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剐蹭引口角,本是邻里间的寻常摩擦,却在“警网融合”机制下快速化解,更延伸出普法教育与成长引导的暖心后续。近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滍阳镇这场矛盾的圆满处置,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豫见枫桥”治理品牌持续擦亮的又一生动实践。
事情要从一次意外说起。近日,滍阳镇周某某在接孙子小周放学过程中,与邻居董某发生电动车剐蹭事故,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口角。11月14日下午,董某又与放学途中的小周发生言语冲突。这一情况被联防联控单位周庄小学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反馈至片区网格员和民辅警。
“矛盾不上交,处置要趁早。”接到反馈后,该片区负责人何建明迅速启动“豫见枫桥”矛盾快速调处机制,民辅警与网格员火速介入。调解现场,执法者变身“贴心人”,既以法厘清责任,明确周某某需承担维修费用;又以理疏导情绪,用多年的邻里情打动双方。在情理法交融的劝导下,分歧快速消融——周某某当场支付150元维修费,董某主动表示谅解,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矛盾在短时间内得以平息。
矛盾调处并未止步于简单的赔偿。秉承“豫见枫桥”品牌中“源头治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网格长和民辅警特别关注到了事件纠纷对学生小周产生的影响,主动对小周进行了耐心的正面教育,引导其要文明礼貌、专注学业,学会用正确方式处理问题。这场特殊的“课外辅导”,让小周认识到了错误并承诺改正。
“这起‘小摩擦’的圆满解决,全面展示了滍阳镇以‘豫见枫桥’品牌为引领,深化‘警网融合’取得的显著成效。”该镇党委书记王晓东说,“融”是基础,“快”是关键,“暖”是特色。如今,一个个“微案例”的圆满解决、一项项“新探索”的落地见效,不断丰富着“豫见枫桥”的品牌内涵,助力滍阳镇走出一条高效能、有温度、可持续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来源:平顶山示范区新闻中心 作者:张亚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