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任未及一月,便在对华关系上屡次采取逾越之举,尤其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接连发表一系列错误言论。
高市早苗的言行,并非偶发性的外交失当,而是日本右翼长期秉持的政治立场,借执政之机浮出水面,将长期暗流涌动的对华强硬主张,正式推向了外交前台。
若以为这只是个别政客的鹰派作秀,便低估了这场政治博弈的深度。高市的真正野心,远不止于短期民调支持——其正以“中国威胁”为战略支点,系统性地推动日本挣脱战后体制束缚,最终实现修改宪法、成为一个拥有“战争权”的所谓“正常国家”的终极目标。
(一)
作为日本极右翼势力的政治代表,高市质疑“村山谈话”,并否认南京大屠杀,在出任首相前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近日,日媒还推测她很可能于12月26日再次参拜。
这些言行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历史修正主义体系,在日本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
冷战结束后,中国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迅速崛起,而日本则深陷“失去的三十年”,两国国力的此消彼长,深刻加剧了日本社会的战略焦虑。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历史性转折更进一步冲击了日本国民的心理认同。
在此背景下,“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国内不断发酵,民众对华好感度持续走低。近年来,从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修正主义思潮的回潮,到在钓鱼岛、台海等问题上的频频挑衅,皆是此种右翼情绪的直观外显。
在此背景下,高市所采取的对外强硬姿态,本质上是一种高度策略性的政治操作——旨在巩固右翼基本盘、争取保守选民回流,以在动荡政局中延续其政治生命。
其在对外关系上的激进言行非但未削弱执政根基,反而使内阁支持率出现攀升,反映出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民意的回应。
(二)
高市选择在此时强打“中国牌”,有其深刻的国内政治考量。
高市被视为安倍晋三门生,也曾在安倍内阁担任重要职务,其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深受安倍影响。在“后安倍时代”,自民党内部始终未能产生一个具有同等号召力的领袖。党内长期存在的黑金政治、派系内斗等问题持续发酵,最终导致自民党在2024年众议院与2025年参议院选举中接连失利,沦为少数执政党。
![]()
2020年2月,时任日本总务大臣的高市早苗(左)与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右)。图源:光明网
随着高市早苗当选党总裁,长期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宣布退出联合政权。为维系执政生命,高市不得不与政策立场更为极端的日本维新会组建联合政府。然而,这一执政联盟在国会总席位仍未过半,加之两党在诸多政策理念上存在分歧,执政基础极为脆弱。
高市打出“安倍继承人”旗号,实质上是要填补这一领导力真空,通过唤起对安倍时代的怀念,来凝聚日益涣散的保守势力。
(三)
高市刻意将台海局势与日本所谓“存亡危机”强行捆绑,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深层的战略意图。通过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误导日本社会舆论,从而为推进军事松绑铺平道路。
![]()
日本防卫省资料图。图源:环球网
这一路径并非孤立现象。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右倾化进程加速,至2012年安倍晋三再度执政时达到高峰,但其修宪、强军等核心议程,因各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
高市以继承人自居,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将这些“未竟事业”作为自己的“政治使命”。但与前任相比,高市的特殊性在于打破了历届政府在敏感议题上保持的“战略性模糊”。
以台海问题为例,相较于安倍在卸任后才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高市以现任首相身份公开作出类似表态,使得日本在对华战略竞争中的立场更趋清晰化和公开化。
(四)
高市的野心,本质上是一场系统性、多维度、具有清晰路线图的国家战略转型。其正在将前任们“只做不说”或“缓步推进”的事项,变为“既做又说”的激进现实。这套组合拳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彻底摆脱战后国际秩序对日本的束缚,完成以“修宪强军”为核心的“国家正常化”进程。
![]()
这种野心不仅将严重破坏东亚地区的战略稳定,也将日本推向军国主义的危险老路,最终可能让日本国民付出沉重代价。通过渲染外部威胁来推动国内政治议程的做法,历史上曾将日本引向灾难的深渊,今天的日本政府理应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任何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行径都注定失败。高市政权的野心越大,其面临的国内外阻力也将越强。
在这场关乎地区和平与历史正义的较量中,时间与道义都不站在冒险者一边。
作者:陈春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系讲师
(来源:长安街知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