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桃李芬芳。今年的 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示新时代信阳市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貌。我们特推出《铸魂强师 致敬最美筑梦人》专栏,为您讲述优秀教师们以教育家精神为舵,以立德树人为帆,引领学子在学海扬帆远航的育人故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今天为您展播淮滨县三空桥乡教师郑锦瑞的教育故事——《以生命烛火照亮乡村教育之路》。
![]()
在偏远的三空桥乡第二小学,郑锦瑞老师用二十三年的坚守,诠释着“师者”二字的千钧重量。即便身患罕见疾病,她依然如烛火般,在三尺讲台上持续发光发热,成为乡村教育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光。
家校同心 她是孩子们的“守护者”
面对学校里众多的留守儿童,郑锦瑞深知,教育不止于课堂。
寒冬腊月,她顶风冒雪走进一个个家庭,与家长促膝长谈,了解孩子的生活点滴,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烈日炎炎,汗水湿透衣背,她依旧奔波在家访的路上,辅导学业、关心生活,一遍遍叮嘱防溺水安全。
她创新家校沟通形式,通过“分类小组家长会”——如“专注力提升组”、“情绪管理组”,为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精准指导。在这里,教师提供科学建议,家长分享实践经验,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精研善教 她是课堂上的“点灯人”
![]()
在教学中,郑锦瑞从未停止探索。她的课堂目标清晰,紧扣核心素养,学生们常通过自制学具、小组合作来攻克难点。这样的课堂不仅生动高效,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郑锦瑞坚信“教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积极投身各类教研活动,并将成果反哺于教学,形成了“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良性循环,让课堂始终焕发着活力。
向阳而生 她是校园里的“正能量”
![]()
学校倡导“快乐运动,健康工作”,无论是拔河还是乒乓球赛,总能看到郑锦瑞带头参与的身影。她的热情与活力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也因此被评为校“阳光教师”。
校长常说:“艺术让教育更有温度。”每学期的文艺汇演,即便不擅歌舞,她也主动报名,用行动诠释“全员参与”的精神。她笑着说:“咱就是有这种精气神!”
以毅抗病 她用生命书写坚守
![]()
2007年,郑锦瑞被确诊患有罕见病“大动脉炎”,时常头晕、乏力,严重时甚至无法站立。医生多次要求她卧床治疗,然而新学期伊始,她毅然拔掉输液管,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讲台。
为了不耽误教学,她把药盒放在讲台上,头晕时就扶着讲台稍作喘息,再继续上课。课间,她常累得蜷在办公椅上休息,可上课铃一响,她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或许正是这份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化作支撑她的力量,让她的身体也在信念的守护中逐渐好转。
二十三年来,经她培养走出农村的学子已逾千人,其中近百人考入重点大学。一位年轻教师在听了她的故事后动情地说:“郑老师是用生命在诠释教育信仰,她就是我们身边的师德灯塔。”
如今,她依然带着病体坚守在教学一线,用行动证明:教育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场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的崇高事业。
这份跨越病痛的坚守,正是新时代乡村教师师德师风最动人的诠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