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国研中心专家:国际上对减排是雷声大雨声小

0
分享至
NTER>
视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发言(视频:杨博)

网易财经10月17日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今日在曹妃甸论坛上表示,他在与中国中小企业交流时很强烈地感觉到中国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节能减排的知识在迅速普及。但他表示,国际社会的行动仍然滞后,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讲,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他表示,最近哥本哈根的这次会议,大家寄予厚望,我们希望成功,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于减排多少,基本上是靠自愿、靠觉悟,缺少一个公平合理的基础,缺少强制力。即使达成某种协议,那么能不能执行呢,像京都议定书,是有协议、有指标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执行得并不好。所以他认为到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个减少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性的责任体系,缺少一个以公平合理的原则作为基础、责任不可推卸、有强制约束力的这样一个责任体系。

对于企业家“减排将会增加经济增长的成本,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感觉到这个事对我们是一种约束”的疑虑,他认为这个看法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是片面和短视的。他表示,减排对人类社会提出的真正挑战是,以同样数量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说以同样数量的产出,我们需要用更少的碳排放。通过技术的发展,减排和成本更低是可以并存的。

以下是刘世锦的发言实录:

刘世锦:谢谢主席,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我想就应对气候变化、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提高以碳排放生产率为重点的减排战略这个问题谈一点初步的意见。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挑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几年前如果大家的分歧还比较多,对它的严峻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最近一段时期,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共识迅速在增加,且不说高层的表态。前两天我见了中国一个很小的企业的企业家,他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我讲述应该怎么节能减排,我说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他说要应对气候变化。所以当时我有一种感觉,气候变化的问题,我们且不说深入人心,实际上知识是在迅速普及,而且普及的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期。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感觉到国际社会的行动仍然滞后。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讲,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最近哥本哈根的这次会议,大家寄予厚望,我们希望成功,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于减排多少,基本上是靠自愿、靠觉悟,缺少一个公平合理的基础,缺少强制力。即使达成某种协议,那么能不能执行呢,像京都议定书,是有协议、有指标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执行得并不好。所以我们感觉到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个减少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性的责任体系,缺少一个以公平合理的原则作为基础、责任不可推卸、有强制约束力的这样一个责任体系。

如何建设这样一个体系?我想这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任务。昨天的发言中,有很多位发言者也探讨了这个问题,所以今天我想用很简短的说法,把我们最近的一些考虑跟大家进行交流。

我想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应该大体上包含几个要素。

第一,就是以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作为排放权确定的基础。这个尺度现在还有更大的争议,特别是有些人还有一些意见。但是我们感觉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最为公平合理的尺度。

第二,以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作为基准,对每个国家历史上的排放做一个帐户,如果你超过了这样一个基准,就是有赤字,如果你没有达到这样一个基准,实际上是有盈余。根据我们初步的测算,发达国家的赤字是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现在还有一定的盈余,但是盈余的空间也在迅速减小。

第三,每个国家对自己的帐户建立责任制,无论自身的减排,还是像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或者叫援助,实际上都可以在这个帐户中间进行核减。这样的话我们建立一个确实有约束力的责任体系,各家自扫门前雪,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现在缺少这样一个责任体系。

而且我们可以预期,只有在建立全球减排责任体系上取得进展,国家社会的减排才可以取得重大、可持续的推进。包括我们今天参加会议的国际上的朋友,我们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交流,来共同推进这样目标的实现。

我想讲的另外一个问题,可能是中国听众们更加关心的,或者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建立了全球减排责任体系,或者其他类型的减排责任机制以后,减排这件事情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我们通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减排将会增加经济增长的成本,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感觉到这个事对我们是一种约束。这个看法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们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这种看法是片面和短视的,减排对人类社会提出的真正挑战是,以同样数量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说以同样数量的产出,我们需要用更少的碳排放。刚才叶省长已经指出了这一点。

所以简直研制,我们减排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提高单位碳排放的生产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新的技术出来,要有新的工艺、新的生产方法、新的运行机制,乃至新的制度安排。我们的眼光稍微放远一点,实际上它是人类社会一次重大的创新机遇。所以我们刚才讲了,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减排责任体系,实质上就是要形成一个以提高碳排放生产率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这个激励机制国际上需要建立,我们国内每个省、每个市都需要建立这样的激励机制,然后促进相关领域的竞争,并为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变化。

