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文物保护与利用中心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破城子遗址保护维修工程(二期)已于近日竣工。历经多年系统修缮,这座千年汉唐古城遗址的病害基本消除,历史风貌得到保存与延续。
![]()
这是在甘肃省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拍摄的破城子遗址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破城子遗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古城址由夯土版筑的城墙合围而成,总面积约36000平方米。四面城墙均有马面,四角置角墩,城门北开,门外筑瓮城,整体布局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特征。遗址内可见的土坑叠压着多层文化层,上层为唐文化层,下层为汉文化层。
据专家考证,破城子遗址又称“常乐城”,始建于汉武帝时期,为汉代广至县治所,隋唐置常乐县,与锁阳城、悬泉置等遥相呼应,是丝绸之路文明史上瓜沙地区十分重要的一处文化遗产,蕴涵着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因长期受风沙、雨水等侵蚀,破城子遗址部分墙体出现坍塌、裂隙、掏蚀等病害。2019年至2020年,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破城子遗址保护维修工程(一期)实施,完成了东墙、北墙等7个单体的保护修缮工作。
2022年,破城子遗址保护维修工程(二期)再获国家文物局批复,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于2024年3月中标后迅速组织施工。
![]()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观察西墙马面的夯筑支顶加固效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责任工程师王新卿介绍,工程选用与遗址土级配相近的当地土,采用夯筑支顶、裂隙注浆、冲沟整治及玻璃纤维锚杆锚固、排水处理等措施,对西墙、南墙及西墙马面、西北角墩与西南角墩等7个单体进行全面修复。修复后,遗址本体病害基本消除,结构稳定性和整体风貌得到显著提升。
“该工程在有效保护遗址历史风貌的同时,为文物活化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千年丝路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瓜州县文物保护与利用中心主任王杰说。(记者郎兵兵、张智敏)
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