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
在局口街谈论陈水总,街前和街后的邻居会给出不同的评价。街前的邻居大多和他兄弟姐妹们的评价一致,说他内向,并没有过多与人争执;街后的邻居则评价他爱计较,喜欢吵架。
这样的差异源于发生在几年前的一场大争执。陈家兄妹所住房屋,在上世纪90年代由陈父翻建,翻建后与其妻弟房屋紧紧相连。8年前,陈水总的舅舅将部分临街房子出租,用来开店。其中与陈水总住处挨着的一间被租用于开快餐店。陈香萍告诉记者,快餐店整日忙碌,很早就开始切菜,白天又要送餐,人员往来声音极大,晚上年轻的员工们又会放音乐,而陈水总的女儿当时正念初中,噪音对学习干扰极大。
在这种情况下,据邻居描述,陈水总曾一天之内拨打了9次110报警。最后他还让舅舅将两家中间的通道堵上,以减少干扰。陈香萍也证实了这点。
这样的较真不止一次。《法制日报》记者从一份仲裁调解书上看到,2012年,陈水总还和聘用他的公司闹过一场纠纷。
当年4月16日,陈水总进入厦门一家物业公司工作,约定月薪为每月1880元。在职期间,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但物业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当年5月21日,陈水总因停车费与公司一名主任发生冲突,被辞退。陈水总要求公司支付5月份工资1488元、支付解聘赔偿金1200元、补缴2012年四五月社保、赔偿扣押失业证导致无法就业损失1200元等。
这些诉求未能得到满足,他随后开始上访。后厦门市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其委派了一名律师,协助其申请了劳动仲裁。双方最终达成调解,陈水总获得了1800元补偿金。
时隔一年,当年援助陈水总的厦门律师林伟国,在回忆起陈水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特殊印象。
今年3月,在失去了最后一份工作后,陈水总开始申请办理退养手续。按照3月15日厦门市刚出台的《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未安置就业上山下乡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厦门市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可享受相关待遇。
但陈水总申请过程中却没那么顺利,因为他的身份证及户口本均显示,他出生于1954年。而陈水总则坚称,自己实际是1952年出生,当年在更换户口本时年龄被填错。
今年4月,陈水总所在街道给出信访答复意见,认为陈水总户口本及身份证均显示其为1954年3月出生,依据法规不能办理退休,并建议陈水总收集能证明其年龄的材料后,申请变更,再办退休手续。
但和以往他任何一次较真不一样的是,这一次,陈水总走上了一条疯狂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