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网易研究局
作者|杨泽宇
近日,一场浩浩荡荡的全民募捐行动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外媒称,为了帮助国家还债,蒙古国民正在捐献自己的黄金、马匹。这个曾经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速仍一度达到17%的国家,为何会沦落到“举国还债”的地步?
靠矿产资源“闷声发大财”
相比于欧美等国家,蒙古无论是在新闻媒体还是国际舞台上的曝光度都很低,这也为这个地地道道的内陆大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以致于不少人脑海中的蒙古仍然是一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畜牧业大国。但实际上,农业占蒙古GDP的比重只有两成左右,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真正“制霸”蒙古经济、让各国投资者魂牵梦萦的产业,其实是采掘业。
蒙古对采矿部门有多重视?且不说蒙古采矿业的产值,仅从采矿部门的人员构成上,就足以看出蒙古对采矿业的重视。据统计,在过去的90年里,蒙古的采矿部门有过30多位部长。采矿部门可以说是蒙古“群英荟萃”的地方,从这里走出的人包括蒙古第一任总统、蒙古的总理和陆军总司令等重量级人物。
蒙古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品覆盖蒙古国土的30%,尤其富含煤、铜、钼、铀等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蒙古身居内陆,海运不利,地缘上本身没有什么优势,于是矿产资源自然成了其发家致富的敲门砖。而采掘业,也不负众望地成为了蒙古的第一大产业,2015年占全年GDP比重近两成。采掘业在蒙古GDP增加值中的比重飞速增长,依靠矿产资源优势,一向低调的蒙古一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最高时曾达到17.29%,甚至被许多投资者称为“黄金国”。
吃了不少甜头 更栽了不少跟头
蒙古此次遭遇经济危机,大部分的评论文章总结的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由于其过分依赖资源出口;一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但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单纯被外因所打败。真正让蒙古陷入经济危机的推手,其实是其并不健全且滞后的市场经济体制。
蒙古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一直还算稳定。直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市场化后,才变得“跟头不断”。蒙古推行市场经济,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但就是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粗略地算,蒙古已经有过至少三次较大规模的经济震荡。显然,蒙古政府并未能建立一套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对市场经济的经验和探索均不足。也就是说,蒙古虽然在实行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地位薄弱,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市场机制很难快速、有效的调节经济,从而使经济产生较大的震荡。
另一方面,蒙古政府在运用经济工具实现宏观调控方面也是个新手,从90年代开始市场化进程后,始终没有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债务率极高,利率、债券等工具的运用也总是出问题,远没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娴熟与老辣,致使经济有了问题后不能有效调整,引发经济波动。
这从蒙古这20多年来一路上栽的跟头上就能看出。这次被报道出的蒙古陷入经济危机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蒙古栽的跟头。
90年代初时,由于国际关系等复杂因素,蒙古生产全面收缩,1992年的社会生产倒退到1985年上半年时的水平。不仅如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减少,1991年财政赤字高达21亿图格里克,由于生产收缩,货币的周转速度大幅下降,但政府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大量增发货币,仅1991年上半年,就比1990年全年的货币投放量还要多25%,使信贷危机的隐患加深。同样短缺的还有外汇支付手段,1991年支付缺口达外汇储备的1.28倍。蒙古经济遭受重创,1993年的GDP仅为1989年的1/4左右。就连当时的蒙古国家发展部首席专家雅·扎日嘎拉赛汗也承认,“蒙古国民经济已丧失了自身的再生产能力。”
图1 蒙古1985年-2000年GDP总量图(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制图:网易研究局)
这次经济震荡让蒙古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低谷,直到21世纪初,才渐渐复苏。但不久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让蒙古经济再次波动。虽然在次贷危机中,蒙古通常被作为没有受到其负面影响的正面范例而被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它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2009年,蒙古的GDP增速大幅跳水10个百分点,转负至-1.27%,失业人数也同比增长了28%,好不容易稍有下降的外债占GDP的比重,也飙升至59%。
