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林毅夫最新解读2022年中国5.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

0
分享至

*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林毅夫(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导读:

林毅夫教授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一如既往的充满信心。他表示,中国在2035年前仍有8%的增长潜力。8%代表一种可能性,考虑到国际、国内的具体状况,中国应该可以实现每年6%的增长。2022年中国确立5.5%左右增速目标是适度的,是实事求是的目标。

在创新方面,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含义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代表技术水平和产业附加价值属于世界最高水平,所以它们要想发展就只能靠自己发明新技术、新产业,这相对很难。而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引进产业和技术,这是发展中国家高速且低成本发展的法宝。

坚持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进行创新式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如果我们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时候,遵循比较优势,就可以在初次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而且给政府更大的空间进行二次分配。

最后,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变成高收入国家?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51美元,和高收入国家门槛12695美元相距1.8个百分点。今年中国应该可以跨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变成高收入国家。如果不行,明年应该会跨过这个门槛,再退一步,在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一定可以跨过这个门槛。

以下为正文:

我主要集中谈三点。第一个,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个,经济增长要创新;第三个,怎样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变成高收入国家?

首先,对中国来讲,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大的大局,因为我们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如果中国的经济体量越大,并且服务业的占比越高,那么必然国内循环的比重就越大。那么,怎如何使经济体量变大,以及服务业的占比提高?当然需要提高收入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就要经济增长。

第二,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包括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经济是基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定在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50%,大约是韩国在2002年时的水平,是一个应该有的要求。但是目前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20%多,要从只有20%多变成50%,而且希望在2049年就实现,那必须有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另一个大局是,我们现在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来驾驭这个大变局?只有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达到美国50%,美国到那时候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国是第一大经济体,因为到那时候,美国大概率也没有手段来卡我们的脖子,中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两倍,他也改变不了。

第三,美国还需要中国的市场来维持美国自身的就业,来维持美国自身的发展。这些都是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我反反复复地谈,中国到2035年之前应该还有8%的增长潜力。增长潜力是什么含义呢?就像各位买汽车,你要看技术指标,这辆汽车的设计最高时速是多少。增长潜力是从技术面来看,在不过度的消耗各种资源的状况下,你可以维持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已经论证多次了,到2035年之前,中国应该还有8%的每年的增长潜力。当然,有这样的增长潜力并不见得代表你每年都要以8%来增长。就像买汽车的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小时,并不是说你每次开车就开300公里/小时,因为你必须看天气状况、路况、身体状况。

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8%的增长潜力代表一个可能性,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国内国际其他方面的要求,以及状况。考虑到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中国应该可以实现每年6%的增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定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比我的预期低,但是5.5%是实事求是的目标。因为我在讲,8%的潜力,6%的增长,那时候没有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俄乌战争爆发以后,国际石油价格猛涨,粮食价格猛涨,还有一些矿产资源的价格猛涨,再加上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给国际金融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入国,各种原材料粮食的最主要的进口国,当然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状况下,我认为我们把目标定在5.5%左右,是一个合理的、实事求是的目标。并且现在中国GDP占全球经济比重已经超过18%,若以5.5%来增长,每年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还贡献1个百分点,每年对世界的增长贡献在25%左右,中国还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原动力。所以,在这样的增长目标上,中国发展的基本态势还是维持的。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尤其是我们现在提出稳增长,并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许努力一点应该可以超过5.5%,让它更接近6%。

第二个是创新。经济发展目的是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等等。那么,经济增长就不能只靠要素投入的平面扩张,复制老古董的方式来发展。必须有创新,让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越来越高,作为发展的主要来源。但问题是怎样创新呢?因为学界与媒体谈到创新,通常强调的是发明。学术界用所谓的换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基本上是和发明相关的。这样的思路和理论框架,实际上是受到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主流经济学来自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在全世界最高,代表技术水平和产业附加价值也属于世界最高水平,所以它们要想发展就只能靠自己发明新技术、新产业。但是在增长核算时,这些发明的投入并没有作为右边的投入要素投入。所以,它就会变成大家非常崇拜的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你在发明投入的时候取得的。发达国家靠发明的方式来取得创新,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多少?当然有高有低,但是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大概每年3%左右。其中,人均GDP或者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概是2%左右,人口增长1%左右。

