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13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3%,与上月持平,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8%和46.0%,比上月下降0.9和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
分地区看,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PMI分别为51.9%、50.4%和51.4%,均位于临界点以上,分别高于全国制造业1.8、0.3和1.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PMI为49.1%,位于临界点以下。
2013年2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普遍回落。
生产指数为51.2%,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分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等9个行业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生产量有所增长;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2个行业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生产量回落。
新订单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略有增长。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11个行业的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市场需求增长;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0个行业的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市场需求回落。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3%,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产品出口量继续减少;进口指数为48.1%,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用于生产的原材料进口量持续减少。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由升转降。分行业看,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11个行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0个行业位于临界点以下,原材料库存量下降。
从业人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开工不足,用工量减少。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8个行业从业人员指数高于临界点,企业用工量增长;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13个行业从业人员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用工量有不同程度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供货时间与上月相比有所放慢。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5.5%,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位于较高的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上涨,但本月涨幅有所收窄。分行业看,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个行业外,其他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等行业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2个月位于55%以上的高位,企业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4.6%,比上月大幅上升8.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解读称,宏观经济的主要先行指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最近4个月均在50%以上。今年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4%。当月新订单指数上升,需求基础进一步巩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企业信心增强。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走势显示,我国经济趋稳回升态势已初步形成,今年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预计全年将保持平稳向好发展基本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3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分项指数也有不同程度回落。物流与采访联合会解读称,这种回落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正常性波动,波动幅度小于历史同期。目前工业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企业后市预期也较为乐观,总体来看经济运行仍处在企稳区间。
汇丰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4,低于上个月的52.3,但仍显示中国制造业连续4个月扩张。
剔除春节因素的强劲影响,最新指数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呈现轻微扩张。目前,PMI数值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50.0临界值上方。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分析称,二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终值显示经济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但是鉴于内需以及劳动力市场延续改善态势,这将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本轮经济复苏的幅度温和,这意味着近期央行无需转向紧缩政策。
桑东亮认为,3月份的PMI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三月份数据继续回落,大盘或重演去年五月走势,中国经济复苏或是伪命题,因此三月份PMI数据对中长期经济的预期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