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孙晓华:机遇永远都在,但要知道战略是什么)
3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济南西兴论坛在济南市长清区召开。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副主席孙晓华以“弘扬企业家精神,勇于前行新征程”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孙晓华的演讲内容实录(有删减)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本人有关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首先对202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济南西兴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企业领袖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作为一个山东人,也借此机会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表示诚挚问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勇于前行新征程”。
在座的多数为企业领袖、企业领导者,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家,企业家是对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人,并不是所有办企业的人都可以称为企业家。企业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来的,企业家的大量涌现汇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就是企业家精神。
一种精神的形成与动机、目的、环境、条件有关,但是企业家精神与其他伟大精神不同之处在于,其他伟大精神的形成需要集体共同做到,而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往往跟企业家本人有关。能够被称为企业家的人必定是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精于管理、重于质量、肯于学习、乐于贡献、善于合作、晓于应变的。
困难都是暂时的
民营企业这些年遇到了很多困难,说起来往往归结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所带来的双重影响,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从根本上讲,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民营经济的认识有偏差,没有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另一方面就是民营企业自身有着弱势、不足、缺陷和短板。
党的二十大和刚刚结束的两会再次强调了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但是各地贯彻起来,可能都未必尽如人意。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不会立即迎刃而解。这靠什么来渡过难关?怎么样能够走在前,开新路?怎么样能够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做出实际贡献?
常言道,人无精神不实,国无精神不强。思想、文化、信念、志向、气魄等要有机结合,李强总理也讲到,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他讲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我们作为企业领导者、企业领袖、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信心。
拼经济首先是拼战略
我今天就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提点建议。很多经济学家也讲,2023年的主旋律应该是拼经济。拼经济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拼战略决策。咱们的企业根据现在的情况,要确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战略,特别是现在讲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战略。机遇永远都存在,但是你要知道战略是什么,要跟着战略走,不能一成不变。
第二是拼品牌影响,前面讲到“四千精神”,现在温州人把这个“四千精神”改成什么了?他们改成了“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品牌,终归不会持续很久,不会基业长青。世界500强靠的是什么?是品牌。没有品牌,你做多少年辛辛苦苦的事情,也不能在市场占多少份额。
第三是产品质量。我到日本韩国就问他们产品为什么好,人家说我们也没什么,就是精益求精。除此以外,我认为核心技术也十分重要。我在工商联的时候,鼓励企业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一个事你想到了,别人没做,你想到了那就去做,做了以后,你就是第一了。你做着做着,别人超过不了你,永远被模仿,但是从来没被超越,那你就是唯一和第一都做到了。在金融危机中,包括在这次疫情中,好多企业都可以逆势成长,在困难中反而发展得很好,就是因为他们有核心技术。
第四就是人才团队,一个人做事和一千人做事,一个人做事做的是事情,一千人做事做的是事业,而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事业。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就是企业家本身的境界、格局、认知,角度决定态度,尺度决定成败。
最后,祝我们的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企业家都有新的收获,祝山东,祝济南,祝长清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