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李宇嘉:控制金融杠杆和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新思路

0
分享至

(原标题:控制金融杠杆和资产泡沫的 货币政策新思路)

货币市场利率渐进、持续抬升,先打掉低成本、期限错配的杠杆和套利交易,然后给市场传达“温吞水”式的收紧信号,并逐渐向存贷款市场传导,从而达到渐进挤泡沫的效果。货币市场持续操作形成预期,并具有达到实际效果的缓冲和时滞,无疑是资产泡沫“软着陆”、修复本币“信用锚”的理想手段,也是管理层乐见的,而绝非进入加息周期,产生泡沫引爆的预期。

近期,央行不间断上调货币市场融资利率,被一些市场人士曲解为“变相加息”,甚至是货币宽松结束。尽管,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是银行间市场,不直接冲击作用于实体的存贷款利率,但当前利率已市场化,投融资多渠道、通道化,银行表内外资产“对半开”,货币市场利率变化必然会传导到存贷款利率。而且,2016年8月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温吞水”式收紧,以降低金融杠杆的操作模式已确定,目前各类债券利率累计上行100个基点左右。加上,今年货币政策框架中防风险、防泡沫的权重上升,未来存贷款利率上浮是必然趋势。

针对市场关于“变相加息”的议论,央行并不认同,认为货币市场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由银行间市场决定,与决策部门主动操作的上调存款基准利率不同。甚至,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融资对存款依赖性很强,货币市场利率变化,与存贷款利率不是亦步亦趋的关系。有的会有传导效应,但很缓慢,效果也不明显;有的会由金融机构自行承担和消化,并不会传导到存贷款利率。

直接目的而言,上调货币市场利率在于降低金融杠杆,控制金融内部资产交易导致的无序繁荣和套利交易。近年来,资产泡沫此起彼伏,资金“脱实向虚”,风险隐患加大,杠杆和套利是罪魁祸首。2009年以来,鼓励金融创新、降低杠杆率和推动实体经济转型的战略,由于受预算软约束制约,刚性兑付泛滥,加上分散监管,无法适应金融新形势,金融创新异化为内部资产交易下的无序繁荣和套利。

同业拆借、资产配资、嵌套式担保,甚至抽屉协议等金融加杠杆是套利的原动力。2013年以来,股债楼市、大宗商品、上市壳资源等轮番暴涨,都与套利交易有关,其中以货币市场低利率、期限错配融资套利最典型。根据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截至2015年末,银行表外债权82.36万亿,比上年增加16.2万亿,表外资产相当于表内的42.4%。2016年1月-10月,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净债权增加10万亿。因此,禁止准入(如理财和险资新规)和抬高货币市场利率,控制银行间资金进入资产市场套利,既传递防风险、去杠杆信号,又警示套利交易者。

当下,无论是对资金面的影响,还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直接调整存贷款利率都是“重磅级”的。2015年以来,经济能够实现触底回升,加杠杆(以居民为主)和“降准降息”式的货币宽松是最大功臣。但是,2016年全年的工业增加值始终在6%上下微幅波动。在宏观杠杆率(非金融企业债务/GDP)已攀升至250%-300%、国内债务额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经济主体(特别是国企、政府平台)对利率上浮的承受和消化能力非常弱。

同时,从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看,当前我国实体和虚拟、汇率和资产的偏离,已到了必须引起警惕的地步。2016年房价暴涨,并无基本面多大支撑,杠杆和货币脱不了干系。

因此,货币市场利率渐进、持续抬升,先打掉低成本、期限错配的杠杆和套利交易,然后给市场传达“温吞水”式的收紧信号,并逐渐向存贷款市场传导,从而达到渐进挤泡沫的效果。货币市场持续操作形成预期,并具有达到实际效果的缓冲和时滞,无疑是资产泡沫“软着陆”、修复本币“信用锚”的理想手段,也是管理层乐见的,而绝非进入加息周期,产生泡沫引爆的预期。笔者认为,货币市场利率上浮并向存贷款市场传导,不仅机制已形成,也是货币政策的新策略。

就房地产市场而言,2016年暴涨,尽管有改善型需求的影响,但基本面支持不大,杠杆支持的资产配置、资金炒作不容忽视。一段时间来热点城市“类住宅”火爆,意味着钻调控政策空子、炒作楼市的需求和资金还有相当体量。“去产能”和实体疲软中期内难改,银行增加房贷配置、调整资产结构的诉求强烈。因此,相对其他领域,房贷利率更加受货币市场紧缩的影响。货币市场收紧传导到存贷款利率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2016年底,热点城市房贷折扣利率普遍回到9折及以上。因此,未来将继续小幅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房贷利率紧缩是适度和区别对待的。对于热点城市合理住房需求(刚需和改善型需求)、都市圈内的三、四线楼市、中西部地区非热点楼市,这是稳定的力量,还需大力扶持。当前,刚需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仍在历史低位;改善型需求也并没有回归到2010年-2014年“认房又认贷”的杠杆惩罚,整体上仍旧在政策适度支持的框架下。相比再创新高的2016年,2017年楼市热度会下降,但只要利率整体在低位、杠杆适度,楼市交投不会暴跌,量价依旧保持在高位。当真金白银(而非杠杆)在投入,当资金进入的游戏规则正常化,楼市也将更加健康。

