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映赛场,绿韵满城护盛会。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激战正酣。作为本届全运会柔道比赛、体操比赛的举办地,肇庆高度重视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以天蓝水清、绿意盎然的城市画卷为这场体育盛事献礼,向八方来客展现肇庆的生态魅力。
![]()
赛事期间,“肇庆蓝”成为全运赛场的亮眼标识。通讯员 廖文奕 摄
监测数据显示,十五运会开幕式当天,肇庆空气质量为优,PM2.5浓度仅为10微克/立方米,开幕式期间更是低至4微克/立方米。赛事全程,肇庆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水准。这洁净的竞技环境,让“肇庆蓝”成为全运赛场的亮眼标识。这份生态答卷的背后,是肇庆构建的“高位部署+精准管控+科技赋能”全链条保障体系。
据悉,肇庆提前谋划、层层推进,构建起全周期保障体系。自今年5月起,肇庆先后发布《肇庆赛区空气质量保障实施方案》《“美丽全运”大气污染源管控清单》,明确工作思路,将全市八大类污染源全部纳入管控并进行分类施策,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体育盛事增色添彩。同时,打造“市级统筹、区县落实、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并专门设立指挥中心,每日出具会商日报及日总结报告,结合气象条件,动态优化防控策略,确保应对措施科学高效。针对国控站点、赛事场馆及运动员驻地周边5公里等重点区域,肇庆开展了大气污染源“拉网式”排查攻坚。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建立“每日会商、每日巡查、每日调度”闭环机制,每日召开空气质量会商会,靠前部署重点工作、严格强调落实要求;每日派出巡查组对企业减排、工地抑尘、餐饮治污等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方位检查;严格落实省下达任务核查清单,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数据显示,开幕式当日全市NOx排放量较年均值减排17.8%,精准减排效果显著,为守护“全运蓝”筑牢根基。
肇庆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保障工作,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防控网络,为全运及残特奥赛事全程提供精准技术支撑。在移动监测溯源方面,启用VOCs走航监测车、道路积尘走航车,对场馆周边、国控站点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走航监测。同时,现场人员运用便携式检测设备深入工业企业生产现场,快速筛查涉气污染物排放隐患,确保污染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在固定监测组网方面,全市布局27个国、省、市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及76套微型站,形成“宏观覆盖+微观精准”的监测格局。针对重点区域和关键污染源,布设3台颗粒物气溶胶激光雷达、1台风廓线激光雷达、1台臭氧激光雷达及1台微波辐射计,精准捕捉不同高度层的污染物扩散轨迹、浓度分布及气象条件变化。在化工园区设置2个组分监测站,重点分析特征污染物成分,为溯源污染来源、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此次全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是肇庆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一次集中检验。下一步,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将以此次赛事保障为契机,固化“清单化管控、闭环式调度、科技化溯源”有效经验,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肇庆、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注入更强动力。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绮彤 通讯员 吴剑斌 包宇斋 潘延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