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拉宾:“犹太人的叛徒”

0
分享至

1995年11月4日,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王广场上参加和平集会之后,遭到一名右翼激进主义分子以该·埃米尔开枪刺杀。他随即死在医院手术台上。

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1922年3月1日-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政治家、军事家。1974年至1977年出任以色列总理;1992年起再次出任总理,直至1995年被刺身亡。他是首位出生于以色列本土的总理,首位被刺杀和第二位在任期间辞世的总理。以色列首位任内离世的总理是列维·埃什科。

青年时代与帕拉玛赫

拉宾出生在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当时巴勒斯坦还处于英国的委任统治之下。他一岁时随家庭迁至特拉维夫,并在那里长大。1940年拉宾以优异的成绩从当地的嘉道理农业高中毕业,当时他的愿望是成为一位灌溉工程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拉宾放弃了原来的志向,于1941年加入哈迦纳的帕拉玛赫部队,并于1947年10月升任作战参谋长。在以色列独立战争中,他指挥了耶路撒冷防御战,并于内盖夫地区与埃及人作战。

伊扎克·拉宾参加的帕拉玛赫部队是一支精英突击队,属于秘密军事组织哈迦纳(犹太自卫军,即日后的以色列国防军)。他曾在巴勒斯坦种族屠杀行动中担任副指挥。40多年之后,拉宾在担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期间,又命令军队残忍镇压巴勒斯坦示威者(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军队任职

1962年,拉宾担任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他指挥以色列国防军在“六日战争”中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以色列国防军占领耶路撒冷古城之后,拉宾当时为第一批以国人来到古城,然后在希伯来大学的斯科普斯山山顶发表了著名演讲。

大使与劳工部长

从以色列国防军退休之后,拉宾从军界转入政坛成为外交官,1968年开始担任驻美国大使。1973年,作为工党成员进入以色列议会,并被任命为劳工部长。

第一次担任总理

1974年,他当选为工党领袖并继戈尔达·梅厄(Golda Meir)之后成为以色列总理。

在此期间最著名的事件是“恩德培行动”(Operation Entebbe)。一架以色列的飞机被劫持并飞离国境,在拉宾的指挥下,以色列国防军成功救出了飞机上的乘客。之后,他因两起事件而辞职:1976年12月的安息日,他组织部分军官和内阁成员迎接4架美国F-15战机的到来,触怒了以色列的宗教政党;他的夫人,利亚·拉宾的非法基金被曝光。拉宾为夫人付出了代价。

反对派成员和国防部长

拉宾辞职后,希蒙·佩雷斯代理总理一职,两个月后,利库德集团(Likud)的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 Begin)当选,接替了他的职务。此次辞职广受好评,人们认为拉宾此举体现了正直和责任感。

80年代末期,拉宾作为联合政府的国防部长对巴勒斯坦人民第一次起义采取强硬措施。他有一句话如是说:“我们应敲断他们(巴勒斯坦示威者)的手足”。

第二次当选总理

1992年,他成功地第二次当选总理。他在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签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奥斯陆协议授予巴勒斯坦自治的权利,并承认巴勒斯坦人对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部分控制。

由于在奥斯陆协议中的重要影响,拉宾与雅瑟尔·阿拉法特、希蒙·佩雷斯共同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奥斯陆协议使他在以色列国内的形象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将他视为带来和平的英雄,一部分人则视他为出卖以色列国土的叛徒。

拉宾,1993年在白宫草地上与阿拉法特握手。1993年9月,以巴和平协定刚刚签下。以色列国会山庄的坡地上聚集了十万的人,对拉宾怒吼,指控他出卖了犹太人的利益。巨大的海报上画着拉宾穿着希特勒的衣服,两手鲜血淋漓。几个黑色的大宇: “拉宾是犹太人的叛徒。” 背着枪的犹太移民在坡地上走来走去,告诉采访的外国记者:“杀!对叛徒,要杀。”

