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材家居行业身处多重挑战之中: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消费信心不足,叠加前期以旧换新等国补政策力度逐渐减弱,企业面临“政策红利消退”与“经营利润收窄”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行业内卷加剧,以价换量的恶性竞争频发,部分企业陷入资金紧张、生存艰难的困境,如何破局成为行业共同关切。
在此背景下,第20届中国建材家居市场年会来临之际,为探寻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实战指引,我们围绕 “补贴退坡应对”“内卷突破路径”“明年市场预判” 及 “协会赋能举措” 四大核心议题,专访了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
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专家,秦占学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一线调研经验,深入剖析了行业 “体感不佳” 的根源 —— 资金外流、沉淀与空转的三重影响,并提出 “迭代升级而非转型”、“走出去拓市场”、“以价值战替代价格战” 等关键策略;同时,他预判明年行业有望借助 “十五五” 规划开局、设备更新周期来临等利好走出低谷,为行业注入信心。
![]()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 秦占学
以下为采访实录
网易家居: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建材家居消费,但目前补贴呈逐渐减少之势,企业该如何应对?请您给支支招儿?
秦占学:当前以旧换新补贴力度减弱是政策规律使然 — 补贴本质是“点火” 引擎,核心作用是激发消费意愿,无法长期持续,后续行业发展需靠自身“续航”。企业可从以下四方面破局。
1.聚焦“能愿便敢”消费需求
能消费:通过技术优化控制成本,在补贴退坡后仍能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缓解消费者支付压力;同时可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分期、贴息等消费金融服务,降低消费门槛。
愿消费:以产品迭代升级为核心,用技术进步打造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例如智能马桶、功能性瓷砖等细分品类,凭借差异化功能实现销量增长,打破 “无补贴不消费”的被动局面。
便消费:完善消费配套服务,打通 “线上选品—线下体验—物流配送—安装售后”全链路。比如实现 “所见即所得” 的即时配送,解决互联网物流 “最后一公里” 及安装难题,提升消费便利性。
敢消费:强化售后服务与诚信体系建设,杜绝假冒伪劣产品。通过建立产品溯源机制、推出延保服务等,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尤其在线上渠道,需打造 “熟悉店铺”的信任标签,降低消费顾虑。
2.推进技术驱动的迭代升级
避免盲目转型,如卖灯企业转做沙发,企业要聚焦主业进行产品技术迭代。例如某企业通过增配升级产品性能后合理涨价,打响“反内卷第一枪”,优质产品的差异化功能能让消费者接受价格调整,形成“性能提升—价值认可—利润保障”的良性循环。
3.积极布局“走出去”
针对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拓展海外市场,赚取全球市场收益。例如中东、欧洲、俄罗斯等地区对高品质建材家居需求旺盛,企业可借助海外仓建设,目前协会也正推动该工作,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关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项目,参与当地基建与家居消费市场开发。
4.中小企业向服务商转型
底层技术力量较弱、产品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可从 “产品销售” 转向 “服务供给”。例如布艺企业可拓展软装设计、全屋搭配等服务,依托服务附加值提升盈利空间,避免陷入单纯的价格战。
网易家居:行业内卷、企业经营艰难,是今年行业的突出特征。企业该如何突破内卷困境,请您给些建议?
秦占学:行业内卷本质是“产品过剩+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以价换量,需从 “宏观环境+企业自律+核心能力” 三方面协同破解。
1.依托宏观政策与市场激活
国家正通过专项债、实体经济放贷等政策解决资金空转问题,同时推动存量房产装修、大规模设备更新等项目释放需求。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导向,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家居消费促进项目,如地方家装补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家居采购,借助政策红利获取订单,减少同质化竞争压力。
2.强化企业自律与协同
避免“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行业内可通过协会牵头建立自律机制。12月份我们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即将在佛山召开的产业年会上也将推出相关倡议,组织企业联合研判市场需求、制定产品标准,避免盲目扩产与低价倾销。头部企业可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技术共享、供应链协同降低行业整体成本,共同提升产品附加值。
3.打造差异化核心能力
核心是跳出“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研发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实用功能,避免 “伪创新”;引入 AI、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例如用 AI 进行产品设计、订单管理,减少人工成本,通过供应链数字化降低库存周转天数,避免“库存积压—降价清货”的内卷循环等。
网易家居:请会长判断一下明年的市场形势,会走出低谷呈现向好趋势吗?
秦占学:综合经济周期、政策导向与行业需求,明年建材家居市场有望走出低谷,呈现向好趋势。
1.经济周期叠加利好
从三大经济周期理论看,当前行业正处于周期拐点:
康波周期(长周期):全球技术革命(如 AI、新型材料)逐步落地,建材家居行业可借助智能技术、绿色材料实现产品升级,形成新的增长动能。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设备更新周期(7—10年)来临,国内存量家居产品(如家电、家具)进入更新换代高峰,叠加国家 “大规模设备更新” 政策,将释放大量替换需求。
基钦周期(短周期):目前行业库存处于低位,随着消费信心恢复,企业去库存压力缓解,明年有望进入“补库存+需求增长”的良性阶段。
2.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撑
“十五五”规划将于明年3月正式出台,作为规划开局年,基建、民生工程(如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将加速推进,直接带动建材家居需求;同时国家仍将延续 “促消费” 导向。在国际环境上,我们也看到局势有所缓和,将缓解全球供应链压力,利好建材家居出口。
3.行业需求底色不变
建材家居是“为人服务”的朝阳行业,消费者需求随生活品质提升持续迭代,从基础功能到智能、绿色、定制化需求,市场空间持续存在。随着中产阶层资产性收入(如股市回暖)改善,消费信心将逐步恢复,带动家居消费从“观望”转向“释放”。
网易家居:年尾将至,请您谈一下协会明年的具体举措。
近日,民政部公示了“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名单,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协会作为全国先进的社会组织,将围绕 “政策落地、企业赋能、行业升级” 三大方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对接与消费促进,配合国家 “促消费” 政策,组织开展家居消费节、以旧换新专场活动,搭建企业与消费者的对接平台。
持续向政府部门反馈行业诉求,推动专项债、信贷资源向建材家居实体经济倾斜,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同时跟踪 “十五五” 规划落地,帮助企业争取政策红利。
推动企业 “走出去” 常态化,组织企业赴中东、欧洲、俄罗斯等重点市场考察,对接海外仓资源,帮助企业解决物流、本地化运营难题。
加速行业技术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推动 AI、数字化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例如联合科技企业开发家居行业专属 AI 工具(如智能设计系统、供应链管理平台),帮助企业提升效率。
牵头制定绿色建材、智能家居产品标准,开展技术认证工作,引导企业向 “低碳、智能” 方向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完善行业自律与协同机制。
提升服务企业的精准性,针对企业经营痛点,开展 “降本增效” 专题培训。建立企业帮扶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资源对接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