李艳苦笑了一下:“要是我说他不傻他就不傻,那就好了。”

5

2021年,小豪已经11岁了,可医生说他的智商还停留在6岁。这让李艳非常难受。当一个人的智商配不上他健壮的体格,他对身边人的威胁就大大增加了。

在小学里,小豪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经常疯跑撞倒或伤到身边的同学。他闯祸绝对是无意的,可这并不是他可以伤害别人的理由。

在学校里不受欢迎,小豪并不会感觉到什么,可李艳不同了,她是一个正常人,更是小豪的监护人。“小豪上学的时候,手机一响起来我就害怕。”李艳害怕老师给她打电话告状,更害怕去学校面对其他家长的怒火和谩骂。

“谁家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呢?”李艳理解那些向她发火的家长,“要是咱家的孩子被人磕到了碰到了,咱肯定也生气,可惜啊……”

说到这里,李艳长叹一声,不愿意继续往下说了。

王姐安慰李艳,说不想说也没关系,她可以回监室休息了。

“不是不想说。”李艳犹豫了一会儿,接着开口,“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也只有这个办法能解脱了。”

2021年4月,正是春季出游的好时候。那天镇上逢集,又是一个周末,附近许多居民都出来逛街买东西,李艳母子也不例外。

在镇子的广场上,一个供儿童玩耍的充气城堡搭了起来——平时人少,老板舍不得摆出来。小豪见了“城堡”非常兴奋,李艳也痛快地掏钱买门票,小豪钻进去玩,她则躲在一旁玩起了手机。

没到10分钟,李艳就听到有人在喊:“这是谁家的儿子,怎么这么个熊样!”

李艳立刻往“城堡”里看去,只见小豪如同失控的小坦克一样,在里面横冲直撞。一个老头站在气垫上叫骂,他身旁有个小女孩坐着哭。

李艳觉得小孩在一块玩,磕碰在所难免,不是什么大事,但她还是第一时间钻到“城堡”里给人赔不是。

谁知小豪在那边仍不消停,又接连撞到了几个小孩。这下事情闹大了,护犊心切的家长们纷纷要求老板把小豪逐出去,还对这对母子指指点点,言语里尽是嫌弃。

一开始,李艳还挨个向他们赔不是,后来听到那些难听的话,她慢慢拉下了脸,要小豪赶紧出来跟她回家。小豪正在兴头上,当然不愿意,李艳就进去拉。小豪索性躺倒打滚耍赖,李艳拉不动,只好用两手拽着他的胳膊往外拖。

吵吵闹闹,哭哭嚷嚷,母子俩一前一后,渐渐把愤怒的家长们甩在了身后。那天,李艳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鼓作气把小豪拖到了附近的一座小桥上。此时的她已经怒火中烧,可小豪却看不懂脸色,依然不依不饶要回去玩。

一瞬间,李艳再也克制不住了,她一伸手就把小豪从桥上推了下去。

“我也不会活的。”说到这儿,李艳的嘴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俺儿没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我也不会活的。”

原本李艳也打算跳河,可她突然想起了老汪,“我打算和老汪告个别再走,为了这个家,他也算是辛苦了一辈子,我想着我得和他说一声再走,没想到……”

说到这里,李艳抬了抬胳膊,把手铐亮给王姐看。

王姐这才明白,李艳为何在一开始会表现得那样轻松——这个母亲寄情于死亡,在她的心里已经做好了一命抵一命的准备。

谈话结束后,王姐找到领导汇报:“在押人员目前情绪还算稳定,但能稳定几天说不准,建议安排双人包夹监视,确保不出问题。”

领导那会儿正忙,只回了一句:“行,你去安排吧。”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作者:老邮

编辑:罗诗如

题图:《您好!母亲大人》剧照

点击此处阅读网易“人间”全部文章

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ID:thelivings),只为真的好故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浙江红色预警!入梅后最强爆发!杭州天气将大变,今天下午起影响……

