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代表委员建言:破除唯论文导向 破除“SCI至上”

0
分享至

(原标题:代表委员建言:破除唯论文导向,破除“SCI至上”)

“破除‘唯论文’,并不是说让大家不要写论文了,而是要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正确严谨的学术环境,反之则容易滋生诸如买卖论文的不正之风,让学术不端人员有机可乘。”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两会期间,多名科学界和学界的代表委员都提到了破除“唯论文”的不良导向,建立正确科学评价体系。他们还鼓励将更多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上,以提升中国科研的影响力。

破除“SCI至上”,完善科研激励机制

疫情暴发之初,我国就涌现出大量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研究的论文,论文作者既包括一线的科研人员和医生,也有相关疾控部门的人员。这些论文为全球应对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基础科研产出提速的同时,学术严谨方面的短板也被暴露出来。

今年2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国高校以及相关科研单位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和人才评价中“唯论文”的不良导向,强调对科研成果实施分类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葛均波

对此,葛均波表示,除了破除“SCI至上”,还须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当前我国科技事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科技领域作风和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SCI是国际公认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但SCI指标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面反映科研成果的价值、贡献和影响。近年来,SCI指标在国内被不断夸大、滥用,出现了很多异化现象。

“在各级医院和研究机构,SCI成为职称晋升、人才计划和奖金发放的主要衡量指标。”葛均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正是这种人才量化评估标准单一、奖惩制度不健全的体制,滋生了许多学术不端的现象,甚至出现网上公开买卖论文的乱象。

另外,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追求SCI论文数量,忽视了对论文质量、价值和实用性的要求,很多论文都是跟风或追求热点,且实用价值不足,不能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导致了我国科研的原创性和实用性不强。

对此,葛均波院士建议,加大力度严惩贩卖医学论文的行为。此外,还应该更加重视对论文创新价值、学术含金量的评价,以及对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考核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建议:“要把科技评价的重点从数量转到质量上,同时应该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

加强国内学术期刊建设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推进和加强国内学术期刊的建设,鼓励和提倡科研工作者将重要的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疫情期间,大量国内的论文仍然投到了SCI收录的国外期刊上。比如疫情暴发以来,在《柳叶刀》上发表的500篇以上与新冠肺炎相关的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国科学家团队撰写的。

“疫情期间,很多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我认为要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应尽可能把优秀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中英文期刊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对此表示。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价数据研究室的数据,截至2019年,被SCI收录的国内主办的期刊数量虽然达到了217种,但仍仅占SCI收录期刊总数的2.3%,且处于SCI划分的影响因子最高的Q1区的期刊仅有40余种,占总数的0.6%。这表明国内的SCI期刊总数较少,且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有限。

葛均波表示:“目前绝大多数的中文期刊在基金经费、科研评价、编辑队伍等方面得不到支持,中文期刊的功能正在被异化。”他建议,加强对现有已初步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进行全面支持,包括资金、人员编制、出版政策等方面,重奖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的优秀成果,并鼓励科技工作者将优秀文章发表在国内期刊上,促进国内学术交流与传播。

而要让更多科学家将论文投在国内期刊上,首先需要严格规范国内期刊的出版,加强国内学术期刊的建设,积极扶持有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期刊,提倡国内期刊与国际高水平期刊进行交流,实现学术期刊国际化。

此外,建立一个全面的、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数据库也很重要,包括科技成果的认定信息等,为进行全面、客观的科研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和参照。

让世界听到中国科学家的“更强音”

疫情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研究被发表在不同的国际学术网站上,有些经过了同行评审,但还有更多的是没有经过同一领域专家审查的。这些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发表在预印版科学网站上的目的,是为了在疫情期间让人们更快地了解科研的最新进展,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由科技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搭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在短短3个多月内就发表了900多篇新冠肺炎论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等高度关注,并将平台论文和链接加入他们的资源库,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经验,提升了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但要提升中国学术和中国学者在全球的影响力,关键并不在于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在于能否真正让世界听到中国科学家的声音。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博士5月1日在书面采访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科学家发表论文并不等同于能够在国际科研合作中发挥领导力。我们真心期待中国科学家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具影响力。”

霍顿博士表示,中国科学家应该通过参加更多国际科研项目来发挥影响力。“过去20年中,中国在科学和医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受益于过去20多年来中国对科研领域的投入。但是我认为,中国科学家和医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能够改变世界未来发展格局的国际性项目中,在世界上发出‘更强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毫无征兆!中方突然收到坏消息,迅速惊动世界,普京真正目标暴露

毫无征兆!中方突然收到坏消息,迅速惊动世界,普京真正目标暴露

傲气经说
2025-01-14 10:45:25
CBA爆大冷!同曦掀翻NO.3,林葳利夫合砍50分,无限接近创造历史

CBA爆大冷!同曦掀翻NO.3,林葳利夫合砍50分,无限接近创造历史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5-01-17 22:02:38
普京亲信被曝与特朗普团队密谈三天,普京关心7000亿美元海外资产

普京亲信被曝与特朗普团队密谈三天,普京关心7000亿美元海外资产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1-18 17:22:42
大爆发!突然,全球股市大涨!

