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制造)
11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制造领域赛)在青岛高新区启幕。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97个顶尖项目汇聚一堂,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柔性制造等前沿领域展开激烈角逐,共同探索打破技术路径依赖、重塑产业发展格局的创新之路。
电子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英国机械工程院院士谢胜泉等顶尖科学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党委委员郭锦海、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青岛市科技局局长李天传、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卢阳等领导嘉宾齐聚于此,共话颠覆性技术创新、共绘未来制造发展蓝图。
政策领航
山东筑牢创新发展强磁场
“山东坚定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在致辞中强调。
![]()
近年来,山东省紧扣产业需求,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全省已制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脑机接口、低空经济等17个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构建起“2+17”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工作体系,出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16条“硬措施”,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筑牢政策基础。
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山东省已精准实施600余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研制成功、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成功、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盾构机“山河号”顺利下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齐鲁大地持续发展壮大。
挺膺担当
青岛打造未来产业新高地
“青岛正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在致辞中指出。
![]()
面向未来,陈万胜表示,青岛将继续抢抓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引领的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未来空间、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材料等方向,加强高质量技术供给,支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太赫兹等一批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加速发展,积极谋划一批前沿交叉融合新赛道,以科技之“进”,拓产业之“路”,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和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高地,青岛高新区积极响应省市创新发展号召。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卢阳介绍,青岛高新区坚持“实体立区、产业强区”,全面构建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2+1”现代产业体系。
“青岛高新区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发展势头正盛、创新氛围正浓、投资环境正优!”卢阳表示。当前青岛高新区正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金融赋能水平、完善城市配套设施,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广大企业家在高新区创业有舞台、安业有环境、乐业有氛围。
技术筑基
探索制造强国建设新路径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电子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在以《发展高端制造技术,赋能制造强国建设》为主题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历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演进,均以制造技术的变革为发端,高端制造引领着工业化变革的前沿,进而深刻改变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塑了世界工业体系的经济发展格局。
![]()
当前,我国在通信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输变电装备等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高端数控机床、医疗器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
如何更好地发展高端制造业,破解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发展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党委委员郭锦海介绍,2025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联合财政部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聚焦制造业转型创新升级,中试平台建设,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场景,技术改造等关键领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发展蓝图。
段宝岩进一步厘清了高端制造的发展路径。他指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技术突破是前提、软硬件协同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支撑。基于此,我国应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解决芯片制造、基础部件、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依赖进口的难题,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职业人才。
![]()
高端制造业发展还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技赋能民生。对此,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英国机械工程院院士谢胜泉在开幕式上作了以《智能康复机器人: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报告,讲述了其团队将智能控制、模拟仿真等前沿技术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的研发故事,为参赛选手带来前沿视野和创新启迪。
场景发布
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应用场景是颠覆性技术转化的“试验场”,也是技术创造价值的“孵化器”,它既能为技术应用提供实践平台和验证环境,又能助力技术不断迭代优化,带动产业链发展。
![]()
开幕式上,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程淑红发布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未来制造场景创新发展报告》,介绍了未来制造领域十二大典型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等核心领域,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指明了实践方向。
![]()
赛事启动
多维赋能助力项目成长
在开幕式上,电子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党委委员郭锦海,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英国机械工程院院士谢胜泉,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青岛市科技局局长李天传,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卢阳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制造领域赛)正式启动。
![]()
据悉,本届大赛启动以来,以“公开海选”形式面向社会征集了135个具有颠覆性技术苗头的参赛项目。经报名审核、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97个项目入围领域赛,并通过“封闭式项目路演+交叉评议”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激烈比拼。
为助力项目成长,大赛组织机构也将提供优厚服务政策,涵盖资金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地方服务、宣传展示等方面,多维度赋能参赛企业。
“本届大赛项目代表了我国未来制造领域的前沿水平,希望各参赛团队能充分运用本次大赛的平台,在创业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为智能智造的繁荣壮大贡献卓越力量。”郭锦海表示。
编辑:王子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