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力平
网易财经12月19日讯 201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力平在论坛上表示,针对金融监管过度的问题,他认为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监管机构有很强的自身利益诉求。他们从部门利益出发,对有利益的就加强监管。
贺力平建议,为了避免金融监管部门的利益冲突,中国应该考虑把监管的政策决策权和监管的行政执行权要分开。政策决策要通过专门的部门如人大、国务院等专门机构决定,执行是由国家分门别类的监管机构执行。这样的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部门、机构、个人利益。
发言实录节选:
主持人:谢谢连老师!连老师谈到未来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加强金融监管的事情。刚才老师们也提到中国银行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创新不足。贺老师,您认为在监管同时怎样保证银行业能够有创新、有活力呢?
贺力平:谢谢主持人的问题!我刚才听前面三位老师说,没有直接感觉到中国银行业创新不足。当然可能感觉不一样啊。我个人是,在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银行业务里面可能还有许多需要继续创新、改革调整。比如说,银行业要在支付结算方面做很多新的努力,包括个人客户基本帐户的问题,还有对贷款客户信息跟踪、分析,这些银行还是做得不够。我知道几大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也都有巨大的信息库。那么这些信息资料如何进一步提升、分析,找出自己的市场机会?这个方面还是很不足。
贺力平:另外我还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十来年,银行业也有很多创新。现在有一个说法“存款理财化”,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存款帐户、借记卡帐户,而是理财产品。有统计说,理财产品现在的比重占银行存款比重都已经达到两位数了,这就是最近一两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我认为这就是银行的创新。当然有很多创新,这也是十来年当中发展的。一方面我们开放了,同时也摆脱了很多问题,有体制改革、自身活力调动等等。
贺力平:还有贷款方面的证券化,但是这块工作进展相对缓慢,需要进一步提升。
贺力平:除此之外,银行业领导们都强调在综合经营业务方面要做更多的创新。而这些跟监管是相关的。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多方面也间接地跟传统银行搞了很多创新,可能说是掩盖风险问题,这个要引起严管者注意。
贺力平:那么针对监管过度的问题,我认为监管过度的原因是监管部门、监管机构有很强的自身利益诉求。他们从部门利益出发,对有利益的就加强监管。那么为了避免,我个人认为这跟政府体制改革、社会部门改革是一致的。就是说我们应该考虑把监管的政策决策权和监管的行政执行权要分开。政策决策要通过专门的部门(人大、国务院等专门机构)决定,执行是由国家分门别类的监管机构执行。我觉得这样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说100%,我觉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部门、机构、个人利益。这是我个人得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