大爆发!突然,全球股市大涨!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1-18 08:27:51
吸金2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4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吸金2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4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毒sir财经
2024-12-06 21:10:59
入华时卖88.8万,如今才卖15.8万却没人要,成为最失败的豪车

入华时卖88.8万,如今才卖15.8万却没人要,成为最失败的豪车

爱论历史
2025-01-09 23:08:16
小学校长钟海燕,将出镜忏悔!她受贿949万

小学校长钟海燕,将出镜忏悔!她受贿949万

新京报
2025-01-18 12:15:09
克林顿要告别了!他不是因为生命垂危而告别,而是为了体面。

克林顿要告别了!他不是因为生命垂危而告别,而是为了体面。

西楼知趣杂谈
2024-12-30 12:38:43
没演技就别演!看《驻站》高明儿子,才知什么是子承父业

没演技就别演!看《驻站》高明儿子,才知什么是子承父业

梦史
2025-01-18 15:56:18
新疆棉、南京大屠杀……他们在小红书上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

新疆棉、南京大屠杀……他们在小红书上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

中国日报
2025-01-18 11:07:02
北京地铁16号线丽泽商务区站明日开通!首末车时间公布

北京地铁16号线丽泽商务区站明日开通!首末车时间公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1-18 19:52:50
终于知道芬兰自杀率高的原因了!网友的剖析一针见血,容易抑郁

终于知道芬兰自杀率高的原因了!网友的剖析一针见血,容易抑郁

美好客栈大掌柜
2025-01-05 00:20:03
贵州六盘水市政协副主席禄祎调任黔西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长

贵州六盘水市政协副主席禄祎调任黔西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长

澎湃新闻
2025-01-18 16:20:26
又一家银行。。。崩了。。。

又一家银行。。。崩了。。。

云头条
2025-01-17 23:42:05
阿托伐他汀进口药一片6元,国产药一片2毛多,疗效差别有多大?

阿托伐他汀进口药一片6元,国产药一片2毛多,疗效差别有多大?

奇妙的本草
2024-12-23 18:00:03
“只”打34分钟!徐杰手伤影响仅得3分 但送全场最多13助盘活全队

“只”打34分钟!徐杰手伤影响仅得3分 但送全场最多13助盘活全队

直播吧
2025-01-18 21:38:26
中国外交风格真变了,耿爽头一次对美国人,把话说的这么直白

中国外交风格真变了,耿爽头一次对美国人,把话说的这么直白

张学峰看空天
2025-01-17 17:01:59
太难了!春运返乡第一批堵在沪昆高速5个小时,堵车的源头曝光

太难了!春运返乡第一批堵在沪昆高速5个小时,堵车的源头曝光

观察鉴娱
2025-01-18 10:31:05
作为央视春晚常客,却是流氓老板,把公司当后宫,染指多名女员工

作为央视春晚常客,却是流氓老板,把公司当后宫,染指多名女员工

阿胡
2025-01-07 12:21:46
大年三十,再抠门省钱,也要在客厅放上这“4样”,日子越过越顺

大年三十,再抠门省钱,也要在客厅放上这“4样”,日子越过越顺

阿离家居
2025-01-16 14:19:22
2025-01-18 22:23:00

财经要闻

祝九胜报平安,万科脱离危险了吗?

头条要闻

TikTok最新声明:美国政府需就禁令提供更多明确信息

头条要闻

TikTok最新声明:美国政府需就禁令提供更多明确信息

体育要闻

曾20次破世界纪录 泳坛铁娘子退役

娱乐要闻

李小冉评论区沦陷!拒绝当领队暗讽刘晓庆

科技要闻

荣耀IPO前管理层"地震" 赵明为什么被换掉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房产
手机
旅游

家居要闻

昊元上品 畅享独立空间

亲子要闻

宝宝:妈妈,麻烦下次别给爸爸放歌

房产要闻

爆发了!三亚房价涨幅全国第一,海口二手杀进TOP6!

手机要闻

华为Pocket 3小折叠春节后发布 有两个不同版本

旅游要闻

春节旅游要凉,泰国努力挽回中国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