浙江红色预警!入梅后最强爆发!杭州天气将大变,今天下午起影响……

杭州之声
2024-06-16 16:42:52
意大利2-1之夜!22岁小将欧洲杯首秀惊艳,或引豪门哄抢身价暴涨

意大利2-1之夜!22岁小将欧洲杯首秀惊艳,或引豪门哄抢身价暴涨

球哥侃球
2024-06-16 09:36:34
《玫瑰的故事》那么明显的穿帮镜头,竟没有剪掉,看着真是一脸懵

《玫瑰的故事》那么明显的穿帮镜头,竟没有剪掉,看着真是一脸懵

娱乐圈笔娱君
2024-06-14 17:55:48
信号强烈!房地产,已近终局

信号强烈!房地产,已近终局

大胡子说房
2024-06-16 11:58:07
东莞一吊车吊臂砸向小车,2人被困!事发时雷雨预警

东莞一吊车吊臂砸向小车,2人被困!事发时雷雨预警

南方都市报
2024-06-16 18:15:13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近距离
2024-06-05 11:16:45
“复兴号”列车车厢转运过程中被货车撞上,交警:无人受伤

“复兴号”列车车厢转运过程中被货车撞上,交警:无人受伤

极目新闻
2024-06-15 22:36:25
G7让俄赔乌近5000亿,普京甩出王炸,等这一天好久了

G7让俄赔乌近5000亿,普京甩出王炸,等这一天好久了

千里持剑
2024-06-16 11:26:09
夏天不建议买的四种蔬菜,不仅没有营养,而且对身体没一点好处。

夏天不建议买的四种蔬菜,不仅没有营养,而且对身体没一点好处。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6 13:30:34
小米宣布:辞退!启动刑事及民事维权!

小米宣布:辞退!启动刑事及民事维权!

第一财经资讯
2024-06-16 10:57:18
这回不是火箭弹了!伊拉克密集的导弹撕裂以色列海法城市的夜空

这回不是火箭弹了!伊拉克密集的导弹撕裂以色列海法城市的夜空

青年的背包
2024-06-16 11:23:35
河南终于下雨了,泪奔!从今下午到夜间,河南持续喜迎大到暴雨

河南终于下雨了,泪奔!从今下午到夜间,河南持续喜迎大到暴雨

鹅毛的大雪
2024-06-16 16:05:20
惊!女子全身乏力一查,一家四口3人“吸血鬼”

惊!女子全身乏力一查,一家四口3人“吸血鬼”

Auroua
2024-06-15 22:43:17
黄健翔:西班牙用年轻人升级了战术体系,3-0对克罗地亚有些残酷

黄健翔:西班牙用年轻人升级了战术体系,3-0对克罗地亚有些残酷

直播吧
2024-06-16 14:34:22
如果不出意外,这12名球员将是郭士强主帅中国男篮的核心班底

如果不出意外,这12名球员将是郭士强主帅中国男篮的核心班底

篮球侍郎
2024-06-16 08:36:19
“欲长寿,先养肺”,肺部最爱这4种菜,三天吃一次,清肺又润燥

“欲长寿,先养肺”,肺部最爱这4种菜,三天吃一次,清肺又润燥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2 15:06:54
心术不正8:舍命不舍财,老乔砸了加代的车

心术不正8:舍命不舍财,老乔砸了加代的车

金昔说故事
2024-06-16 18:48:19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曝豆得儿曾为王思聪打过胎,看到黄一鸣爆料后破防,本人发文怒斥

娱乐白名单
2024-06-14 13:03:29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说故事的阿袭
2024-06-14 17:35:56
姚爸终于出手,亲自举报溜溜。老溜面临十年监禁?

姚爸终于出手,亲自举报溜溜。老溜面临十年监禁?

童童聊娱乐啊
2024-06-16 17:19:04
2024-06-16 20:44:49

头条要闻

G7峰会上特鲁多口误:将努力确保乌克兰承担责任

头条要闻

G7峰会上特鲁多口误:将努力确保乌克兰承担责任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时尚
旅游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QS排名大跳水的10所美国大学:虽然我们没充钱,但可别真拿我们当“野鸡”!

伊姐周日热推:电影《沙漏》;动漫《眷思量2》......

旅游要闻

@毕业生,江苏这些景区可享免票或优惠

军事要闻

以军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