中国现在还属于在追赶的国家,创新的含义对追赶的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完全一样。因为创新就是在下一次生产的时候,你所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或者你新进入的产业,其附加值比你现在的高。发达国家说要发明是因为他的技术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了,他的产业的附加值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

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用的技术不见得是全世界最好的技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还有差距。我们可以把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创新的来源;在产业升级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把发达国家已经成熟,但附加值比我们高的产业,引进、消化、吸收,这种方式通常成本比较低、风险比较小。

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懂得用这种方式,他的创新的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产业升级的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但是他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小。因为引进技术,或者是产业升级引进成熟的产业,一般是买更好的设备,在增长核算的时候,增速创新已经包含在资本里面没有剩余项了,全要素生产率当然小。但是,这是发展中国家能够比较高速且低成本的增长的一个法宝。例如,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年均九点多的增长,有多少是靠中国自己发明的?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大多数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仅中国是这样,我们可以看日本,处于追赶阶段的时候,同样他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是他的全要素生产批通常都会很小。所以我们要打破一个迷思。

当然,学界也讨论,中国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已经40多年了,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51美元了,快要变成高收入国家了。那我们是不是已经没有机会引进、消化、吸收了?我们必须自己发明新技术才有创新了。

我们看实际经济状况。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我把中国现在的产业分成五大类型:第一类是还在追赶的产业,中国有、发达国家也有的产业,但是中国的技术和产值都不如发达国家;第二类是领导型的产业,中国这个产业已经是世界第一,例如家电产业、5G通讯等等;第三类,过去中国很有比较优势,但是现在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像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第四类是新经济给中国带来换道超车机会的产业,因为新经济的特性是研发周期特别短,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而中国是人力资本大国,再加上中国有国内大市场,产业配套齐全,所以中国在换道超车上面可以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第五类是战略型产业,发达国家有、中国没有的产业,但是中国引不进来,不管是由于国防的要求,还是经济安全的原因,还是被“卡脖子”的原因,中国必须自己发明。

虽然新结构经济学把我们的产业分成五种类型,但是比重不一样,实际上在中国经济当中绝大多数还是在追赶型的。比如2021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占总制造业的比重15.1%,也就是85%并不是高新制造业,绝大多数还是在相对成熟传统的产业。另外,每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工业展览会,今年总共有27个展厅,每个展厅里面都有中国产品,但是中国产品在绝大多数的展厅的价格比其他国家产品低多了,为什么?中国产品的质量、技术和发达国家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所以,中国绝大多数产业还是在追赶型的,而追赶型的技术创新的最好方式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发展中国家取得快速发展的法宝。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能源转换的时候,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讲,中国以前有一个工人很穷,经常在外面当苦力,用一个扁担挑东西。一天,这个苦力买了一张彩券,结果中了奖,他非常高兴,马上可以变成百万富翁了。结果,他把扁担丢掉了,去领奖的时候怎么找都找不到那张彩券。后来想到,因为他太穷了,也没住的地方,就把彩券放在扁担里面,结果把扁担丢了。中国传统能源比较多,但是在还没有新能源之前,不能一下子就把传统能源都舍弃掉。同样,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关系到中国85%的制造业。这个法宝不能丢。

第三个共同富裕,中国创新需要企业家,不管是在传统企业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企业家,或是在领先型、换道超车型、或者战略型的创新都需要企业家。企业家创新承担很大的风险,成功了以后他的回报会比较高,他的收入水平要比较高。因为很多人失败换来一个成功,这样的预期收入才会合理。如果没有这些创新成功的企业家有比较高的收入,那么就不会有人去追求创新。如果不创新的话,经济发展就慢了。那么,不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者是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有点困难。

最近,大家对共同富裕谈的比较多。社会上,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形成了一种看法,共同富裕是要杀富济贫,拿平均收入。如果那样的话,会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要是不创新,经济增长就会慢,发展质量就会差。共同富裕是不是一定要牺牲企业家精神?不见得,决定于你怎样实现共同富裕。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时候,遵循的是比较优势,其实可以在初次分配的时候,就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而且给政府更大的空间来进行二次分配。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创新,会有最低的生产成本,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之下,那就会变成我们的竞争优势,这当然是效率。

