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吃橘子上火 也许只是你的身体错觉!

0
分享至
吃太多橘子导致皮肤变黄,一两周就能恢复正常,一般无需治疗。

到了这个季节,各品种的橘子就开始登陆市场。橘子一瓣一瓣剥开,个头不大,果肉很软,味道又甜,很受大家喜欢,不少人轻飘飘一吃就是两三斤。

然而,不少人对吃橘子依然顾虑重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最好不要吃橘子,原因是因为橘子性温,容易“上火”。还有人说,现在的橘子这么好看,都是染色了的;还有人担心,橘子吃多了,会变成“小黄人”,不好看,还有害……

橘子真的会让人上火吗?到底要不要吃橘子?今天我们来聊聊橘子。

橘子有什么营养?

冬季水果里的VC“大户”

橘子是柑橘类水果中的一员,它味道酸甜,还富含维生素C(VC)。柑橘类水果中 VC的含量通常也有20~30mg/100g,比冬天里另两个水果明星——苹果(1~5 mg / 100 g)和梨(4~8mg/100g)可要多多了。

在缺少新鲜果蔬的冬季,橘子绝对是很好的VC来源,基本上一个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满足孩子每天一半的 VC 需求。而且,柑橘中还含有丰富的钾、类胡萝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们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在冬天,橘子绝对是为数不多的水果中比较好的一种。

橘子吃多了会上火?

吃完注意及时漱口

“上火”是个很难定义的概念。

所谓“上火”,是古人对一类身体感受的归纳总结。很多人吃橘子之后就会上火,牙龈红肿,嘴巴溃疡……就说是上火。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对于橘子来说,出现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橘子中的糖分含量高。毕竟橘子的含糖量也有10%呢。

吃太多橘子,意味着就会摄入大量糖分。高糖分会让嗓子发干发涩;有一些敏感的人,还可能因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龈和胃部不适。如果吃完后没有及时清洁口腔,这些食物残渣、糖分就容易造成口腔内细菌滋生,引起炎症,初期可能表现为牙龈发炎,主要特征是牙龈红肿、容易出血、有胀痛。

这些是不是很像你吃了水果后感觉“上火”的表现?

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吃橘子容易上火。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别贪嘴,每天吃一两颗橘子还是可以的。而且,吃完橘子后及时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果肉残渣,并且及时用清水漱口,那么你可能就不会觉得有任何水果让你“上火”了。

吃橘子好,还是喝橘子汁好?

当然是吃橘子更好

橘子榨汁后,膳食纤维几乎都被过滤掉了,而且糖分太多,对健康非常不利。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不要给1岁以下婴儿喝果汁,6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直接吃果泥,1岁以后的孩子也要限制喝果汁。

美国儿科协会认为,对于不满1岁的婴儿,果汁没有任何健康优势,1岁以内的婴儿绝对不能喝果汁(无论纯果汁与否)。与完整水果果肉相比,果汁没有任何营养优势;它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婴幼儿及儿童的健康均衡饮食结构,都没有重要意义。

橘子这么红,都是染色的?

染色只在表皮,进不去果肉

还有很多家长担心,现在的橘子都是染色的,毕竟之前网上也一直流传着橘子染色的视频。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担心。

首先,即使是染色的,安全风险也很低。所有的色素、染料用量都很小,因为用多了就穿帮了。量少,健康危害就没多大。比如当年赫赫有名的苏丹红鸭蛋,后来评估发现,大约每天吃1000个才有可能有危害。不过,就算“吃了没事”也照样违法,我们还是应该严厉抵制这种行为。

其次,橘皮的表面是油性的,就算想染色,染料也难以穿透。一般你用手摸一摸,如果手变红了,那就可能是涂了染料了,就走开,不买罢了。

关键是,吃橘子的时候,我们都要剥皮呢,染色最多也是表皮,果肉是进不去的,去皮再吃就没问题了。

橘子吃多了,会变成“小黄人”?

只会短时间影响“颜值”

还有人说,橘子吃多了皮肤会变黄,会变成“小黄人”?这是真的吗?

的确,这不是谣言。如果吃太多橘子,皮肤的确会变黄,就可能变成“小黄人”。

这是因为橘子(柑橘)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如果经常吃很多橘子,人体就会摄入太多胡萝卜素,人体代谢不掉,血液中的含量过高,就会导致皮肤变黄,这种情况被称为“高胡萝卜素血症”,也叫“橘黄症”,这种症状的典型表现就是手掌、足底明显变黄,严重的甚至会全身的皮肤变黄。

不过,它只会短时间地影响“颜值”,并不会影响健康。只要暂时不吃黄色的橘子,过一两周就能恢复正常,一般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

而且,除了柑橘(橘子),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萝卜素也含量丰富,如果吃很多,也会变成“小黄人”。如果你发现最近有点面色变黄,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这些蔬果吃多了。

每天吃几个橘子更健康?

