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东方一则员工奖励消息曝光后,没换来夸赞反倒满是吐槽。
事情很简单,新东方为了所谓的激励员工,推出重磅奖励。
挑选10名优秀员工免费去南极旅游,单趟行程花费高达20万,消息一公布,公司对外营造出福利爆棚的氛围,可内部员工私下里早就议论纷纷,有员工直言不讳吐槽,20万南极游不如直接换现金,游一趟回来啥也剩不下,半点实际用处没有。
这话戳中了大多基层员工的心声,要知道新东方足足有7.5万名员工,从几万人里挑10个人,概率比中彩票还低,普通员工连边都沾不上,只能隔着屏幕看个热闹,根本没机会享受到这份“重磅福利”。
再者说,20万对普通打工人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新东方基层员工月薪大多几千到一万出头,20万相当于一两年的纯收入,要是换成现金分给这10名员工,每人能到手2万,不管是还房贷、给孩子交学费,还是补贴家里日常开支,都能解决不少实实在在的难题,日子能松快一大截。
可去南极游呢?
无非就是拍几张风景照、发几条朋友圈装装样子,旅途中的奔波劳累不说,回来之后该搬砖还是搬砖,生活没半点实质改善,甚至还要提前调整工作节奏凑行程,反而添了麻烦,难怪员工会觉得这福利虚得慌,没选上的羡慕不起来,就算真选上了,不少人心里也更盼着能折现。
目前新东方没回应员工吐槽,依旧按计划推进南极游奖励,可外界的争议早就越吵越烈,大多人都站在员工这边,觉得这福利实在没必要。
![]()
这事传开后,网友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务实派这边的网友全是共情,觉得员工说的没毛病,打工人上班就是为了赚钱养家,要的是能攥在手里的真金白银,20万南极游就是花架子,不如现金实在,能解燃眉之急才是正经事。
有人算清账目吐槽,7.5万选10人,普通员工根本没机会,这哪里是激励员工,分明是老板的营销手段,博眼球让外界觉得公司福利好,比直接发钱存在感强多了。
还有网友爆出自家经历:
之前公司也搞过国外游奖励,选少数人去,大多员工只能拿点小礼品,大家私下都吐槽不如折现,旅游又不能当饭吃,还不如多拿点钱踏实。
更有人认为,20万要是用来给基层员工涨点工资、发点补贴,能惠及更多人,比砸在10个人的旅游上有意义,老板看似大方,实则没懂打工人的刚需。
也有其他网友不同意,觉得南极游比现金珍贵:
南极不是随便能去的地方,一辈子可能就一次机会,比拿几万块现金有纪念意义,还能涨见识,是难得的荣誉,员工不该不知足。
还有人帮企业说话,老板愿意花20万奖励员工,已经比很多抠门公司强了,优秀员工靠实力拿到奖励,没选上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没必要吐槽福利,甚至有人吐槽吐槽的人是嫉妒。
自己没本事选不上,就说福利不好,说白了就是酸,有能力拿到奖励的人,根本不会嫌是旅游还是现金。
![]()
网友发现新东方南极游引发的不满,不是个例,很多企业的福利都犯了同样的错。
重噱头,轻务实。
看似大方,实则没戳中打工人的真实需求,最后反而惹来吐槽。
之前就有不少企业搞过类似福利,有公司奖励优秀员工奢侈品包包,结果员工觉得不如折现实用,转手就挂平台卖掉。
还有公司年底发家电礼盒,体积大不好搬,价值还没现金透明,员工私下都盼着能直接发钱,这些案例和新东方的情况如出一辙,都是企业自认为的“好福利”,没贴合打工人的生活刚需。
说到底,打工人在意的从来不是福利够不够光鲜、够不够有排面,而是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金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灵活,能按需支配,不管是补贴家用、偿还欠款,还是攒钱规划未来,都能用得上。
反观南极游这类噱头福利,受众面窄、实用性低,还带着强烈的营销属性,7.5万选10人的设置,根本起不到普惠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让大多基层员工觉得不公平,心里失衡。
难道企业真不懂打工人要什么吗?
未必,更多是为了自身名声,比起默默发钱,南极游这种福利更容易引发外界关注,能给公司贴福利好的标签,本质就是一场精准的营销炒作,可这种炒作,早就被打工人看穿了。
我们反过来想,要是企业真的想激励员工、体恤基层,20万大可以拆分出来,要么给更多员工发现金补贴,要么提升基层员工薪资待遇,要么完善福利保障,惠及的人更多,也能真正暖到打工人心里,比砸在10个人的南极游上有意义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