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提出“台湾有事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石入深水,很快产生了实际效果。11月19日,日本政府宣布两件事情已经落实:中国再次取消了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中日关于日本牛肉进口的谈判也暂停了。
中国之所以重拳出击,态度已经很直接了,那就是日本必须收回错误言论,用实际行动来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这就划定了红线之下不能逾越的界限。日本国内把这理解为要求领导人公开认错,属于少见的情况。但是涉及台湾已经不再仅仅是措辞问题,牵涉到安全、经济以及地区稳定;越界就被认为是实质性的威胁。中方使用贸易反制,并不是偶然,日本心里有数。
![]()
11月18日,众议员冈田克也接受采访时还原了问答本意:由于高市与麻生太郎、安倍晋三关系密切,而二人曾在台海问题上发出过强硬信号,因此他原本认为高市会收敛一些。没想到对方直接指出“存亡危机事态”,他当时就吓了一跳,认为继续追问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结果,于是就停止了。克制属于风险链中的一种权衡。
《朝日新闻》又切进高市办公室,答辩之前她和幕僚凌晨三点紧急碰头,因为传真机出问题导致材料汇总耽误了时间,再加上她习惯自己一个人起草,所以准备得不够充分。答辩之后她对身边的人说,“刚才说的有点过了。”但是当国会问她是否要撤回的时候,她拒绝了。说重话是事实,但是否愿意改正则是另外的问题。
![]()
之所以让人揪心,是因为它不是纯粹的政治话术,而是和民生相关。取消了水产进口之后,港口积压、加工厂调产、外贸回款风险马上出现;牛肉磋商暂停之后,餐饮、零售、冷链的计划需要重新安排。反制就是对话破裂的明显标志,也是局势升级的前兆。企业风控不赌情绪,而是关注供需、合同以及政策预期。
把台湾有事直接打包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把台湾、地区安全、日本国内法以及国际承诺混在一起,提出极端假设,暗示日本可能会走上武力干涉的道路。这不是学术上的设问,而是会被当作政策风向来对待,甚至是军事上的预热。中方强烈反应是为红线和安全而战,任何一个国家在面对明示性威胁的时候都会做出系统的回应。
![]()
冈田为什么停下?有舆论以及国际上的压力,还有政治上的现实:高市属于自民党的强硬派系,背后有派系支持,再进一步调查就等于把整个派系推上风口浪尖,会引发连锁反应。国会问答不是脱口秀,每一句话都要经得起得起观众的检验。有人认为这样是保守,有人认为这样是成熟。
高市以后会后悔吗?从“说过头了”的角度看,似乎有悔意;但是拒绝撤回之后又把它熄灭了。她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保持强硬的姿态来维持表面,另一方面则通过媒体传递出“准备不足”的信号来软化对外的压力。短期内可以稳住支持者,但是长期来看会消耗掉信任。公众的期望很简单:说错了就收回,做不到就不把责任推给社会。
![]()
中方加码的同时也给日本政界一个信号,外交不是选举口号,安全问题是不能用派系来动员的。日本社会已经因为福岛核处理水、渔业出口、通货膨胀和工资等问题而感到疲倦,不应该再用冒险的行为来增加新的风险。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莫测时,短期对冲就变成了长期的调整;而民众所处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一分,生活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一分。
实际上中日两国都很明白“对话比对抗划算”。政治基础一旦被破坏了,经济方面的恢复就会很缓慢。此次诉求很简单,即收回越线言论并提出具体的补救措施。做得到的话,很多问题就可以回到谈判桌上;做不了的话,后面还有更硬的牌,对谁都不是好事。希望安全和民生的问题少一点火药味,多一些责任担当;希望拿着话筒的人能把握好尺度,被影响的人能够被看见、被关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