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你终日挨骂为哪般?
网易娱乐独家评论 (文/桃叶)湖南卫视自制的“励志互动时尚喜剧”《丑女无敌》从第一季开播到现在,一直在网友们的“炮轰”中茁壮成长,大有越骂越红之势了。笔者整理了网友们最常炮轰的几大火力点,无非就是“剧情山寨”、“演员做作”……其实《丑女无敌》真的有这么“山寨”吗?一个无明星阵容、无豪华班底的作坊式喜剧,收视率和关注度却远胜于那些号称“鸿篇巨制”的大手笔。依笔者看来,《丑女无敌》恰恰打破了传统国产电视剧腐朽的制作模式,是值得广为推崇的一个好方法。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国产剧都要向《丑女无敌》学习!
火力点一:山寨剧,翻拍自国外,缺乏创新
首先澄清一点,美剧《丑女贝蒂》并非《丑女无敌》的原版,中美两版也都是购买的墨西哥版《最美丽的丑女孩》的版权,要说翻拍,《丑女贝蒂》也是“山寨”产品,只不过了解原版的人并不多,所以就有了《丑女无敌》是“山寨”版《丑女贝蒂》的说法。其实“丑女”的电视剧在全球一共有三十五个版本,各国纷纷拍摄则恰恰说明这个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以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某些价值观念和生活元素。而在《丑女无敌》播出之前,也曾传出该剧剧情与《粉红女郎》有所相似的说法,这恰巧证明“丑女”的故事不分国家不分环境,处处都可能发生,只要在创作的时候做出更符合具体国情的调整,也能讲出好的故事。
以前也有人说《家有儿女》是翻拍自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但是《家有儿女》的收视和口碑也不错。而《丑女贝蒂》在中国也播出过,反响远远不如《丑女无敌》,这就是文化环境不同造成的差异。中国面孔演中国自己的事情,看着毕竟也更亲切。在这种情况下把人家好的创意学过来,拍出老百姓爱看的电视剧,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再者,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被外国人借鉴翻拍,例如《见鬼》和《无间道》,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其中《无间道》的美国版《无间行者》还斩获了奥斯卡奖。因此“山寨”翻拍的不一定不好,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能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另外,从第二季开始,《丑女无敌》还“山寨”了国外电视剧的普遍采用的“边拍边播”,根据收集的观众意见、收视成绩对剧集进行调整,最大程度地实现与观众的互动。这种模式由《丑女无敌》率先引入国内,其他的内地电视剧在制作时,也值得参考和学习这一模式,毕竟这样可以使片方及时了解观众的想法,积极改善剧集,如果实在不受观众欢迎,那么就直接砍掉这样的剧集,避免出现长篇的剧集制作完成以后,却没有人看,造成制作成本的浪费。
火力点二:剧情拖沓 表演做作
有评论说演员表演夸张、拙劣,这恐怕有失公允和厚道。为了剧情需要,夸张演员表演以达到喜剧效果是一种很平常的方式。而且制片方本身就打着“山寨”的宣传口号为该片造势,那么不如让我们也换个方式干脆以看待现在流行的“山寨”文化的角度,把它当做一部恶搞性质的网络电视剧来看,一切就容易接受很多了吧!在网络的小电影中,我们不是一样喜欢把自己搞得造型标新立异甚至雷死人吗?该片在制作风格上只不过切合了时下的流行文化而已,但是却构成独特的喜剧效果,这是《丑女无敌》大胆尝试,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创新。
论起演员演技,《丑女无敌》中起用的全是新人,在表演上难免会有不成熟之处,然而演员都是要在磨练中成长的,当初《还珠格格》中各位演员的表演也十分生涩夸张,但现在也一个个演技纯熟,广受褒扬。该片给新人以锻炼的机会,全部用新面孔演出,也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观众对其中部分演员的表演表示认可了,在他们的追捧下,这个剧组将来会出现几个明星级的人物也是可以期待的。
除此之外,不用明星,不用巨资,打造原创喜剧的精神也值得夸奖,这种小成本大回报的做法在国内其实很值得推崇,这种方式甚至好过采用明星大牌齐上阵人海战术的名导作品。国内有些七八十万一集的制作,还不如二三十万一集的电视剧叫座,这是因为制作方没有把握住受众。《丑女无敌》收视率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制片方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娱乐品牌,这个娱乐频道是专门迎合观众的喜好的。看来内地的电视剧不能比投资,而是更应该关注能不能把握住受众,为受众量身定做合适的作品,这也是在制作上内地电视剧应该向《丑女无敌》学习的。
火力点三:丑女不丑 片方缺乏诚意
丑女林无敌原是“林妹妹”候选人。
虽然扮演丑女的李欣汝是“红楼梦中人”选秀中跻身“林妹妹”组八强的选手,是个眉清目秀的大美女,但剧中的造型是她饰演的林无敌确实丑到极致的。相比很多偶像剧中用清纯可人的美女只是换了身朴素的衣服,乡土剧中的村姑也时尚得让人咋舌来说,还是要实在很多了。无论如何扮丑扮成林无敌那样,戴上牙套和刻板的大眼镜,再把眉毛搞成八字,的确实是非常需要勇气和牺牲精神的。
火力点四:植入式广告太多
网友观点四:植入式广告太多!
有观众表示,剧中除了某知名品牌赞助商,还先后出现了饮料、隐形眼镜、生活用品、银行信用卡、红茶等品牌广告……”平心而论,剧中的植入式广告的确有点多,但是各位观众似乎也不必那么上火,作为投资和赞助方法的一种,植入式广告可谓司空见惯,我们也应习以为常。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的植入式广告也满天飞呢,那可是名导名演员的作品,名导姑且要为投资着急,最终向赞助商妥协,那么我们为何又要苛求这部没有一个明星的“草根”作品呢?
况且该剧导演也解释了,有的所谓植入式广告,实际上只是不小心把一些产品拍入了镜头而已。影视作品的穿帮屡见不鲜,古装戏中“穿越”现代物件都不稀奇,《丑女无敌》无意之中把其他物品摄入也再平常不过。难道我们能说《李小龙传奇》中一次次出现那么多空调也是在跟空调做广告吗?
火力点五:我从来不看内地剧 只看美剧
某些自视甚高的精英,总是鄙视流俗,假定自己比大众高很多,痛恨别人可以成功地迎合大众。好像站出来夸一个流俗的被市井百姓喜欢的东西,就失去了高人一等的身份,就失去了教导群氓的机会,一旦遇到这样的机会,就总有精英出来痛骂作品。
其实这些人就是具有典型的小农意识,每次见到这种片子出炉,他们就马上出来表态,拍着胸脯说自己绝对不会看,但是真开起骂来又少不了他们,挑错的时候甚至能详细到剧情的几集几分钟,真不知道他们不看这些片子又是怎么样可以做到鸡蛋里面挑骨头的。
还有些人是真的从来不看内地电视剧,见到湖南卫视就跳台,处处标榜自己十分潮流,只看美剧。真要细问一句他们看什么美剧,他们脱口而出就是《越狱》。拜托,人家《越狱》在美国都是老黄历了,如果《越狱》要是真有那么好看也不至于被砍了。
网易娱乐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