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基孔肯亚热防控全解析:从科学认知到行动指南

0
分享至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  高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 主治医师  王越

采写整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2025年夏季,基孔肯亚热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我国广东省佛山顺德区等地出现输入性传播病例,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轻症为主、以“剧烈关节痛”为特征,但其快速扩散能力引发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权威解读,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专家,系统梳理公众关切问题,助力科学防控。

基孔肯亚热:从非洲到全球的“曲肢病”

首次发现:1952年的坦桑尼亚,因患者关节剧痛得名“曲肢病”(基孔肯雅意为“弯曲”)。

全球扩散:20世纪60年代传入东南亚,2025年法属留尼汪岛三分之一人口感染,欧洲多国出现本土传播。

我国情况:1986年云南首次分离病毒,2010年广东东莞暴发首起社区疫情,2025年截止到目前,佛山顺德累计报告超3000例。

疾病本质:病毒特性与传播链

病毒特性:基孔肯亚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病毒在蚊体内繁殖需2-10天,叮咬感染者后,健康人潜伏期多为3-7天。

传染源:患者发病初期(7天内)血液含病毒,灵长类动物(如绿猴)也可能成为宿主。

易感人群:全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

临床症状:从发热到慢性疼痛

急性期(发病1-7天):突发高热(39-40℃),伴寒战、头痛、肌肉酸痛;

躯干、四肢及手掌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典型症状:手腕、脚踝等小关节剧烈疼痛,晨起时关节僵硬。

恢复期(数周至数年):多数患者1-3周缓解,但约30%病例关节痛持续超6周,有的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从目前发病情况看,大部分为轻者,有部分患者因关节痛影响走路,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复。

防控核心:灭蚊、清积水、早诊断

政府行动。广东全省启动“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策略,佛山每日消杀重点区域;并发动群众“大扫除”,降低伊蚊密度;确诊病例隔离治疗,防止蚊媒二次传播。

国家卫健委要求:Ⅰ类地区(广东、海南等)实施“多病同防”,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热伴皮疹、关节痛病例开展多病原核酸检测;海关加强入境筛查,对疫区归国人员发放《就诊方便卡》。

个人防护“三件套”。做好物理和化学的双重屏障。包括:

•穿衣: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安装纱窗纱门,睡眠时使用蚊帐,暴露部位涂抹避蚊胺(DEET)或避蚊酯(IR3535)的驱蚊剂;远离树荫、草丛等伊蚊活跃区,使用电蚊拍、蚊香液辅助灭蚊。

•环境:每周清洗水培植物容器,加盖储水设施,避免积水,以防蚊卵孳生;庭院树洞、竹筒用沙土填平;密封处理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等,防止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治疗原则:对症为主,积极处理

临床治疗原则——

轻症处理:退热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阿司匹林(有出血风险);止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关节痛;止痒:炉甘石洗剂或抗组胺药。

重症预警:持续高热超72小时、意识改变、出血倾向需立即住院。

王越医生强调:“佛山病例中仅个例因基础疾病加重转诊,总体预后良好,但需警惕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专家解读:疫情趋势与公众误区

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核心观点:

•疫情不会人传人:基孔肯亚热仅通过伊蚊传播,无直接人传人的证据;

•输入性风险持续: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传播,我国需严防“旅游季”归国人员输入。

常见误区解析

•误区1:“基孔肯亚热=登革热”

真相:两者均由伊蚊传播,但登革热以出血倾向为主,基孔肯亚热以关节痛为特征。

•误区2:“灭蚊药使用越多越好”

真相:应优先清除孳生地,过度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蚊虫抗药性。

•误区3:“感染后终身免疫”。

真相:康复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变异可能导致再次感染。

行动倡议——

•立即检查家中阳台、庭院,清除所有积水容器;

•境外旅居史者出现发热、关节痛,主动告知医生并检测;

•积极参与社区灭蚊行动,共建“无蚊”环境。

基孔肯亚热的全球蔓延,再次敲响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警钟。通过政府主导的“环境整治-监测预警-临床救治”三级防控体系,结合公众“清积水、防叮咬”的主动参与,我们完全有能力遏制疫情传播。患者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应到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的关键。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孩子永远不会内耗?网友分享小孩治内耗的招,成年人看呆了