血溅安息日

11月4日晚9时30分,集会结束。10分钟后,拉宾手挽夫人莉娅,缓步走下台阶。人群如潮水般涌来。

拉宾一行在人们的簇拥下走过广场,准备乘车离去。拉宾一边走一边与热情的群众握手。就在此时,拉宾突发奇想,他对佩雷斯说:“你跟我说过,在这个大会上有人要行刺,不知道这人群中有谁会开枪?”佩雷斯把它当作笑话,一笑了之。

当拉宾走到自己的防弹轿车旁,正待保镖打开车门时,一个埋伏在车门旁的男子举起9毫米贝雷塔牌手枪,向拉宾的腹部开枪射击。当拉宾捂住腹部弯下腰去时,凶手又第二次扣动了扳机。此刻,凶手距拉宾只有1.5米远。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凶手一边开枪,嘴里还一边喊着:“没事,这不是真子弹。”

在保安人员制服凶手同时,防弹轿车载着身受重伤的拉宾风驰电掣般驶向医院。在车上,司机和保镖都清楚地听见了拉宾用微弱颤抖的声音说出的此生最后一句话:“我没事,没事……”

子弹一颗打在脾脏上,另一颗直入脊椎。令医生们难以置信的是,其中一颗子弹竟是在国际上被明令禁止使用的“达姆弹”,即俗称的“炸子”。医生们小心翼翼地取出拉宾体内的子弹,但“达姆弹”已在拉宾体内爆炸,大量血管被破坏,血流如注,鲜血染红了手术台。

11时10分,医生和护士走出了急救室,不少女护士脸上挂满了泪花。11时14分,拉宾的高级助手埃坦·哈博走出医院,向守候在那里的记者和人群宣布:总理遇刺身亡。这天,是犹太教的安息日。

此后,拉宾被刺的这一天被定为以色列的国家纪念日,而事发所在的广场因此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拉宾遇刺十年祭

作者:张平

2005年11月4日,早晨起来拿进报纸,第一眼便看见通栏大字黑标题:拉宾遇刺十周年,然后是整本的纪念文章。这位世界级的伟人身后留下的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政治遗产,各方势力都在想方设法加以利用。以色列的主和派把拉宾高举为一面旗帜,主战派将其贬低为一个输家;国际亲巴势力把拉宾捧上天去,目的是为了给以色列人的和平诚意投下阴影,亲以力量同样歌颂拉宾的决心,目的却是为了给以色列增光。在这一片喧嚣声中,似乎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一下拉宾主导奥斯陆和平进程的那两年里,以色列平民百姓的真实感受;似乎也没有人愿意认真探究一下拉宾悲剧的形成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任。

我是1993年8月到达以色列的,那是拉宾阿拉法特华盛顿历史性会面的前夕。在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的高速公路上,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黑白红三色字母书写的大标语:人民与戈兰高地同在!搬进学生宿舍的当天,门外墙上就贴着一条蓝色标语:以色列国到了危险的时候,不许卖国!用中国人的一句话来说,那些土地都是犹太复国主义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怎么能说给就给。不过那时候我接触的圈子只限于大学校园,属于以色列政治左翼的大本营。所以我跟一些以色列人谈论这个问题,他们大多支持拉宾的和平努力,并对前途相当乐观。