第一,包括技术资金在内的更多资源将会投入到减排领域,技术进步的速度由此显著加快。比如近年来光伏发电的成本,由于技术进步而迅速降低。

第二,由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形成全新的产业领域,并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刚才叶省长讲了河北省很多新的企业,包括唐山的环保产业,包括电动汽车等等,都是新兴的,有些是全新的产业。

第三,提高碳排放生产率的竞争,将改变已有的竞争优势和资源配置格局,在碳排放总额受限且可交易的条件下,实际碳排放将更多地向碳排放生产率高的地区和企业倾斜。我们现在实际上是要进入一种观念,能者是可以多排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更高的生产率。碳排放生产率高的地区和企业,将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占得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要理解到,这是一场竞争,这场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有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国家实际上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第四,在减排的初期,部分地区和企业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但是只要技术进步发生作用,减排成本将逐步降低,也可能出现排放成本更低的情景。我举个例子,比如最近有些电动汽车,每公里的成本实际上比汽油机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减排效果非常好。减排和成本更低是可以并存的。

从中长期看,只要有适合的战略、政策和机制,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增长速度不减缓,增长规模不缩减,增长质量更高的目标,也是可以达到的。也就是说完全可以争取减排与增长双赢,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来讲,由于排放权配额较高,排放成本通常更低,所以通过排放权交易获益。

我的发言中想集中传达一个想法,我们需要一个观念的调整或者转变,不能把减排仅仅看成是一件被动应付的事情、迫不得已的事情,是消极的因素,是一个负担,我们应当把它看成重大的机遇。而且是一个竞争,如果你不做,别人会比你做得更好,你在竞争中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是这样一个机遇。所以它是非常积极的因素。

我想做一个非常通俗的比喻,一棵绿色的大树,上面长了两个苹果,一个是增长,一个是环境,过去我们只能抓到增长的苹果,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现在我们有了一把剪刀,是新的技术进步,有了这个剪刀,我在同样的时间里,把增长和环境的苹果都剪下来,都分享。我们现在面前有两个苹果,我们能不能拿到这把剪刀,就是我们能不能土地创新,能不能加入这场竞争。

在这场竞争中,中国有不少的有利条件,比如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的环境中,我们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比如电动汽车,中国的有些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有些可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是领先的,或者有领先的可能。我国的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可以为诸多减排新技术提供商业化、市场化的前提条件。一项好的技术,市场推广需要回收成本,中国是最好的地区,所以国际上减排方面的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是不会吃亏的,是有很好的盈利前景。

中国的这些条件我们能不能利用好,我想唐山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些有利条件我们都可以很好地利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并且抓住当前减排这样一个机遇,利用好中国有的,或者我们将来可以创造出的一系列有利条件,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包括我们的管理创新,我们的机制创新,我们的制度创新,加快形成减排领域的新的竞争优势,争取走出一条减排与增长双赢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庆龙舟侧翻3死者身份披露,最后照片流出,知情者披露大量隐情

重庆龙舟侧翻3死者身份披露,最后照片流出,知情者披露大量隐情

求实者
2024-06-09 14:28:02
中建2024年会倒闭吗?有网友反映中建情况很严峻,发工资都困难

中建2024年会倒闭吗?有网友反映中建情况很严峻,发工资都困难

校长侃财
2024-06-09 19:57:57
重庆一龙舟训练时侧翻致3死,遇难者家属:女儿24岁在司法所上班,工作尚未满一年

重庆一龙舟训练时侧翻致3死,遇难者家属:女儿24岁在司法所上班,工作尚未满一年

极目新闻
2024-06-09 16:04:43
背靠背夺冠!石宇奇三局险胜4号种子,携赛季第4冠登顶世界第一

背靠背夺冠!石宇奇三局险胜4号种子,携赛季第4冠登顶世界第一

ALL体育
2024-06-09 18:09:28
足协不作为!阿富汗修改开球时间获亚足联同意,我们连申请都没有

足协不作为!阿富汗修改开球时间获亚足联同意,我们连申请都没有

中超伪球迷
2024-06-09 23:19:40
三预警齐发!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有持续性高温 局地可达40℃以上

三预警齐发!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有持续性高温 局地可达40℃以上

上游新闻
2024-06-09 18:56:04
我坐牢7年,发现监狱里最不受待见的其实是“强奸犯”!

