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新要求)
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普遍感到党中央对中共党员提了不少新要求,比以往更高了,树立起了党员自律的道德 “高线”,划定了党规党纪的纪律“底线”,从党员个人来说是“家规更严”了。从全党来说,这是党中央从严治党方针的重大举措,彰显了党治党管党的坚强决心。我们党员、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实施新规的重要性、必要性、严肃性,新要求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是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是执政党,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党的前途命运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需要立起严格的“家规”。这是因为,党的十八以来查办了很多腐败案件以及违纪违法人员,从他们的忏悔自述来看,一些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败坏、宗旨意识淡漠、抛弃党性原则、无视党章党纪是其腐化堕落的根源,某些地方监督执纪准绳模糊、弹性较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为此,党中央坚定不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强化纪检监察力度、推进作风建设、创新制度建设…我们党既获得了有益经验,取得了创新成果,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得到很好解决。这就更迫切需要我们顺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具体化起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尺约束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两部重要党内法规立德立规并重,彰显严肃性、权威性,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在贯彻落实上狠下功夫。更需要党员和党员干部积极主动适应新要求。
首先,要主动适应新要求就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和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严肃。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我们党员和党员干部要自觉把标准立得高高的,不能把自己混同与一般老百姓,要用好一条条具体的规矩和纪律,自觉约束自身言行。各地各级党的组织要用好一条条具体的规矩和纪律,督促全体党员约束自身言行,加强党章意识,把党章的权威真正立起来。要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前面。政治纪律在党的纪律中是打头的、管总的,党员干部的任何失当言行都会侵害党的执政基础和能力。我们必须把握好政治纪律的标尺,以严守政治纪律,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执行,提升全体党员遵纪执纪水平。要坚持将党纪挺在国法之前。党规党纪先于国法、严于国法,这是我们党对自身提出的更高要求,全体党员必须把党规党纪当做不可碰触的言行底线,依法依规不折不扣。唯有如此,才能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永葆我们党肌体强健。
其次,要主动适应新要求就必须自觉遵循党性修养的客观规律,党性强才能自觉适应新要求。党员能不能主动适应新要求,根本在与能不能自觉地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因为,党性党性修养没有止境,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要把握党性修养的规律,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提高党性修养的科学化水平,做到真信、真修、真行。 要切实增进道德自觉。党员要能主动适应新要求同道德自觉一样,贵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这是适应新要求的关键。党性修养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个人认识的高度、努力的程度、持续的长度和自我革新的力度。比如,要自觉加强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善学,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等。要进行严格的党内生活。要学会积极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同时这也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躯体健康的有力武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武器用得怎么样。要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要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作为地方各级党的组织,还要担负起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责任,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更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影响着党员、干部自觉适应新要求的心情。
三,要主动适应新要求就必须积极投身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适应新要求的过程就是自我改造的过程。适应新的要求既表现为价值观的意识形态,表现为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水平,也表现为党性践行者的行动能力,表现为一种现实的实践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因此,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改造主观世界的伟大实践,切实加强党性修养,践行“三严三实”,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把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作为核心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准,把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行为准则。坚持用党性修正个性。一方面,要尊重每个同志的个性,另一方面,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党的原则、纪律面前,要毫不犹豫地讲党性;一方面,要允许党员领导干部有合法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在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党的利益、人民利益至上。坚持党性修养和道德自律的统一。道德自律是党性修养的基础。加强党性修养要从遵守公共道德、践行职业道德、恪守家庭美德开始。要求公民不能做的,党员、党员干部坚决不做;提倡公民做的,党员、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