从1993年到1995年拉宾遇刺,这是我在以色列感受最复杂的两年,一方面,以巴双方不断达成新的协议,以色列交出了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巴解组织在流浪了几十年以后回到了巴勒斯坦,成为那块土地上的统治者。以巴和平进程看起来充满希望。另一方面,现实生活给我的感受却截然相反。随着以巴和平进程的发展,巴勒斯坦人的恐怖活动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来多;以色列的伤亡数字不是日趋减少,而是日益增加。国际社会对和平进程赞赏有加,对巴勒斯坦人的恐怖活动愈演愈烈这一事实却熟视无睹,仍然在反复重弹 “以色列占领”的老调。以色列交出权益时成了英雄,挨了袭击却又被说成是侵略者,稍微有点打击恐怖组织的行动便遭到各方批评。巴勒斯坦人获得权益时是收复失地,理所当然;搞恐怖活动破坏和平是打击侵略者,也是理所当然。那时的形势让我觉得既不安又怪诞,一方面不知道这日益频繁的恐怖活动在国际社会的鼓舞下究竟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另一方面又觉得以色列嚷嚷了半天“以土地换和平”,结果只见土地去,不见和平来,心想这以精明著称的犹太人居然也有作这等赔本买卖的时候。

1994年10月19日,在阿拉法特回到巴勒斯坦成为领导人的三个月以后,特拉维夫公车爆炸案将巴勒斯坦恐怖活动推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峰——22人死亡,75人受伤。我的印象里,巴勒斯坦恐怖组织大规模频繁袭击以色列公车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在那以前,虽然恐怖活动多少也让我有些担心,但坐公共汽车从来不是问题,从来没有因为担心恐怖活动减少坐车的次数。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坐公共汽车的数量,虽然是靠奖学金过日子,也还是尽量坐出租车出行。此前我很少跟以色列人谈起恐怖活动问题,此后我却觉得非谈不可,因为我想搞清这到底是我自己的错觉,还是以色列人的共同感受。我的一个学生政治上属于中偏右,也就是支持“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但反对不计代价地一味迁就巴勒斯坦人。照他的理解,奥斯陆协议整个就是一场反对以色列的国际阴谋。用和平为诱饵,把恐怖组织的大本营搬进以色列国土,用恐怖袭击来达到消灭以色列人的目的。“那些向以色列保证和平进程会减少恐怖活动的国家今天在哪儿呢?他们根本就没把以色列人的血当一回事。”我的教授跟大学里的大部分教授一样,是一位政治上的左派,差不多无条件支持奥斯陆协议。但他也同样认为恐怖活动是一个大问题。他倒不认为巴解跟哈马斯是一伙儿的,照他的看法,问题的关键在于巴勒斯坦当局拒绝跟以色列反恐机构分享情报,因此无法阻止恐怖活动的发生。他希望国际社会的压力与巴解当局的自觉能使这种情报合作在不久之后开始,但同时他也同意不改变“以土地换炸弹”的形势,奥斯陆和平进程将不可能继续下去。

这之后的一年里,以色列的安全形势仍无根本好转。国际社会对普通以色列人的鲜血和痛楚漠然视之,拒绝向巴解当局施加压力,使其与以色列合作反恐,而只是一味沉溺在和平进程的掌声和鲜花里。那时候,极端派的以色列人已经在谈论 “消灭卖国贼”,不少左派也在考虑如何拯救和平进程,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其实已经箭在弦上。1995年11月4日,在极端分子的罪恶枪声中,一代伟人拉宾倒在了血泊里。这个打破了犹太人千年以来“犹太人不杀犹太人”的戒律的罪行使以色列举国悲痛。那些日子里,我身边的很多中间派和中右派的以色列人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左派。那个大骂奥斯陆协议是反以阴谋的学生对谋杀义愤填膺,那一阵子课堂里根本看不见他的影儿。他到处参加纪念活动,甚至还责怪我没去参加拉宾的葬礼。这时我再跟他谈和平进程的事情,他的立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言谈间大有继承拉宾遗志的意向。我的左派教授当然更是悲愤,“我们在家里连着哭了两天。”这是我在拉宾遇刺后几天碰到他时他一脸阴沉地告诉我的。那一阵子,以色列反对奥斯陆和平进程的右派分子差不多成了过街老鼠,我就亲眼看见过一个在公共汽车上批评和平进程的右翼分子被愤怒的乘客合力赶下了车。

