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红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省重点加强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统筹运用基本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等政策,出台针对低保边缘家庭、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等群体的认定办法,使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自2022年起,各县(市、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按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特定比例确定。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已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69元和555元,已有11个县(市、区)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统一。
服务管理更加高效。 信息化建设为精准救助提供了强大支撑。李建红表示,通过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民政网络,横向联动10多个省直部门,归集了18类4000余万条数据,实现了低收入人口信息“一网汇聚、动态更新”。
巩固衔接支撑有力。 在过渡期内保持了兜底保障政策的稳定,持续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衔接。有关数据显示,全省脱贫人口中有39.75万兜底保障对象,占比17.02%;防返贫监测对象中有10.68万兜底保障对象,占比44.1%,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