而且它会公平,我们知道穷人的收入主要靠劳动所得,富人的收入更多的是靠资本的收益。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创新,形成政治优势,不仅可以创造最大的就业机会,穷人也有好的发展,因为他有最多的就业机会。而且,经济发展会非常快,资本积累的会非常快。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在收入水平低时,为什么工资低?因为劳动供给相对丰富,资本相对不足。当你资本积累非常快,资本就会逐渐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反过来讲,劳动力就会从相对丰富变成相对短缺。在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状况下,工资会上涨非常快。当你工资上涨非常快,就是穷人所拥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资产,它的劳动力越来越值钱。反过来讲,资本的相对回报会降低,也就是富人所拥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产的价值在下降。在这种状况下,收入分配是能够改善的。

实际上,在东亚处于追赶阶段的时候,他们就实现了增长与分配同时改善。在国内,我也做了不少实证研究,一个地方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这个地方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而且这个地方的收入分配也会改善,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而且如果经济增长快,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多,并且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企业就自生能力,不需要靠政府的保护补贴。所以在政府增加的财政税收当中,就可以更多的进行第二次分配,投资于提供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让他有就业能力,然后消除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并且照顾鳏寡孤独。在2007年之前,国内学界与政府的政策是“一次分配重视效率,二次分配重视公平”,这是过去的说法。但是过去说一次收入重视效率的时候,经常用技术指标,资本越密集、技术越密集,就认为越有效率。其实不是,按照比较优势才有效率,因为你才有最大的竞争力,才有效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个基本上就是我前面讲的新结构经济学的概念。

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会发展得很快,结构变迁非常快,然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需要我们发明的,并且再加上有新经济,中国和发达国家齐跑。这种状况下当然会有一些技术天才抓住创新的机会,也有一些经营天才抓住结构转型时候的机会,然后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变成超级巨富。变成超级巨富就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但是,钱对超级巨富来讲只是一个符号,他根本用不了。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说我们有比较好的税收来鼓励这些富豪们做捐赠,我们形成这种社会风气来尊重对社会在产业发展上做贡献,然后又对社会的收入分配,对社会的大众做出贡献的人,进行三次分配。

最后,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变成高收入国家?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51美元。在2021年7月份以前,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12535美元,如果用旧门槛,我们去年就变成高收入国家了。但在2021年7月份,世界银行、联合国做了调整。现在新的高收入国家门槛是12695美元,中国去年是12551美元,和新标准相距只有1.8个百分点。我想今年中国要实现5.5%左右的增长,然后汇率不发生变化,今年中国就应该可以跨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变成高收入国家了。当然,12695美元是按照现价汇率计算的,汇率会波动。我想不论怎么波动,如果今年不跨过这个门槛,明年应该会跨过这个门槛,再退一步我相信在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的时候,一定可以跨过这个门槛。

跨过这个门槛当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我们非常有幸,从一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进入到一个高收入国家。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是人类经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到现在为止,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比重的16%,如果中国也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会翻一番,从16%变成34%。我相信,我们一定有机会见证这个历史。

(整理自林毅夫于2022年3月15日在北大国发院的“中国经济观察第60期”:“两会解读与中国经济前景”上的发言,未经本人审定。)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纪委一日连打三“虎”:结交政治骗子、靠烟吃烟、盲目举债

中纪委一日连打三“虎”:结交政治骗子、靠烟吃烟、盲目举债

南方都市报
2024-04-22 18:24:17
华为Pura70 Ultra购买者逐渐收货,首批用户评价出炉,差评很无奈

华为Pura70 Ultra购买者逐渐收货,首批用户评价出炉,差评很无奈

科技阿维
2024-04-24 00:23:08
邻国选举结束,亲华派大获全胜,莫迪开始“自救”,中方态度明确

邻国选举结束,亲华派大获全胜,莫迪开始“自救”,中方态度明确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4-22 20:25:14
工信部原党组成员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烟草总公司原总经理凌成兴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工信部原党组成员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烟草总公司原总经理凌成兴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环球网资讯
2024-04-22 16:11:47
被旧将破门,切尔西官媒播报进球时疑似故意忽略哈弗茨

被旧将破门,切尔西官媒播报进球时疑似故意忽略哈弗茨

懂球帝
2024-04-24 05:01:45
再见库里!正式加盟老鹰,勇士离队第一人诞生,你终究不是詹姆斯

再见库里!正式加盟老鹰,勇士离队第一人诞生,你终究不是詹姆斯

九七的体育世界
2024-04-23 17:55:33
国乒12人参加WTT沙特大满贯,钱天一入围单打,奥运名单呼之欲出

国乒12人参加WTT沙特大满贯,钱天一入围单打,奥运名单呼之欲出

乒谈
2024-04-23 19:18:00
预警!最大牛肉交易市场崩盘!牛羊肉价格再玩过山车!

