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没有段子,全是笑点”的《满腹经纶》,陕西青年相声演员苗阜、王声春节后在全国“秒红”。从2007年创建“青曲社”,门可罗雀,最困难时口袋里只有一块钱,到现在全国巡演时观众的山呼海啸,场场爆满,在短短半年时间,两人的生活翻天覆地。对于即将于11月9日在锦城艺术宫亮相的由钱报文艺和本报联合主办的巡演成都站,苗阜、王声告诉记者,他们会用实力证明不靠一段《满腹经纶》走天下,不重样的多段相声绝对让成都观众耳目一新。
一夜爆红“闭关”整月写本子
2007年,苗阜、王声和七八个志同道合者共同创立了青曲社。成立之初,票价只有五元,仍然无人问津,以至于演出时,不得不由其他社员在台下充当观众。他们倒也苦中作乐,自谑为“观摩演出”。他们事业的转折出现在今年春晚,草根原创、接地气、原汁原味的《满腹经纶》一夜走红,随后,二人接到央视元宵晚会的邀请,表演了相声《学富五车》。这个相声沿袭了《满腹经纶》风格,虽然准备仓促,还是获得好评。他们二人几年来在小剧场演出的诸多相声段子也被翻了出来,点击率几何级增长。
突然走红,也打乱了苗阜与王声原来的生活节奏。“从大年初二开始就陆续接到记者电话,然后就是各种活动和商演的邀请,然后就是全国巡演。”苗阜告诉记者。他们让许多70后、80后的年轻人对相声这门传统艺术,重新燃起了热情。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出邀请不断,也让这对好搭档不得不“闭关修炼”一个月专心写本子。
年轻人超爱包袱抖得“现代感”
在之前的巡演中,两人带来六段不重样相声让观众耳目一新,用实力证明不靠一段《满腹经纶》走天下,演出后有观众直赞两人有“文化”,传统包袱抖得有现代感。“薛宝钗来到门口说:皇叔,洒家与你在盘丝洞相会”,苗阜一句话拼凑出四大名著的语境,王声则面带嫌弃的说:“您看的这是四大名著合订本吧。”台下的观众回过神来后,随即乐成一片。演出中这样的笑料比比皆是,自称是“小学三年级辍学”的苗阜偏爱引经据典,却总是弄巧成拙,大学“文史”专业毕业的王声在一旁负责揭穿和纠正,这也成为两人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苗阜、王声的相声中,除了诙谐的传递传统文化知识,还与时俱进的将当下很多流行元素融入作品中,像《礼仪漫谈》《杂学唱》都是传统段子,却时常听到“微信”“WIFI”等年轻观众熟悉的语汇。
华西都市报记者伍翩翩
票务信息:
演出:2014青曲社苗阜王声相声专场·成都站时间:2014.11.9 19:30锦城艺术宫票价:100、180、280、380、480订票电话:96111 400-610-3721大麦订票网站:http://item.damai.cn/ 732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