糖分多,吃两三个即可

还是要提醒大家,橘子糖分还是比较多的,橘子中的含糖量平均是11.9%,甜的橘子还会更高。如果吃太多橘子,能量摄入可不低。所以,也不要吃太多。

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普通成人每天吃水果的量是200g~350g左右,折算到柑橘类,差不多也就是两三个中等大小的橘子。

如果实在爱吃,多吃一两个橘子也没问题,但一定要注意少吃点其他主食,同时注意清洁牙齿。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运会开幕式上,叙利亚总统夫人用的什么手机?华为赶紧安排

亚运会开幕式上,叙利亚总统夫人用的什么手机?华为赶紧安排

椰青美食分享
2023-09-24 14:09:26
中国平均智商最高的三省!

中国平均智商最高的三省!

实事论事
2023-09-24 11:22:47
9月23日,关闭所有美国领事馆!美国政客沉默了,中美传来4个新消息

9月23日,关闭所有美国领事馆!美国政客沉默了,中美传来4个新消息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3-09-24 12:33:10
脸越撕越破,矛盾越陷越深,泽连斯基一句话让波兰总理怒火冲天

脸越撕越破,矛盾越陷越深,泽连斯基一句话让波兰总理怒火冲天

3号环球观
2023-09-24 11:19:11
iPhone 15 Pro包装盒撕拉封条太容易摔机了 李楠:过于追求成本 放弃了以人为本

iPhone 15 Pro包装盒撕拉封条太容易摔机了 李楠:过于追求成本 放弃了以人为本

快科技
2023-09-24 10:30:07
巴基斯坦总统:宁愿饿死冻死也绝不会向中国求助,这是做人的原则

巴基斯坦总统:宁愿饿死冻死也绝不会向中国求助,这是做人的原则

健身狂人
2023-09-23 23:09:21
1992年温州中学灵异事件:48名师生秋游44人溺亡,回魂夜诡异不断

1992年温州中学灵异事件:48名师生秋游44人溺亡,回魂夜诡异不断

拾点先生
2023-09-23 23:28:46
9月21日,雷佳音被曝大瓜!人设崩塌

9月21日,雷佳音被曝大瓜!人设崩塌

侃姐细谈
2023-09-24 13:25:31
拉夫罗夫:俄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前提是履行《独立宣言》承诺

拉夫罗夫:俄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前提是履行《独立宣言》承诺

桂系007
2023-09-24 04:58:56
建国后潜逃国外级别最高的干部:至今没落网,逃跑方式成谜

建国后潜逃国外级别最高的干部:至今没落网,逃跑方式成谜

春江历史
2023-09-23 22:43:30
炒房客资金链断裂,月供17万生不如死,网友:这是你的福报

炒房客资金链断裂,月供17万生不如死,网友:这是你的福报

不掉线电波
2023-09-24 11:51:46
《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哲学思考大师
2023-09-23 19:14:35
男子偷得13箱茅台,砸了

男子偷得13箱茅台,砸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9-23 15:43:17
郭晶晶闪耀亚运会!穿礼服当执旗手美得太精神,人气比霍启刚还高

郭晶晶闪耀亚运会!穿礼服当执旗手美得太精神,人气比霍启刚还高

时尚丽人风行
2023-09-24 10:30:08
没想到直播还可以这么玩,这位网红的直播方式很有创新啊。

没想到直播还可以这么玩,这位网红的直播方式很有创新啊。

人情皆文史
2023-09-23 04:56:15
某大学领导给大四女生发消息:亲爱的,我会关爱你一生

某大学领导给大四女生发消息:亲爱的,我会关爱你一生

沸点100
2023-09-24 10:09:17
骇人听闻!山西大同一学校,2小学生霸凌1同学,家长含泪愤怒控诉

骇人听闻!山西大同一学校,2小学生霸凌1同学,家长含泪愤怒控诉

沫沫谈娱
2023-09-23 17:55:54
有点遗憾!看完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就是没看到马云的身影

有点遗憾!看完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就是没看到马云的身影

人情皆文史
2023-09-24 02:25:54
亚运会奖牌榜:中国半日狂揽11金1银1铜高居第一 中国香港1金第二

亚运会奖牌榜:中国半日狂揽11金1银1铜高居第一 中国香港1金第二

醉卧浮生
2023-09-24 13:49:10
太真实了!杭州亚运会开幕电子烟花,如何制作出来的?专家:环保

太真实了!杭州亚运会开幕电子烟花,如何制作出来的?专家:环保

八戒说科学
2023-09-24 00:02:16
2023-09-24 16:10:44

头条要闻

原市委书记被通报:私营企业主花66万租房供其亲属居住

头条要闻

原市委书记被通报:私营企业主花66万租房供其亲属居住

体育要闻

首金!赛艇双花超9秒71碾压夺冠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科技要闻

李斌没听劝

汽车要闻

优化13项体验 腾势N7首次进行OTA升级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亲子
教育
本地

防猝死,要远离不良生活方式

房产要闻

重磅!三亚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亲子要闻

一天的疲惫全在孩子的声声呼喊中消失

教育要闻

“萝卜刀”在中小学悄然兴起,孩子爱不释手,老师见一个没收一个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