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环境采访室:6年发表100万字环保报道

0
分享至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环境组在《人民日报》共发稿近2000篇,总字数近100万字,其中包括头版头条18篇、评论员文章20篇。多篇稿件和多个版面,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领导、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以及社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环境生态组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环境采访室(原教科文部环境生态组)

推荐单位:人民日报教科文部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环境生态组(以下简称环境组),于2003年组建,2006年3月由人民日报编委会正式发文增设,负责环境生态方面的宣传报道,同时负责编辑人民日报“人与自然”专版;编制4人,设组长1人(正处级)、编辑记者3人。专门成立环境生态组,编制多达4人,这在中央新闻单位乃至全国各新闻单位中,是独一无二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按照党中央要求,人民日报社目前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及扩版工作,在此次机构大调整中环境组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日报编委会已经决定将环境组扩充为环境采访室,编制增加到5人,环境生态方面的报道力度将进一步增强,版面将大幅度增加。

环境组目前成员为:武卫政(组长)、孙秀艳、刘毅、潘少军;曾在环境组工作的还有卢新宁、赵永新。原组长卢新宁已升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并成为报社确定的后备社领导人选之一。

自2003年组建以来,环境组的编辑、记者们团结一心,不畏艰苦,全力以赴投身于环保领域的繁重报道工作,深入一线报道环境生态领域的突发新闻,及时权威解读重大事件,努力为保障民生、改善环境鼓与呼,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环境组在《人民日报》共发稿近2000篇,总字数近100万字,其中包括头版头条18篇、评论员文章20篇;采写重要内参200余篇;编辑“人与自然”专版150块,版面总字数超过100万字。

环境组推出的多篇稿件和多个版面,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领导、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以及社领导的肯定与表扬,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环保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单位,多次致信人民日报社领导,对环境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感人的敬业精神”给予表扬。

一、重大环境事件发生时,都有环境组的身影和声音

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披露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事件,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被视为人民日报实践“三贴近”的显著标志之一

在2005年的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事件系列报道中,环境组不仅率先披露该事件、打响“第一枪”,而且较好地把握了新闻性与权威性的关系、客观性与导向性的关系,对这一事件的系列报道取得良好效果。

3月28日环境组率先推出报道《圆明园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保护还是破坏?专家认为后果不堪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其他媒体积极跟进,很快形成了全国性的舆论监督热点。环境组在《人民日报》显著版面连续刊发后续报道10余篇,同时在人民网发表大量报道。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就该工程举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9月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听证会。

在环保总局举行的听证会上,专家纷纷表示,《人民日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发挥了新闻媒体排头兵的作用,体现了第一大报的权威性。《瞭望东方周刊》刊登文章,把《人民日报》率先报道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事件,视为《人民日报》实践“三贴近”的显著标志之一。这组报道的主要采写记者赵永新同志,成为全国五名获奖者之一。

深入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一线采访,为做好污染防控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中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导致松花江水受到严重污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环境组按照党中央机关报的要求,既稳妥有序,又积极主动,及时引导舆论,反映污染防控的动向,宣传效果良好,受到各界好评。

环境组记者于11月9日晚赶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投入一线采访,克服种种困难,在短短5天时间里,夜以继日采写了《松花江污染物浓度是怎样检测出来的》、《松花江污染防控进入新阶段》等通讯、消息8篇,《专家称佳木斯地下水污染不容乐观》等内参3篇。

其中,《松花江污染物浓度是怎样检测出来的》是第一篇全面、准确反映松花江污染防控战役中环境监测工作的现场报道,被评为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内参《专家称佳木斯地下水污染不容乐观》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并批示。

12月19日,国家环保总局致函人民日报社表示感谢:“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人民日报客观准确地报道污染防控工作的进展,为做好污染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关键时期,教科文部环境组同志赶赴松花江一线采访,冒着严寒采写了多篇重点报道,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体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勤奋敬业、严谨有度的职业道德精神。”

二、日常报道中,发挥报纸优势,坚持“抓策划、抓独家、抓深度”,推出一系列反响良好的深度报道,得到广大读者及有关部门好评

在日常的环境生态报道中,环境组发挥人民日报独有的优势,坚持“抓策划、抓独家、抓深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一系列报道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环境经济政策系列报道产生良好社会影响,为政策措施的出台推波助澜

2008年春节过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有关部门集中总结和新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贸易”系列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大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力度。环境组全程参与,采写了2篇经济聚焦、1篇经济时评和2篇重点消息。

这些报道虽然不是独家新闻,但体现了人民日报报道严谨、深入、抓大事的风格。2月28日,国家环保总局向人民日报社致函感谢,信中说,这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环保如何不欠新账还旧账?》采访深入,观点前瞻,在环保界和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为遏制全国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趋势,“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并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个目标能否完成?存在哪些困难?环境组记者及时采访了环保部门的负责同志及权威专家等,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这篇报道2006年4月27日见报,报道强调指出:完成这一目标难度很大,而且必须警惕各地在巨大的环保考核压力下,出现环保数据造假现象。