可惜,拉宾之死既没有让巴解组织改弦更张,也没有让国际社会幡然醒悟。巴勒斯坦恐怖活动愈演愈烈,1996年1月到3月,就在佩雷斯力图竞选总理,完成拉宾未竟事业之际,巴勒斯坦恐怖活动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短短的三个月里,大规模公车爆炸4次,连同4次小规模恐怖袭击,以色列的死难者竟多达64人,创下了历史纪录。那一阵子我不仅是减少坐公车次数,而且尽力减少出门次数,每天两点一线地在宿舍跟教室之间穿梭,根本不敢去别的地方。最后,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终于力挽狂澜,让拉宾死后以色列左转的政治潮流再次右转,右翼强硬派领导人内达尼亚胡以微弱优势击败佩雷斯当选总理,奥斯陆和平进程从此走入死胡同,巴勒斯坦恐怖袭击的数量却急剧下跌。

2008年10月底:以媒体密访刺杀拉宾凶手:刺杀行动受沙龙观点影响,拒绝对刺杀拉宾表示悔过

刺杀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凶手伊戈尔·阿米尔

以色列两家电视台最近秘密地采访了13年前刺杀前总理拉宾的凶手阿米尔,他在采访中声称自己的行动受到前总理沙龙的影响。

沙龙旧事被重提

刺杀前总理拉宾的凶手伊戈尔·阿米尔最近在监狱中秘密接受了以色列电视2台和电视10台的采访。电视台将阿米尔的表态予以公开。这是阿米尔13年来首次接受采访。

在10月30日电视台公开的录音中,阿米尔所说最让人震惊的话是:“刺杀拉宾的行动受到前总理沙龙等军方领导人观点的影响……所有的军方人士都说,奥斯陆协议是一个灾难。”他称这个在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的协议中,以色列做出了将自己控制的约旦河西岸让渡给巴勒斯坦的决定是完全错误的。拉宾和阿拉法特在当年一同签署了该协议。因此阿米尔开始嫉恨拉宾。

刺客拒绝悔过

采访中,阿米尔拒绝对刺杀拉宾表示悔过。这种态度也激怒了以色列各界,人们纷纷投诉电视台,称阿米尔过于冷血。包括国防部长巴拉克在内的以色列军界、政界猛烈谴责电视台让这个“恐怖分子”大放厥词。巴拉克在一份声明中称:“阿米尔应该永远被关在监狱,根本不应该有这个机会引发公众的议论。”

议员们抨击电视台的做法,称不应该让阿米尔这种人还在公众面前露面现声。一家电视台已经做出了撤下该报道的决定,但是另一家电视台表示,将继续播出这个采访。该电视台解释,11月4日是拉宾遇难13周年纪念日,因此才准备了这么一个节目,想还原历史。

1995年的11月4日,拉宾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和平集会上,被阿米尔刺杀身亡,时年75岁。(本文来源:新华网 张乐)

《看世界》访问学者殷罡:每次人肉炸弹后,以色列右翼就高喊“拉宾,叛徒”!

《看世界》:阿拉法特不是每次也谴责这些恐怖行为并也进行过惩治吗?

殷罡:他每次将哈马斯成员关上三天就放了,没有任何强制手段,结果让以色列人认为他们是"以土地换炸弹"!

《看世界》:难道阿拉法特还有别的想法吗?

殷罡:以色列有人认为阿拉法特想利用哈马斯,以为这给以色列压力。是不是利用我不作评论,但至少他认为这毕竟是自家兄弟。1995年8月我在以色列,亲眼看见一辆公共汽车被引爆后的惨状,那天早上,我被震醒,整个房间都在颤动。我抓起两部相机冲到现场,那是一辆两节的公共汽车与一辆小公共汽车相遇时,小车被引爆,同时也摧毁了大车,连死带伤七八十人,非常恐怖,我在现场捡到的一块汽车残骸至今还保留着。爆炸现场马上成为以色列右翼分子的集会场所,右翼分子在现场喊的口号是什么?不是打倒阿拉法特、消灭哈马斯,是"Rabin,Traitor(拉宾叛徒)"!

