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想汽车的瓜有点烫手,先是旗舰MPV MEGA爆出冷却液渗漏可能引发起火,紧接着2025款L系列新车又被车主集体吐槽“下摆臂异响”。短短22天内,理想汽车完成从问题曝光、主动召回再到内部追责的全流程,宣布对18名员工进行严厉问责,有人直接被开除,有人年终奖泡汤。
![]()
这波“雷霆操作”看得网友眼花缭乱,但也不由得让人心生疑问,理想这是动真格整改,还是找替罪羊平息众怒?
事件回顾
平心而论,理想的反应速度确实够快。
10月23日深夜,一辆理想MEGA(参数丨图片)在路上突然自燃的视频刷爆社交平台,没过几天到11月初,理想就主动备案召回了1.14万辆2024款MEGA;11月14日,问责公告紧跟着出炉。从出事到召回再到内部追责,整个流程紧锣密鼓,完全没有拖泥带水的甩锅姿态,挨打立正这环节,理想算是及格了。
但车主们心里门儿清,信任这东西从来不是靠公告写得漂亮赢回来的,得靠实打实的解决办法。毕竟花几十万买辆车,谁也不想天天担心起火,更不想刚提的新车就嘎吱嘎吱响。
![]()
要搞清楚理想这次是真整改还是装样子,得先扒清楚这两起质量事故到底有多严重。
第一起是MEGA的起火隐患,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理想的调查结果说得挺专业,但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即同批次MEGA用的冷却液防腐能力不达标,长期使用后,会把冷却回路里的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铝板腐蚀坏,进而出现渗漏。说白了就是有起火风险,10月23日的自燃事件就是这么来的。
![]()
第二起2025款L系列的下摆臂异响,这一问题虽然不致命,但特别影响心情。理想官方解释是“新型液压衬套油脂在高温下黏度变化导致偶发噪音”,还强调“不影响安全”。可车主们不买账,这完全可以理解。刚提的新车一踩油门就嘎吱嘎吱响,跟开了十年的老破车似的,这体验能好吗?
这次理想的处罚确实下了狠手,18个人被精准“开刀”。冷却液渗漏事件里,14个人被问责,其中材料技术团队因为没把好冷却液的验证关,5个人被处理;动力电池团队试验和风险评估不到位,4人被追责;研发质量和服务部门应对不力,又有5人被牵连。下摆臂异响的锅则甩给了智能底盘部门,4名相关员工被问责。处罚结果也很明确,直接责任人被开除,管理者绩效打最低档、年终奖泡汤,还取消了晋升资格。
从表面看,这是一场彻底的刮骨疗毒。但细究之下,这种针对执行层的问责是否真正触及问题核心?在汽车制造这个系统工程中,单一环节的失误往往源于整体体系的漏洞。将责任完全归于技术人员,而管理层仅承担管理责任,难免让人质疑其公正性。
治标还是治本?
这次理想给车主的补救方案倒是挺实在:1.14万辆MEGA全部召回,免费换冷却液、电池和电机控制器;L系列车主可以免费换衬套,还送前悬延保套餐。
单从危机公关的套路来看,理想这套的组合拳,确实能拿及格分。但问题是,开除18个人就真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对车主来说,谁被开除根本不重要,大家真正关心的是我的车修好了以后还会出问题吗?理想下次能不能在出厂前就把这些毛病查出来?说白了,问责解决的是态度问题,但信任需要的是制度保障。
![]()
个人看来,真正的整改,不该只停留在写检讨、开大会的公关层面,而要变成一套能落地、可监督的流程。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是车主的APP能提前预警故障,客服1分钟内就打电话说明情况,APP上直接显示最近的门店和预约时间;到店后工单写得明明白白,换什么零件、要花多久;取车时再给张清单,注明更换内容和复查时间。要是每个车主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难道不比开除100个员工都管用?
漏洞溯源
不难看出,两起事故的根源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便是产品验证不充分。成熟车企通常会进行多轮极端环境测试,涵盖高低温、不同路况等各种场景。理想的验证不足,本质上反映了其研发体系的缺陷。而这背后,也是牵扯出理想近几年不太成功的“学华为”改革。
2022年,面对竞争压力,理想引入华为的IPD流程和PBC绩效考核体系。然而这套体系在理想出现严重“水土不服”:决策流程变得冗长,销售数据造假频发。2025年7月,理想宣布放弃PBC体系,回归OKR管理,同时多位华为系高管离职。11月,李想进一步收权,亲自掌管组织部和人力资源部。这场不成功的改革不仅消耗了企业资源,更导致内部管理混乱。
![]()
如今改革的阵痛还在持续,更要命的是,质量危机还撞上了销量滑坡。2025年前十个月,理想销量同比跌了16.3%,曾经的新势力销冠,现在连前五都进不去了。行业格局早就变了,零跑、小米、小鹏成了新三强,零跑靠着“平价理想”的定位,月交付都冲到7万以上了,而理想纯电车型i8、i6上市后,月交付才勉强维持在3万左右,连小鹏、蔚来的4万关口都没突破。如今理想的年销目标才完成不到四成,又闹出质量丑闻,想赢回车主信任恐怕没那么容易。
车叔总结
新势力造车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都难免出质量问题。从10月23日MEGA自燃,到11月14日18人被问责,理想在22天里貌似完成了一次刮骨疗毒。但这场自救能不能成功,不是看开除了多少人,也不是看公告写得多感人,而是看下次新车上市时,能不能不再出现验证不充分的低级错误。毕竟,市场这杆秤,从来只认实力不认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