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马卫军这一辈子,演日本人演得那叫一个绝。
您想想,《激战》里的野村大佐,《我叫刘传说》的坂田规一,《火线三兄弟》的野村太郎,等等,
他塑造的日本军官形象,个个都活灵活现,眼神、台词、甚至连走路的姿势都透着一股子真。
![]()
这份真,真到什么程度呢?他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菜,被卖菜大妈盯了半天,最后大妈憋出一句:“你咋还敢在中国逛街?”
这话听着是玩笑,却也侧面印证了他演技的深入人心。可这份深入人心,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
![]()
尤其是2014年《我叫刘传说》热播那会儿,有好事者把他定居日本的照片翻出来,
配上“演鬼子演到入戏,干脆定居日本了”这种煽风点火的文字,评论区立马就议论纷纷。那阵子,他可没少挨说。
但您知道吗?这些指责,对马卫军老师来说,真真是天大的误解。他在日本定居不假,可他的钱包里始终揣着中国身份证,从未改过国籍。
甚至在日本买房,他也特意要求房产证上注明“中国籍马卫军”。这不是简单的不改国籍,这是一种近乎固执的坚守,是他身份认同的底线。
![]()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把中国身份证贴身带着的演员,为何会跑到日本定居?他这种对日本人形象的精准拿捏,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可就得从他那段跌宕起伏的人生说起了。
![]()
马卫军老师是1956年生人,他年轻那会儿的人生轨迹,跟演员俩字儿那是八竿子打不着。
高中毕业,20岁的他按部就班进了兰州当地的制药厂,端上了当时人人羡慕的稳定工作。
![]()
按说,这辈子就这么安安稳稳过下去也挺好。可马卫军心里不踏实。他从小就喜欢听收音机里说戏,放学路上也爱学着样板戏里的人物比划。
1984年,兰州话剧院招人。这消息一出来,28岁的马卫军老师心里就跟揣了个兔子似的,蹦跶个不停。他动心了,真动心了。可家里人一听,炸了锅。
![]()
母亲眼泪汪汪地劝他:都快三十了,为了个虚无缥缈的演员梦,把好工作给丢了,将来喝西北风?
那年代,丢了稳定工作去追梦,简直是天方夜谭。可马卫军老师铁了心,偷偷报了名。
![]()
凭着他平时琢磨出来的台词功底,再加上本身形象也硬朗,愣是从几百个报名者里杀出重围,成了话剧院的一员。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为梦想背水一战。
进了话剧院,他从最底层干起。跑龙套、递道具、搭背景,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
![]()
为了练好台词,他每天天不亮就跑到黄河边去吊嗓子,为了琢磨角色,他把剧本拆成碎片,贴得宿舍墙上到处都是。
那份执着,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三年后,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在历史剧《喻培伦大将军》里演了主角,成了剧院的台柱子。
![]()
眼看着事业蒸蒸日上,他却又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去日本进修。
不是为了移民,是听说那边表演教学更系统。多年后,马卫军老师是这么解释的。原来,他之前考中戏失利,正巧话剧院有个和日本剧团的交流项目,他便主动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
1995年,39岁的他,揣着所有的积蓄,踏上了飞往日本的航班。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初到东京的日子,真不是闹着玩的。语言不通是头道坎,他就抱着词典,从菜市场砍价学起,学费贵,他就下课去中餐厅洗碗、送外卖,常常忙到半夜。
![]()
最累的时候,能在地铁上坐着睡着,差点坐过站。可他从没放弃过,口袋里的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日语单词和句子,不到半年,就能跟人流利对话了。
命运这东西,有时候挺奇妙的。1996年,马卫军老师在唐人街参加春节活动,帮餐厅老板布置场地,认识了一个华人女孩。
![]()
这女孩的祖辈很早就移民日本了,一口流利的中文,让他俩迅速拉近了距离。
一年后,他俩在东京结婚了。在妻子的支持下,马卫军老师在日本也慢慢站稳了脚跟。
![]()
到了2000年,他在东京买了房,有了儿子,还在一所戏剧学校找到了稳定的教学工作。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可他心里的演员梦,就像一团火,始终没熄灭。看着国内影视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他动了回国的念头。妻子虽然不舍,但还是支持他。
![]()
可回国第一件事,体重就把他难住了。在日本那些年,生活安逸,他从140斤一下胖到了170斤。去剧组面试,导演直接了当地说:他这体型演军官太臃肿,减30斤再来试戏。
这话搁别人身上,可能就打退堂鼓了。可马卫军老师是谁?他为梦想可是敢拼命的。他当下就应了下来。接下来的两个月,他跟自己较上了劲。
![]()
当他再次出现在导演面前时,导演二话不说,当场拍板定下他,这股子狠劲儿,不光体现在减肥上,更体现在他对演戏的执着上。
2009年,《雪豹》一播,马卫军老师彻底火了。他演的近卫文,那个日本军官,眼神冷峻,台词铿锵有力,尤其那句带着日式口音的中文,让观众直呼“太逼真”。
![]()
这部剧不光成了抗日剧的经典,也给他打上了“鬼子专业户”的标签。从此,抗日剧里凡是需要日本军官的角色,导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名气大了,争议也跟着来了。网上有人说他帮日本人洗白,甚至有人扒出他家的地址进行骚扰。
![]()
面对这些,马卫军老师从不辩解。他在采访中说得清楚:他演的是侵略者,就是要让观众恨这个角色。
他不是在“演”日本人,他是在“成为”日本人,然后把日本人身上那种侵略者的凶残、狡诈,完完整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用这种方式,让大家记住历史,记住曾经的苦难。
![]()
当然,马卫军老师也想过转型,想突破“鬼子”这个标签。2017年他在《大盛魁》里演的商人段泰,沉稳老练,完全看不出“鬼子”的影子。
2022年,在《人世间》里客串的角色,又接地气又鲜活,很多观众直到看演员表才发现是他。
![]()
那些年,他一年一半时间在国内拍戏,一半时间回日本陪家人,成了“空中飞人”。可他从没抱怨过,总说事业和家庭都不能丢。
2023年初,马卫军老师在拍《后浪》的时候,总觉得嗓子疼。一开始以为是累的,可后来连台词都说不出来了,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喉癌晚期。
![]()
得知这个消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在日本的妻子打电话。回到东京,妻子带着他跑遍了当地的医院,可医生都说希望不大。
马卫军老师反而看得很开,他拒绝了痛苦的化疗,说想好好陪家人过最后一段日子。
![]()
2023年9月13日,马卫军老师在东京的家中病逝,享年67岁。
如今,马卫军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可他的作品依然在不断重播。《雪豹》《我的兄弟叫顺溜》这些剧每次播出,都会引发新的讨论。
他演的那些日本军官角色,依旧是很多演员学习的范本。有人说,他把“反派”演成了经典,这种功力,在当下的演艺圈里,真是越来越少见了。
![]()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