预警!最大牛肉交易市场崩盘!牛羊肉价格再玩过山车!

户外阿崭
2024-04-23 20:10:31
一位德国空姐说,“希望我们的航班不要去中国,不然我就辞职。”

一位德国空姐说,“希望我们的航班不要去中国,不然我就辞职。”

百态人间
2024-04-23 17:09:33
北京一男子继承富婆68亿,晚年财产受手下控制,被迫跟保姆领证

北京一男子继承富婆68亿,晚年财产受手下控制,被迫跟保姆领证

小撇历史
2024-04-23 16:25:45
神秘的朝鲜3号人物:金正恩亲哥哥,权力影武者

神秘的朝鲜3号人物:金正恩亲哥哥,权力影武者

文史旺旺旺
2024-04-23 19:58:24
长三角人事|浙江最年轻县区主官或将刷新,准90后北大硕士拟提名候选人

长三角人事|浙江最年轻县区主官或将刷新,准90后北大硕士拟提名候选人

澎湃新闻
2024-04-22 20:24:27
马斯克评小鹏汽车销量大跌:汽车这门生意真的很难,特斯拉一季度销量下降20%,裁员也应该是20%【附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马斯克评小鹏汽车销量大跌:汽车这门生意真的很难,特斯拉一季度销量下降20%,裁员也应该是20%【附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前瞻网
2024-04-23 17:03:17
为何中国宁愿帮“不铁”的巴铁,也不愿提升朝鲜实力?原因有三

为何中国宁愿帮“不铁”的巴铁,也不愿提升朝鲜实力?原因有三

星辰故事屋
2024-04-22 19:23:38
张承礼改名谢承礼?谢贤开家庭会议公布喜讯,王菲让谢霆锋给说法

张承礼改名谢承礼?谢贤开家庭会议公布喜讯,王菲让谢霆锋给说法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4-23 20:04:24
国产手机有多无耻?与联发科合谋将3年前的芯片改名重新上市

国产手机有多无耻?与联发科合谋将3年前的芯片改名重新上市

柏铭锐谈
2024-04-23 11:29:04
郭台铭公开发声,若苹果公司离开中国,中国市场或将“变天”?

郭台铭公开发声,若苹果公司离开中国,中国市场或将“变天”?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4-04-24 01:35:29
辽宁一厂长邀15名歌厅舞女做客,喝完酒后,将15人冲进下水道

辽宁一厂长邀15名歌厅舞女做客,喝完酒后,将15人冲进下水道

莫问先生
2024-04-23 12:34:42
阻挠春耕的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开鲁县其他乡镇农户反映也遇到“额外交钱”问题,有人已交7万元

阻挠春耕的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开鲁县其他乡镇农户反映也遇到“额外交钱”问题,有人已交7万元

极目新闻
2024-04-23 19:37:03
老汉买缅甸新娘强迫生娃,一年后妻子对他说,我们也卖新娘发财!

老汉买缅甸新娘强迫生娃,一年后妻子对他说,我们也卖新娘发财!

二苏故事汇
2024-04-23 18:47:36
2024-04-24 05:18:44

财经要闻

央行:买卖国债与QE操作截然不同

头条要闻

俄罗斯副防长伊万诺夫涉受贿被捕 普京已得到情况报告

头条要闻

俄罗斯副防长伊万诺夫涉受贿被捕 普京已得到情况报告

体育要闻

老球痞们给年轻人上了课

娱乐要闻

赵丽颖晒照似初恋,拍照疑与儿子分享

科技要闻

快手挥泪“斩”辛巴?

汽车要闻

广汽丰田2024赛那SIENNA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潍坊人真是什么都敢往天上放啊

教育要闻

春香漫溢四月天,太和书声绕梁间。在昆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体验一场书香盛宴。#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亲子要闻

一岁多萌娃真可爱,吃杨梅酸出表情包,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公开课

睡前进食会让你发胖吗?

军事要闻

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挺进深蓝 舰阵如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