(作者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央定调:这“2个证”即将停办?还没办的人,抓紧时间

中央定调:这“2个证”即将停办?还没办的人,抓紧时间

财经万子婳
2023-03-28 14:05:02
吉林惨案!疑因对发型不满争吵,女理发师怒杀女顾客,知情人:趁洗头不备拿刀把脑袋剁了

吉林惨案!疑因对发型不满争吵,女理发师怒杀女顾客,知情人:趁洗头不备拿刀把脑袋剁了

老勒看军事
2023-03-28 21:17:22
20万俄军流血牺牲,终于把俄高层打开窍了:俄军开始释放真正实力

20万俄军流血牺牲,终于把俄高层打开窍了:俄军开始释放真正实力

无定河
2023-03-28 15:55:23
“清白”的钟局长好像开始着急了?

“清白”的钟局长好像开始着急了?

李哥爱体育
2023-03-28 18:45:16
业内解读:女子地铁照被AI一键脱衣传播引起惊醒!

业内解读:女子地铁照被AI一键脱衣传播引起惊醒!

大家论
2023-03-28 20:04:32
苹果CEO库克到北京,日常代步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奔驰amg s65

苹果CEO库克到北京,日常代步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奔驰amg s65

内科科普张医师
2023-03-28 23:21:19
奥尼尔和妻子的合照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美女与野兽,体型差距巨大

奥尼尔和妻子的合照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美女与野兽,体型差距巨大

九十八度空间
2023-03-28 20:28:42
分道扬镳!曝独行侠欲交易东契奇,史诗级报价让库班难以拒绝

分道扬镳!曝独行侠欲交易东契奇,史诗级报价让库班难以拒绝

维世话体坛
2023-03-28 22:49:05
不可思议!中国真的签了,整个东南亚要沸腾了,美国被反将一军!

不可思议!中国真的签了,整个东南亚要沸腾了,美国被反将一军!

占豪
2023-03-29 00:08:26
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抗议,以总理宣布推迟司法改革!总理之子:美国是幕后黑手

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抗议,以总理宣布推迟司法改革!总理之子:美国是幕后黑手

红星新闻
2023-03-28 21:00:15
姚洋: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迁出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已经升级了

姚洋: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迁出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已经升级了

澎湃新闻
2023-03-28 19:51:15
米切尔10000分创多项里程碑:神迹历史最快 后詹皇时代率骑士崛起

米切尔10000分创多项里程碑:神迹历史最快 后詹皇时代率骑士崛起

醉卧浮生
2023-03-29 09:46:29
1952年,一个地主拒交土地被判死刑的照片,现场很多群众义愤填膺

1952年,一个地主拒交土地被判死刑的照片,现场很多群众义愤填膺

敏敏的旅途
2023-03-27 12:16:18
曝百度招聘高级工程师,不考虑:工作超过6年+离职3个月以上的

曝百度招聘高级工程师,不考虑:工作超过6年+离职3个月以上的

不掉线电波
2023-03-28 17:01:24
菲律宾态度又变了?刚在南海挑完事,转头又向中国要55亿美元?

菲律宾态度又变了?刚在南海挑完事,转头又向中国要55亿美元?

环球参考
2023-03-29 01:10:21
92年保姆偷走雇主孩子,26年后送回,生母:那我养了23年的是谁?

92年保姆偷走雇主孩子,26年后送回,生母:那我养了23年的是谁?

社会奇闻君
2023-03-28 22:21:30
露天浴场中惊现长焦距摄像头,多名女子被偷拍

露天浴场中惊现长焦距摄像头,多名女子被偷拍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3-28 16:03:42
61岁的中国香港知名男演员——欧阳震华,凌晨疑惑地连发两文。

61岁的中国香港知名男演员——欧阳震华,凌晨疑惑地连发两文。

家庭小医师
2023-03-28 20:38:19
谁才是开放市场?华春莹这两张图挺妙

谁才是开放市场?华春莹这两张图挺妙

直新闻
2023-03-28 23:02:07
女子网购南孚电池剥开表皮竟是其他牌子 当事人:商家不应该为了便宜卖假货

女子网购南孚电池剥开表皮竟是其他牌子 当事人:商家不应该为了便宜卖假货

封面新闻
2023-03-28 20:30:46
2023-03-29 11:34:44

财经要闻

头条要闻

中国田协主席于洪臣落马 曾任足协副主席

头条要闻

中国田协主席于洪臣落马 曾任足协副主席

体育要闻

国家队100球里程碑!梅西成南美第一人

娱乐要闻

从巩俐到刘浩存,张艺谋审美降级了?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过分!女童就餐区就地大便,爸妈别再以“孩子还小”当借口了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跟对家或前妻同台,哪个更尴尬?

家居要闻

原木色系温暖之家,尽显宁静与雅致

公开课

曹德旺:大学生热衷考公,因为不需要技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