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员工在送货途中
2015年-2025年这十年将会是新的物种会百花齐放的十年,所有的零售业态都值得重构一遍。
新零售的大幕揭开后,轰轰烈烈地“大跃进”了三年。盒马鲜生可以说是新零售1.0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新物种之一,其他新零售1.0时代的象征还包括以每日优鲜为代表前置仓、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等。
不过反观1.0时代,各种不同的新物种涌现,中间不断有新物种夭折,同时也有新物种的进化。如今新零售从1.0的舍命狂奔,开始进入相对理性的2.0阶段。我们也可以看到,在1.0时代,最有价值的产物之一还属前置仓模式,这不仅打开了生鲜电商的活路,更是新零售2.0的基石。
消费端的价值+供给侧的效率,前置仓成为生鲜电商“标配”
每日优鲜员工在仓内作业
美团虽然关闭了小象生鲜的3家常州店,但同时加速了美团买菜的速度,从今年1月份在上海设立第一家服务站开始,已经连开十几个服务点。盒马如今正开始“做小”,推出盒马菜市、盒马小站、盒马mini、盒马F2等四个新业态;饿了么通过与全国各地的菜市场打通合作,以“平台模式”进入500城;苏宁小店加入苏宁菜场模块……从去年到今年,生鲜成为电商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成为创新最多的一个领域。有目共睹的一点是,由每日优鲜率先跑通的前置仓模式成为了巨头和新晋玩家乃至整个生鲜零售行业的标配。
每日优鲜是2014年底创业的生鲜企业,不仅是前置仓的最早践行者,也因此成为生鲜电商的领跑者。
当时,在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看来,互联网消费人群在变,80后、90后逐渐成为主力,新人群不仅带来了新的货、新的品牌,他们的消费新特点还带来新的模式、新的场景需求。“2015年-2025年这十年将会是新的物种会百花齐放的十年,所有的零售业态都值得重构一遍。”这是徐正创业时的想法。
事实上,生于2015年的盒马鲜生和生于2014年的每日优鲜,早在“新零售”概念被提出之前,就已经以“新物种”的身份存在于市场当中。
在每日优鲜创立之前,生鲜电商磕磕绊绊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但一直没有成功的模式,也没有做大的企业。但所有人最明白,生鲜是一个高频、刚需的市场,所有的互联网创业都不会放过这个需求。对于生鲜零售的重构,徐正考虑的是两端靠近:向上,更靠近源产地,直接与农户对接;向下更靠近消费,将仓库搬到消费者身边去,这就是前置仓。
坦率讲,新零售概念热起来之后,确实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但遗憾的是很多所谓的创新都是昙花一现。在徐正看来,如何评价一个新物种是不是有价值,有两点依据:一是对消费者而言,是否产生价值,是否带来更好的体验。二是从供给侧来看,是不是效率更高。“消费端的价值和供给侧的效率,是判断一个商业物种生命力的两个基础。”
前置仓不仅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价值,用户买生鲜可以更好更快,且明显提升了供给侧的交率。“一个创新既有价值又有效率,这是特别值得All in去打透的事情。”徐正表示。
趟路,填坑,十年谋“势”,三年布“局”
在2018年初,业界还在对前置仓这种模式存在争议。但随着2018年下半年开始,生鲜电商发展进入快速道,前置仓已经成为新零售企业的标配,无论是盒马鲜生、每日优鲜这样的新物种,还是沃尔玛、永辉超市这样的传统企业,亦或是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美团买菜这样的新旧结合体,朴朴超市、叮咚买菜这样的新进玩家,都搭建了前置仓。好在,All in几年的每日优鲜,已经把前置仓模式跑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