我坐牢7年,发现监狱里最不受待见的其实是“强奸犯”!

没用过狗
2024-06-09 02:51:23
医疗反腐,查到张文宏了!

医疗反腐,查到张文宏了!

报人刘亚东
2024-06-09 19:15:17
“胆固醇大户”被发现,它是猪肉含量的10倍,医生:白给也不吃

“胆固醇大户”被发现,它是猪肉含量的10倍,医生:白给也不吃

关之檀
2024-06-02 07:15:03
5.8亿元!95后高颜值“天才少女”再获融资,所创企业估值超30亿元!她被评“近乎完美”,曾轰动A股,父亲是上市公司实控人

5.8亿元!95后高颜值“天才少女”再获融资,所创企业估值超30亿元!她被评“近乎完美”,曾轰动A股,父亲是上市公司实控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9 17:20:17
郑州一豪宅火灾致一家4口死亡,楼下邻居爆料,起火原因疑曝光!

郑州一豪宅火灾致一家4口死亡,楼下邻居爆料,起火原因疑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4-06-09 23:00:40
南京公安龙舟队长沙龙舟赛500米项目再遇遗憾,但一个举动获全场爆赞

南京公安龙舟队长沙龙舟赛500米项目再遇遗憾,但一个举动获全场爆赞

潇湘晨报
2024-06-09 20:08:13
国常会对房地产作出新部署,专家:政策仍有空间,需加大力度

国常会对房地产作出新部署,专家:政策仍有空间,需加大力度

南方都市报
2024-06-08 19:46:08
阿根廷连续5个月财政盈余!米莱:精简60%的行政人员是可行的

阿根廷连续5个月财政盈余!米莱:精简60%的行政人员是可行的

大风文字
2024-06-09 18:55:21
空战利器F16已抵达乌克兰!俄公司发重彩:击落首架奖励1500万!

空战利器F16已抵达乌克兰!俄公司发重彩:击落首架奖励1500万!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09 18:14:13
周鸿祎曝光马斯克执迷去火星的真正原因,称:并不是为了远大理想

周鸿祎曝光马斯克执迷去火星的真正原因,称:并不是为了远大理想

鬼谷子思维
2024-06-09 10:15:42
开迈巴赫送孩子去高考的父亲,一头白发,双手插兜,好有气质啊!

开迈巴赫送孩子去高考的父亲,一头白发,双手插兜,好有气质啊!

影孖看世界
2024-06-10 00:06:09
疑似微软员工爆料:原本被邀请到西雅图参观,落地后得知同事被裁

疑似微软员工爆料:原本被邀请到西雅图参观,落地后得知同事被裁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9 10:48:50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社会潜伏者
2024-05-13 01:15:15
荷兰军舰台海挑衅,解放军反制力度“过大”,荷兰国防部非常不满

荷兰军舰台海挑衅,解放军反制力度“过大”,荷兰国防部非常不满

影孖看世界
2024-06-09 18:38:52
2024-06-10 07:10:44

财经要闻

疯狂抄底,中东土豪横扫中国资产!

头条要闻

放话"不夺冠游回去" 南京公安龙舟队三场比赛未进决赛

头条要闻

放话"不夺冠游回去" 南京公安龙舟队三场比赛未进决赛

体育要闻

独行侠绿军会师总决赛 他成了最尴尬的人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科技要闻

王传福隔空回应余承东!半个车圈大佬发声

汽车要闻

营收99亿亏损50亿+ 蔚来一季度财报出炉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梦幻西游175服战大唐搭配思路别具一格,竞对同门兄弟重拳出击

亲子要闻

7个月宝宝被爸爸肚皮弹倒一脸不可置信 网友:“没有危险的时候,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