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20日报道: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主办的《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系列丛书专题研讨会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作为上海市社联第十九届(2025)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聚焦丛书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汇聚多方专家学者共探红色档案的时代价值。
![]()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主持会议,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上海市档案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纪华等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等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
王为松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时举办研讨会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伟大精神的传承。这套历时七年整理的丛书,真实记录了宋庆龄领导保卫中国同盟及其后续组织为民族解放和世界和平奋斗的历程,为宋庆龄研究提供了宝贵一手资料,为传承红色基因注入了历史养分。
![]()
研讨环节中,专家学者围绕丛书展开深度交流。熊月之以《原初性、唯一性与在场性——“203档案”对于宋庆龄研究的意义》为题作主旨发言,强调“203档案”在中外关系史、上海城市史等多领域的不可替代价值,称其为解读宋庆龄精神与上海城市品格的“资料宝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聂文婷认为,《延安卷》档案为解读“中国共产党何以得民心”提供了具体历史细节,能让党校教学更具历史支撑力。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陈彩琴以《上海卷》为核心,指出宋庆龄领导的援助工作展现了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复旦大学陈雁通过档案分析,揭示了中国福利基金会在上海解放前后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上海社科院徐涛依托《国际卷》,阐述了宋庆龄在中美民间人道合作中的核心地位;陕西省工业合作协会秦泉安表示,丛书填补了宋庆龄与工合运动研究的史料空白;上海市档案馆何品则从档案编研角度,提出整理翻译工具书、开发中文档案等建议。
![]()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副会长黄亚平总结时表示,7位专家的发言聚焦档案空白课题,运用首次公布的文献提出原创性观点,形成了丛书出版后的首次重大学术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是“203档案”研究利用的序曲,未来将推动相关研究取得更多成果。
此外,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编写、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印制的《〈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专有名词翻译手册》在本次研讨会上正式推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