次贷危机之后,蒙古经济看似快速回到发展的快车道,但实际上仍面临着债务压身的问题。经济增速一路上行,伴随着外债也一路上行,2012年时,蒙古外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25%,也就是说,外债规模首次超过了GDP总量,而这一比重仍在以每年20-30%的增速突进。这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可能不算什么,但要命的是,从2014年起,蒙古的GDP总量开始下滑,这让蒙古的债务危机隐患日益加深。去年8月,就连蒙古新任财政部长乔伊吉勒苏伦·巴图高科也公开表示,“我们正处于一场深度的经济危机状态。”随着经济的继续下行和债务的即将到期,近日媒体报道的蒙古国民“举国还债”事件的出现也就不稀奇了。
经济震荡一次次的出现,但是每次引发经济震荡的因素却基本相同,而且并未被有效解决,可以概括为以下问题:
1. 蒙古货币不断贬值
90年代时,蒙古就存在货币超发而使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局面,而现在,蒙古货币依然疲软。去年,蒙古货币图格里克对美元贬值近25%,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这虽然与美元本身不断走强有关,但也反映出蒙古图格里克的国际货币地位低,应对外汇市场波动能力差的事实。
图2 美元兑图格里克走势图(数据来源:wind制图:网易研究局)
2. 资金短缺,债台高筑
蒙古始终没有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在9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就曾面临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来蒙古在大力的招商引资,但多年来债务问题反而愈演愈烈,外债占GDP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外债爆发式增长。2014年蒙古外债占GDP比重超过170%,以国际上欧盟给成员国制定的负债率警戒线60%为参照,蒙古的这一比例已经远超警戒线。
图3 蒙古外债及占GDP比重图(数据来源:wind制图:网易研究局)
3. 经济增速波动大
蒙古自从开始市场化进程后,经济发展就像坐上过山车一样,经济增速忽高忽低,拿过世界经济增速第一,也经历过经济增速转负,经济波动很大。
图4 蒙古经济增速波动图(单位:%)(来源:wind制图:网易研究局)
4. 经济结构失衡,过分依赖资源发展经济
即便是蒙古开始市场化进程后,长期以来采掘业仍然占主导地位,虽然这与蒙古本身的地缘和区位因素有关,但对采掘业的过分依赖和制造业的长期滞后,不利于蒙古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升级,束缚了经济转型和产品的优化升级。
图5 2015年蒙古经济结构图(数据来源:wind制图:网易研究局)
纵观蒙古这一路的跟头,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蒙古栽了一路的跟头,但每次栽完跟头,该存在的问题还存在,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重复出现的问题上跟头不断。经济发展的步伐基本跟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波动而波动,无法相对独立的控制经济发展步速。这也说明,虽然从表面上看,蒙古的经济震荡是由一次次外因引起,比如这次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景气和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但从根本上说,是蒙古政府自身没办法有效地应对危机,解决问题,才让危机一次次重演。蒙古在市场经济道路上探索不足,对宏观调控经济工具的把握有限,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资源立国 福兮祸兮?
蒙古对矿产资源的重视可以追溯到90年前,其采掘业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这一阶段,蒙古集中将采掘业生产开发企业收为国有,并与苏联合资建立了Sovmongolmetal矿业公司,凭借二战苏联对重要军工矿产钼等资源的大量需求,发展矿产出口。
第二阶段是二战后到90年代初。这一阶段蒙古继续推行计划经济体制,与苏联的关系尤为密切,苏联派遣专家到蒙古帮助其发展采矿企业,对蒙古采掘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都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这一时期建立的额尔登特矿企对蒙古的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额尔登特市作为蒙古重要的铜钼矿战略城市发展起来,直到现在对蒙古经济都有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是90年代之后。蒙古决定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仅2011年一年,FDI(外商直接投资)就比前一年翻了近两番,达到46.2亿美元。一些欧美的大型矿企,如力拓、艾芬豪矿业等也纷纷在蒙古投资。蒙古政府还通过了《蒙古矿产法》以及相关实施细则,规范矿产投资市场秩序与国家参股比例,来促进招商引资。
虽然原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市场其实并不看好以资源而安身立命的国家。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会过分倚重资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于原料环节属于经济过程的上游,单纯依靠资源发展经济往往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国内经济的大幅震荡。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虽然在商品价格繁荣时,资源密集型国家会赚的盆满钵满,但一旦商品价格低迷,这些国家也往往会首当其冲。
