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成都:“开门”治堵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0
分享至

  新华社成都11月20日电 题:成都:“开门”治堵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以前这个路口经常很堵,经常堵半个多小时,现在通畅多了,几分钟就能通过……”最近,成都市民张芸芸开车经过科华南路与锦悦东路交叉口时,发现路口地面标识标线进行了重新规划,车道实现精准分流,让驾驶体验大幅提升。

  更让张芸芸开心的是,她在网上提出的“路口车道功能重构”意见,被成都交通管理部门采纳。“群众的意见这么快就有回音,还落地整改,很有参与感。”张芸芸说。

  一个路口的“微改变”,是成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开门”治堵,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缩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怎么治堵群众说了算。记者了解到,成都将通过“12345热线”等渠道,继续收集群众意见,交管部门也将在线下同步开展交通治堵“五进”活动——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及驻蓉单位,收集问题建议。

  聚焦交通拥堵这一民生痛点,成都通过“科学治堵、高效治堵、开门治堵”的有效机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目前已形成三批次治理清单共245项堵点治理任务。

  该市高新区的科华南路锦悦东路交叉路口,正是堵点治理任务之一。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六分局民警康佳伟介绍,这个路口右转上绕城高速的车流量大,并与行人、非机动车交织,影响整个路口的通行效率。

  为此,成都市公安局协同多部门,采取在路口西南角新建人行道、拓宽非机动车等候区、“绿化带瘦身”降低人车混行风险等措施,制定了专门的治堵方案。这个过程中,像张芸芸等市民的建议成为重要参考依据,不少已经“落地”。

  “改造后,锦悦东路西进口晚高峰右转车流的通行效率提升显著,每小时汽车通行量较改造前增幅约20.6%,绕城高速方向车流排队长度缩短60%以上,路口整体通行时间从5分钟以上压缩至2分钟以内。”康佳伟说。

  “我们还将开展治堵‘金点子’征集活动,搭好民意连心桥,充分调动市民参与交通治理的积极性。”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7758文章数 24234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