"Rabin,Traitor(拉宾是叛徒)"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之间,喜欢杨幂的人都沉默了!这姐为了美,实在太能扛了!

一夜之间,喜欢杨幂的人都沉默了!这姐为了美,实在太能扛了!

乐悠悠娱乐
2025-10-27 10:31:08
寡姐黑衣写真,性感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寡姐黑衣写真,性感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娱乐领航家
2025-11-10 00:00:03
全运会爆大冷!女乒名将被淘汰,最新赛程:孙颖莎、樊振东迎硬战

全运会爆大冷!女乒名将被淘汰,最新赛程:孙颖莎、樊振东迎硬战

知轩体育
2025-11-09 22:58:45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爱吃醋的猫咪
2025-11-08 22:04:01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孤傲何妨初
2025-11-08 08:59:15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百科密码
2025-11-04 16:25:52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9:12:05
西渝高铁站点布局,四川5站碾压重庆3站,达州4站赢麻了

西渝高铁站点布局,四川5站碾压重庆3站,达州4站赢麻了

晨晨星
2025-11-10 00:06:34
世界杯亚洲8个名额全部确定,一文回顾世预赛,中国男足很可惜

世界杯亚洲8个名额全部确定,一文回顾世预赛,中国男足很可惜

摸神drose
2025-11-09 16:08:14
突击清查“三非”人员,印度人这事闹大后,深圳的反应速度封神!

突击清查“三非”人员,印度人这事闹大后,深圳的反应速度封神!

华史谈
2025-11-09 12:32:00
全运会举重小将刘嘉鑫:每天累计举重10吨,希望成为下一个刘焕华

全运会举重小将刘嘉鑫:每天累计举重10吨,希望成为下一个刘焕华

新京报
2025-11-09 22:13:23
全运会乒乓:单打首场大爆冷!奥运季军0-4出局,王艺迪晋级16强

全运会乒乓:单打首场大爆冷!奥运季军0-4出局,王艺迪晋级16强

一只番茄鱼
2025-11-09 15:59:03
一边是政府关门不作为,一边是4200万百姓饥饿,这就是腐烂的美国

一边是政府关门不作为,一边是4200万百姓饥饿,这就是腐烂的美国

古史青云啊
2025-11-07 14:16:21
男子徒步攀登惠州大南山倒地昏迷离世,景区提醒:未开发未开放地点,不建议登山者探险

男子徒步攀登惠州大南山倒地昏迷离世,景区提醒:未开发未开放地点,不建议登山者探险

大风新闻
2025-11-09 14:39:06
甜瓜儿子基扬-安东尼首次在NCAA先发,出场29分钟11中8拿19分3板4助

甜瓜儿子基扬-安东尼首次在NCAA先发,出场29分钟11中8拿19分3板4助

懂球帝
2025-11-09 09:09:10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7 00:05:03
FSD有望全面入华,L3延期到2026年,华为与特斯拉将有一战?

FSD有望全面入华,L3延期到2026年,华为与特斯拉将有一战?

路咖汽车
2025-11-08 17:09:34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被忽悠惨了!有人降价卖掉自己的房子,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了!

被忽悠惨了!有人降价卖掉自己的房子,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了!

小谈食刻美食
2025-11-09 15:45:45
332场104球64助!曼城太子将涨薪续约 坚守伊蒂哈德终得丰厚回报

332场104球64助!曼城太子将涨薪续约 坚守伊蒂哈德终得丰厚回报

雪狼侃体育
2025-11-09 21:19:46
2025-11-10 01:23:00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旅游要闻

巨好看、巨能玩、巨划算!宝安“湾区聚宝季”宠粉上大分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艺术要闻

探索风情万种的高级美,优雅与野性并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