这种局限性不只体现在蒙古,在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资源大国上,也可见一斑。以伊朗为例,伊朗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家,一度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但由于其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在2012年欧盟外长会对伊朗的石油进出口扩大制裁后,当年GDP增速同比暴跌近7%。其他产油国也有同样的特点,卡塔尔1997年时GDP增速超30%,但第二年就锐减19个百分点至11%。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国家基本上都呈现出“过山车”式的发展状况,经济波动较大,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逐渐增大的今天,这种经济波动的风险尤为显著。
图6 世界主要“资源立国”型国家经济增速图(来源:wind 制图:网易研究局)
因此,蒙古如果要摆脱经济“过山车”式的波动,还是需要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一方面继续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运用利率、债券等手段增强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一方面减小经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发展制造业,谋求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才能早日摆脱债务危机的桎梏。
(联系邮箱:yangzeyu@corp.netease.com)
网易研究局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财经推出的一档热点解读和知识科普类栏目,针对热门财经事件和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让专业更简单,让财经更有趣,打造有态度的专业财经评论。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
往期精彩推荐:
财经热点资讯
[滚动]高培勇:“挤牙膏式的调控” (10-02 21:27)
[滚动]谭雅玲:10月国际金融市场分析预测 (10-02 21:18)
[滚动]谭雅玲:市场设计和摆布调节预示第四季度逆反趋势在即 (10-02 21:16)
[滚动]一百四五十元一斤,降到70多元一斤!这种美味大降价,你买了吗? (10-02 13:16)
[滚动]汽车工人罢工还没完 美国可能又将爆发一场大罢工 (10-02 13:16)
[滚动]信永中和收深圳证监局警示函 (10-02 13:10)
[滚动]突发意外!多名游客受伤,知名景区紧急通知!机票低于200元?这 (10-02 13:05)
[滚动]人工价格向上,机器人价格向下 (10-02 12:52)
[滚动]苹果承认了:有问题有漏洞 (10-02 12:52)
[滚动]9月已回购金额超270亿元,还有160家公司待回购 (10-02 12:42)
[滚动]惹争议!金星评价《坚如磐石》上热搜!票房已近5亿,主出品方是 (10-02 12:41)
[滚动]美国9月服务业PMI创1月来新低 制造业连续5个月萎缩 (10-02 12:33)
[滚动]稀缺,连续五年高股息率个股来了! (10-02 12:02)
[滚动]特朗普将就涉嫌财产欺诈案在纽约出庭 (10-02 11:58)
[滚动]LV老板涉嫌洗钱被查:还有6年退休,麻烦不止这些 (10-02 11:31)
[滚动]中秋国庆逢亚运,杭州假期前三天共迎游客470余万人次 (10-02 11:30)
[滚动]许家印曾为武科大捐款1亿元 如今被母校官网除名 (10-02 11:22)
[滚动]“高息时代”的第一波冲击,市场的新“游戏规则” (10-02 11:07)
[滚动]打破常规、冒险成瘾的马斯克 (10-02 10:03)
[滚动]怎么都没想到现在新华书店这么赚钱 (10-02 09:54)
[滚动]汽车工业旅游“乍暖还寒” (10-02 09:05)
[滚动]谁推动了亚洲经济体的整合?正是美国 (10-02 08:56)
[滚动]iPhone 15 Pro烫成“火龙果”?苹果承认了:有漏洞! (10-02 08:50)
[滚动]暴涨200%!芯片巨无霸今年股价狂飙!美股三季度下跌,科技股力扛 (10-02 08:45)
[滚动]新造车9月销量:“蔚小理”继续分化,新品牌穷追猛打 (10-02 08:38)
[滚动]券商关注标的曝光!扎堆调研半导体,上调旅游…56只个股评级生变 (10-02 08:05)
[滚动]瘸腿的良品铺子,应对不了多事之秋? (10-02 07:00)
[滚动]世界第二富豪被查!涉嫌巨额洗钱 (10-01 10:09)
[滚动]政府不关门了?美参议院投票通过45天短期支出法案 (10-01 09:49)
[滚动]降低门槛!多地继续出台稳楼市新政 (10-01 09:33)
[滚动]华为官宣:胡厚崑接棒孟晚舟成轮值董事长 (10-01 09:09)
[滚动]“消失的中国游客”去哪了?中国游客不再轻易爆买 (10-01 08:00)
[滚动]前三季度正式收官!75只A股股价翻番 (10-01 07:40)
[滚动]刘世锦:新时期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09-30 10:46)
[滚动]黄益平:企业眼下最关键的变量是订单 (09-30 10:42)
[滚动]券商10月金股出炉:这些股获力挺 看好科技等板块 (09-30 09:44)
[滚动]统计局: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回升 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09-30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