为什么孩子永远不会内耗?网友分享小孩治内耗的招,成年人看呆了

墙头草
2025-09-14 08:04:25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刘森森
2025-09-14 16:13:18
110年前,一位安徽人为兰州命名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地名

110年前,一位安徽人为兰州命名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地名

陇史荟王文元
2025-09-13 21:18:30
再过5年,18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孙宏斌与王健林说法一致

再过5年,18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孙宏斌与王健林说法一致

博览历史
2025-09-13 18:28:03
王楚钦重回世界第一!以4-0横扫夺冠,雨果超越张本智和升第三

王楚钦重回世界第一!以4-0横扫夺冠,雨果超越张本智和升第三

烧体坛
2025-09-14 20:30:51
灼灼韶华:宋萍太狠了!原来,这就是宋萍不给陈二顺生孩子的原因

灼灼韶华:宋萍太狠了!原来,这就是宋萍不给陈二顺生孩子的原因

阿讯说天下
2025-09-14 00:26:05
猴面包树在广东结果了,比非洲的还大!网友:好吃吗

猴面包树在广东结果了,比非洲的还大!网友:好吃吗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19:51:04
扛过去就是肖战,扛不过去就是于朦胧!终于体会到肖战那句话了

扛过去就是肖战,扛不过去就是于朦胧!终于体会到肖战那句话了

娱乐小丸子
2025-09-12 11:26:19
卡塔尔前王妃离奇去世:爱马仕RM成堆,却说奢侈品店买不到自由…

卡塔尔前王妃离奇去世:爱马仕RM成堆,却说奢侈品店买不到自由…

芳芳历史烩
2025-09-14 04:11:54
不会让你吃饱,但又饿不死,让你很难受。你敢歇息吗?

不会让你吃饱,但又饿不死,让你很难受。你敢歇息吗?

流苏晚晴
2025-09-10 20:22:42
连锁反应来了!卡塔尔公开感谢中国,红旗-9或重启,美罕见谴责以

连锁反应来了!卡塔尔公开感谢中国,红旗-9或重启,美罕见谴责以

文雅笔墨
2025-09-14 14:24:17
汪小菲赢麻了!万万没想到!麻六记赠送的糖葫芦都是现串现蘸的!

汪小菲赢麻了!万万没想到!麻六记赠送的糖葫芦都是现串现蘸的!

小娱乐悠悠
2025-09-14 12:30:28
战神回归!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登场!

战神回归!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登场!

科技堡垒
2025-09-14 12:01:53
网球名宿对阿尔卡拉兹美网夺冠后的前景表示担忧:别成为行尸走肉

网球名宿对阿尔卡拉兹美网夺冠后的前景表示担忧:别成为行尸走肉

搏击江湖
2025-09-14 20:30:23
大瓜!疑表姐发文:于朦胧准备出国,聚餐3男1女愿给赔偿,曝更多内情

大瓜!疑表姐发文:于朦胧准备出国,聚餐3男1女愿给赔偿,曝更多内情

扒星人
2025-09-13 12:09:47
​民调出炉蓝营地震!郝龙斌临阵退缩 傅崐萁遭质疑,赵少康悄然

​民调出炉蓝营地震!郝龙斌临阵退缩 傅崐萁遭质疑,赵少康悄然

比利
2025-09-14 16:48:38
堕落!中超传奇球星长期酗酒,女友被气走,如今后悔:酒精毁了我

堕落!中超传奇球星长期酗酒,女友被气走,如今后悔:酒精毁了我

国足风云
2025-09-14 10:09:34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0 08:43:24
炸裂,网友爆料云南一地早上查酒驾,车主欲哭无泪,咋回事?

炸裂,网友爆料云南一地早上查酒驾,车主欲哭无泪,咋回事?

眼光很亮
2025-09-14 20:53:53
西贝事件再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于东来下场,西贝后续操作惹争议

西贝事件再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于东来下场,西贝后续操作惹争议

以茶带书
2025-09-13 14:36:58
2025-09-14 22:55:00

头条要闻

45岁二胎妈妈找工作:面试导购被卡年龄 就要45岁以下

头条要闻

45岁二胎妈妈找工作:面试导购被卡年龄 就要45岁以下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旅游
健康
游戏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DOTA2》2026年国际邀请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