报道在环保界和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在各大网站上被广泛转载和评论。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篇报道的采访深入及观点前瞻:2006年,我国环境保护没有迎来“十一五”的开门红,而是“开门触红”,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而且确实出现了各地上报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远远低于国家测算数据的现象。

《治污十年 攻坚不止》客观反映淮河流域十年治污的重要进展,纠正了一些媒体报道中的错误认识

2004年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第十个年头。环境组记者先后采访了10多个淮河流域重要市县,实地查看了淮河干流及支流的水质情况。

这篇通讯于2004年10月23日国务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期间见报,在指出淮河治污存在的严重问题的同时,也客观反映了十年治污的重要进展,纠正了一些媒体报道中的错误认识,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宣部《新闻阅评》认为,媒体关心淮河治污是可以理解的,但报道一定要全面准确,而不能以个别事例或不实数据下结论,从而误导读者。人民日报包括这篇通讯在内的系列报道,是符合中宣部这一精神的,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国家环保总局专门来信表示感谢。

三、强化“内参意识”,开展调查研究,采写大量内参报道,多篇内参获得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

内参是党中央、国务院快速了解真实情况的重要渠道和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参考,是党报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组的同志在认真完成各种公开报道任务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为中央领导同志决策提供参考。多篇内参获得中央领导批示,产生较大反响。

在全球变暖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热点的时刻,环境组记者采访中外权威专家,发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面临巨大国际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外宣传报道存在不足,并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这篇内参《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做得多说的少”》( 2007年3月20日第337期),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这篇内参获得了人民日报社好内参一等奖。

对环境组采写的内参《胜利动力机械集团首创低浓度瓦斯地面输送及发电技术》,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予以长篇批示,并召集有关人员了解情况。

此外,环境组采写的太湖污染调查3篇系列内参、《专家称佳木斯地下水污染不容乐观》等内参,获国务院副总理、秘书长等领导同志重视及批示。

四、精心编辑“人与自然”专版,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视为生命线,把好《人民日报》环境专题报道的“总闸”

在“人与自然”专版编辑工作中,环境组把“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视为专版的生命线,吃透两头选题目,广开文路拓稿源,精耕细作编专版。努力做到选题既为党和政府所重视,也为人民群众所关心。策划、编辑的“人与自然”专版,多次得到社领导批示肯定及读者好评。

关注贵阳“福海生态园”案件,解析环保法庭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强化环保执法

2008年8月下旬,贵阳市环保法庭对当地破坏生态的“福海生态园”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主要涉案人被判10年半有期徒刑,涉案单位被罚100万元。在全国来讲,此案是1997年修订《刑法》以来我国最为严厉的刑事制裁破坏资源的犯罪案件。

环境组就此策划了两期深度报道。9月11日刊出的一期,以案说法,请驻地记者叙述案情,报道一审判决引起的反响,请北京大学教授汪劲从此案谈开,谈依靠法律进行环保执法的现状和前景,并发表言论《环保就得动真格》。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看到报纸后致电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人民日报这组报道做得非常好,非常及时,正确地引导了社会舆论,澄清了事实,是对贵州省和贵阳市很大的支持。

9月12日,《贵阳日报》、《贵阳晚报》头版头条转载《贵阳给环境违法者最严厉制裁》与《环保就得动真格》两篇文章,《贵州日报》也进行了转载,贵州电视台、贵阳电视台等媒体纷纷予以摘播。

9月18日,环境组在“人与自然”专版上,又专门就环保法庭在我国的生存现状作了深度报道,采访贵阳环保法庭有关人士及无锡中院环保法庭庭长,展现了环保法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不同生存状态,启发人们思考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强化环保执法。

聚焦北方沙尘天气,对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推进了荒漠化防治中对“自然恢复”的重视

2006年春天,北方沙尘天气频繁,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环境组4月份就开始研究、策划做一期透彻分析沙尘天气的专版。5月17日,北京等北方多个省区出现严重沙尘天气,“人与自然”专版于5月25日推出了聚焦沙尘天气的深度报道,头条《专家会诊沙尘暴》采访了多位权威专家,客观报道有关沙尘暴治理的各种观点甚至是相左的意见。同时刊登了《沙尘暴可加剧大气污染》、《治理沙尘暴必须保护湿地》等稿件,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聚焦沙尘暴。

这个版面的报道,受到了多方赞扬,被认为分析透彻、客观,并对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推进了荒漠化防治中对“自然恢复”的重视。

在这篇报道见报后不久,6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同样以专家“会诊”的方式,听取了18位专家对防治沙尘暴的意见和建议。

呼吁对太阳能这一朝阳产业给予“阳光关怀”,体现编辑、记者与时代同步,为国家分忧的新闻素质

2005年6月16日的“人与自然”专版刊登了一组有关太阳能的稿件:《何时走出“阳光下的阴影”》、《朝阳产业需要“阳光关怀”》、《北京太阳能示范楼舒适又节能》等。

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批示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一块一看就令人兴奋不已的版面。主要是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很费了心思的策划。体现了编辑、记者与时代同步,为国家分忧的新闻素质。”

