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子湖畔,学术潮涌。11月13日-1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CSUM 2025)在杭州举行。恰逢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华诞,大会以“传承鼎新,超越视界”为主题,汇聚了众多国内外超声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超声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经验展开深入讨论。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主任刘勇带领团队参会,通过专家访谈、论文发言、壁报展示等多项学术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世医超声科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卓越风采。
![]()
学术引领,展现专业风采
在浅表学组专场,刘勇团队研究生叶冉婷进行了题为《改良经皮淋巴管超声造影在淋巴静脉吻合术前评估中的增益价值》的汇报。她分享了超声造影诊断淋巴水肿的“世纪坛策略”,通过将不同显像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多维度剖析典型病例,展示了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赢得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
在壁报交流环节,刘冬梅、周玮珺、郝晓雯、李莉娟、郑滨雨、夏阳铮、叶冉婷等多名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被大会接收,内容涵盖妇产、腹部、浅表、介入等多个亚专业方向,从高危子宫内膜癌的预测模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再到超分辨显微成像等热门研究,充分展现了科室研究的全面性与创新性。
![]()
雏凤展翼,共探超声新篇
世医超声科三位在读研究生全程深度参会,与同行交流科研思路,积极拓宽学术视野,通过会议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国内外前沿动态,为临床与科研工作注入了新思路。
![]()
郑滨雨:
从跨界创新到精准超声——对未来工作的两点思考
在本次中华超声医学大会中,我对深圳某医院分享的“医美结合皮肤超声参数评估”印象深刻。他们将临床需求与超声技术深度融合,在皮肤状态评估、治疗效果监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路径,也为我们科室探索“专科+超声”的特色化方向提供了新思路。结合医院的特色学科布局,这类跨领域的联合研究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
围绕我目前研究的盆腔静脉淤血方向,本次大会中“血管大模型”相关内容也给我带来启发。卵巢静脉功能不全常是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关键环节,但其在临床工作中往往难以快速、准确识别。我认为可尝试构建基于多参数超声影像的表征体系,将结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图像纹理等信息融合,通过模型辅助判断卵巢静脉功能状态,为临床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诊断工具。
本次参会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将先进理念与医院发展相结合,在科研与临床服务中形成更具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超声工作模式。
夏阳铮:
从皮肤到淋巴——高频超声与微血流成像引领浅表器官精准诊疗新时代
此次参会,我受益匪浅,尤其对“超高频超声及微血流成像技术”这一前沿专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传统超声在皮肤这类浅表器官的应用曾面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如今超高频超声探头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对皮肤各层结构的精细可视化,能够精确测量病变厚度、评估浸润深度,为皮肤肿瘤(如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的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影像学依据。此外,超高频超声结合微血流成像可提供对皮损结构与血流功能的多维度信息,有助于提高对病变良恶性、炎症活动度及治疗反应的综合判断能力,提升无创诊断的精准性与客观性。
受此启发,我深刻认识到这种“高分辨率结构成像+精细血流评估”的技术理念,可以拓展至淋巴系统这一传统超声的“盲区”。淋巴管结构纤细,流速缓慢,一直是成像难点。现有研究显示,超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皮下集合淋巴管的管腔结构,临床可尝试微血流成像技术,试验其是否能够实时地评估淋巴液的流动状态与规律。这对于诊断淋巴水肿、鉴别其病因,以及监测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后的淋巴回流改善情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会议让我意识到超高频超声与微血流成像技术的融合,正引领浅表器官超声进入一个全新的微观功能成像时代。从皮肤到淋巴系统,超声医学的边界正被不断拓宽。我将深入钻研这些新技术,致力于将其应用于未来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中。
叶冉婷:
AI浪潮下的超声新征程
此次参会让我对AI与超声医学的融合有了更具象、更深入的思考。在“人工智能与医工结合”专场,40余项研究成果涵盖多领域应用,从纳米液滴协同超声技术抗肿瘤研究,“超声+AI”技术在颈动脉斑块的智能识别中的实践,到基于YOLO算法实现腹直肌分离的精准测量,AI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AI在数据处理、特征提取、量化分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淋巴管超声造影多聚焦于动态图像特征,如淋巴管的管径和走行、造影剂的充盈速度等,将其与水肿程度量化指标、病史信息等临床数据进行深度融合,为构建多维度评估模型提供了可能。
AI不是“外来者”,而是推动研究进步的“同行者”,面对AI时代的到来,我们不能光听不想,而应乘势而上、善加利用,将前沿学术理念与课题实际需求相结合,让AI真正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
本次大会搭建了汇聚国内外超声医学顶尖智慧的高水平平台,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团队精彩亮相既是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展望未来、谋篇布局的新起点。未来,超声科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构建一支富有活力的人才梯队,为推动超声医学事业发展、守护患者健康贡献“世医力量”。
![]()
来源:超声科
作者:叶冉婷 郑滨雨 夏阳铮
荐稿:刘勇
排版:李春慧
责编:张文康 范晓 张洁
![]()
![]()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