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天桥宽敞整洁 |
|
文·摄影/本报记者 郝佳丽
漂亮的长条椅、干净宽敞的站台……焕然一新的包头火车站让每位旅客都赞不绝口。7月19日,记者来到包头火车站,亲身感受了改造后的包头火车站给旅客带来的方便、快捷和舒适。
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
“现在的火车站不但漂亮,更重要的是方便。”从包头到呼和浩特探亲的高凤翔在T6304次城际特快列车上高兴地对记者说。王建新是一名业务员,常年往返于包头与呼和浩特之间,他对记者说,以前他不敢坐火车,因为火车站很乱,容易丢东西。现在不一样了,包头和呼和浩特的火车站都有了相应的改造,秩序好多了。
记者看到,站台上还专门设置了吸烟区。采访后记者得知,通过学习引进德国车站的先进理念后,包头火车站在站台上设置了旅客吸烟区和公园式大盆景及长条椅子。此外,改造后的包头火车站还专门设立了城际列车候车专区、休闲娱乐区、重点旅客候车区、商务办公区、小红帽服务区等特色服务区域,特别是城际列车专用候车室还推出七大服务功能,提供有线电视、免费上网、即时办公、商务休闲会谈、打印传真、阅读休闲等个性服务,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
面积大功能强
记者了解到,改造后的包头火车站站场分为I场、II场,I场为集包客线,II场为大包货线。今年7月1日调图后,该车站日均发送49对客车,较改造之前增加了20对,旅客发送量日均达2.4万人次。站台也由过去的3个低站台改造为现在的5个1.25米的高站台,而且改造后的风雨棚全部采用无柱钢结构,每个风雨棚长450米、宽10米、高11米,较站改前延长10米、增高7米,实现了站台全覆盖、无障碍,空间和采光条件都较站改前有了大幅改善。
改造后的地道长156米、宽12米、高5.5米,较站改前延长71米、增高2.9米、拓宽8米,出站大厅也由原来的200平方米扩建为590平方米,使旅客出站流线能力大大增强,更加方便快捷。改造后的天桥为半敞开式天桥,长140米、宽12米、高10米,较站改前延长66米、拓宽5.7米,使旅客进站更加顺畅,“高进低出”的流线方式更加合理。改造后每个站台西端都新建了长116.5米、宽5.2米、高3米的行包地道,有效提升了列车速度不断加快、车流密度不断加大情况下的安全保障能力。此外,车站所有静态标志及灯光都采用智能照明。消防系统采用消防自动喷淋、感烟感温探测器及固定消防水炮等先进设备。候车室、天桥和旅客地道等处设有15部滚梯、6部直梯。“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从8月份开始,我们还将对站房进行改造,预计10底完工。”包头火车站副站长曹晓彤介绍说。
与高铁车站同标准同规格
包头站始建于1959年,历经数次改造,目前的站房于1999年由铁道部和包头市政府共同筹资改建,2002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整个站房占地17310平方米。包头站是京包、包兰、集包、包西、包神、包白、包环铁路交汇的枢纽;是包头地区重要的旅客、货物集散站;是呼铁局服务地方经济,带动区域间人员、信息、经济高速流转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窗口单位。2010年3月,包头火车站再次开始改造,今年7月1日,包头火车站站场改造完工。“改造后的包头站是一个全新站场,无论功能需求、站型选择、总体布局,还是结构特色、服务设施等,都遵循了高铁客站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运量和运能突出的矛盾,实现了客货分离,客车提速。”曹晓彤说。新站台是结合包头市整体规划风格改造的,设备与高铁车站同标准、同规格,此次改造为今后高铁的开行打下很好的基础,而且改造后的包头火车站成为我区列车接发能力最大和站场规模最大的火车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