开办“环保科技桥”、“绿手印论坛”等专栏,搭建环保科技与市场间的桥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从2006年到2008年,环境组在报社领导支持下,在“人与自然”专版上开办“环保科技桥”专栏,介绍国内环保领域先进、实用的技术,旨在搭建一座环保科技与市场间的桥梁,把更多有效、实用的信息传达给读者。栏目开办后,受欢迎的程度超出了想象,几乎每一篇稿子都有非常多的反馈。栏目的成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与对党报的信任。

为了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纳群言、集众智,体现党中央机关报“三贴近”原则,环境组还在“人与自然”专版上开设了“绿手印论坛”,提前预告环保话题,征集读者的建议和意见。

“绿手印论坛”里的话题包括:取消塑料袋为何难、可再生资源如何推广、节水难难在哪儿、振兴东北环保该如何做、“私车时代”如何保卫蓝天、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怎样使淮河早日变清等等,刊登了近百期,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全国各地读者来稿非常踊跃,每个话题的读者来稿都数以百计。有的部门还请环境组收集读者所有的来信、邮件等,作为制定政策时的重要参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然倒下!知名机构宣布:资金链断裂,永久闭店

突然倒下!知名机构宣布:资金链断裂,永久闭店

中国经营报
2024-06-01 20:14:05
惩戒赖清德当局,大陆砍关税减让丨湾区望海峡

惩戒赖清德当局,大陆砍关税减让丨湾区望海峡

直新闻
2024-06-01 22:37:03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三月柳
2024-06-01 15:24:12
中美防长正式交锋!谈了75分钟,美提出3个警告!中方:插手试试

中美防长正式交锋!谈了75分钟,美提出3个警告!中方:插手试试

明日之家
2024-06-01 17:39:45
​《庆余年2》大结局:林大宝才是隐藏大佬,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镜

​《庆余年2》大结局:林大宝才是隐藏大佬,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镜

柴叔带你看电影
2024-06-01 20:43:30
奥巴马俩女儿真不像话,小女儿胖成孕肚脸爆痘,长女比明星还敢穿

奥巴马俩女儿真不像话,小女儿胖成孕肚脸爆痘,长女比明星还敢穿

宋若时尚搭
2024-06-01 15:03:26
朱婷首发出战,中国女排找回状态3比0大胜泰国

朱婷首发出战,中国女排找回状态3比0大胜泰国

澎湃新闻
2024-06-01 20:56:43
确认了!维金斯突然决定加盟!又一支超级球队诞生……

确认了!维金斯突然决定加盟!又一支超级球队诞生……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01 17:18:16
严查!人民日报正式发声后,张继科被带走调查,已牵扯出12位明星

严查!人民日报正式发声后,张继科被带走调查,已牵扯出12位明星

红夏天呀
2024-06-01 23:20:39
大冷!郑钦文遭误判1-2抢十被逆转 无缘法网16强中国单打团灭

大冷!郑钦文遭误判1-2抢十被逆转 无缘法网16强中国单打团灭

醉卧浮生
2024-06-02 00:37:39
不准吃冷饮!中医世家执行几十年的家规,让90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值得思考

不准吃冷饮!中医世家执行几十年的家规,让90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值得思考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01 11:05:04
"一夫一妻制违背人性,95%的人结婚后会生病,因为欲望没有满足"

"一夫一妻制违背人性,95%的人结婚后会生病,因为欲望没有满足"

百态人间
2024-06-01 11:22:48
该来的还是来了!美大选传来爆炸性消息!下任总统已经板上钉钉?

该来的还是来了!美大选传来爆炸性消息!下任总统已经板上钉钉?

星辰故事屋
2024-06-01 19:06:05
美国评估取消对乌武器限制

美国评估取消对乌武器限制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5-31 06:10:47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影孖看世界
2024-06-01 21:30:44
网易号平台每日辟谣公告(六月一日第二则)

网易号平台每日辟谣公告(六月一日第二则)

网易号官方平台
2024-06-01 18:38:58
拆承重墙剪力墙,还拍视频发抖音宣传?全国政协委员:太离谱了!

拆承重墙剪力墙,还拍视频发抖音宣传?全国政协委员:太离谱了!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1 08:30:14
“中美防长会见”与“中方不出席乌克兰和平峰会”

“中美防长会见”与“中方不出席乌克兰和平峰会”

新民周刊
2024-06-01 11:05:29
突传喜讯!“泰国坠崖案”王暖暖成功怀孕,儿童节挺孕肚烧香祈福

突传喜讯!“泰国坠崖案”王暖暖成功怀孕,儿童节挺孕肚烧香祈福

裕丰娱间说
2024-06-01 15:56:05
“增高针”致6岁孩子频生病?北京协和医院伍学焱:生长激素不是“万灵药”,也不是“洪水猛兽”

“增高针”致6岁孩子频生病?北京协和医院伍学焱:生长激素不是“万灵药”,也不是“洪水猛兽”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1 19:01:05
2024-06-02 03:32:49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艺术
家居
健康

手机要闻

小米澎湃OS再次公布进展通报:相册闪退已解决,部分问题修复中!

数码要闻

消息称 AMD 锐龙 9000 系列 Zen5 桌面处理器将于 7 月上市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