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3月9日讯 全国两会分别于3月3日与3月5日召开,近日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提出了自己关于开展农产品期权交易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提案,具体提案内容如下: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多年来中央一直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从欧美发达国家在农产品期权发展的经验来看,期权在保护农民利益、规避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定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建议推出大宗农产品期权交易、加强期权宣传推广并适时开展期权交易补贴试点工作。
期权是指其持有人有权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一定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但没有必须购买或出售的义务。农户作为农产品销售方,通常买入看跌期权。相较于期货交易,看跌期权对回避生产者的价格风险具有诸多优势。期权交易自1973年产生以来,成长速度惊人,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全球成交期权合约达111亿手,与同期期货合约成交量相当。CBOT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自1982年以来陆续推出大豆、玉米、小麦等期权交易,大量现货商、农场主和企业通过参与期权交易保值或避险。期权交易也是美国农业规避价格风险、提供农业补贴的重要方式。美国农场主根据风险承受能力与合作组织或收储企业签订远期合约即订单合同,合作组织和收储企业根据合约种类及风险情况,在期货或期权市场建立头寸进行套期保值。这种“组织(公司)+农户”、“期货(期权)+订单”的模式是美国农业的基本操作模式。美国政府也将期权交易作为农业补贴的重要途径,美国农业部就尝试借助期权来代替农业补贴,大大增强了农民参与期权市场的积极性以及主动避险意识,将巨大的农产品价格风险通过期权交易得以转移和分散,维护了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期货交易的发展,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品种完全市场化,交易活跃,与国际价格关联性日益紧密,市场有效,运作成熟,已具备推出相应期权交易的基础。大宗农产品期权交易对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具有积极作用。为使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好的服务三农,在我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我们建议:
(一)选择运行完善成熟的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推出相应期权交易试点。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玉米、豆油等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制度完善,成交活跃,功能发挥充分,完全具备开发期权交易的基础条件。同时,交易所对大宗农产品期权交易已开展了近10年的分析、论证研究,在规则、系统等方面准备充分。
(二)加强期权宣传,尝试利用期权交易实现农业补贴方式的市场化。
期权上市后,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在农业主产区将农业补贴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期权交易试点,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政府为参与期权交易的农户提供权利金,以稳定农民收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调节水平。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将农产品期货及期权纳入农村金融的范畴。
在大商所多年实施的“千村万户”市场服务活动中,积极推动“公司+农户、订单+期货”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先卖后种、粮食银行、信贷扶持三种试点为农民提供支持,取得良好效果。建议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涉农金融管理服务的内容,将期货和期权交易作为农户与金融机构的信用中介,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降低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