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啥好多家长总觉得,小学生就得多做题、多补课才叫巩固知识?

0
分享至

前几天在小区楼下遇到邻居张姐,她手里拎着两大袋习题册,眉头紧锁。

她儿子刚上三年级,周末被三个补课班排得满满当当,晚上还得刷题到九点多。

我随口问:“孩子能吃得消吗?”

张姐叹了口气说:“没办法,小学不多做题巩固知识,以后怎么跟得上?中考高考都是筛选,不提前努力,难道让他被淘汰?”



这话我太熟悉了,身边好多家长都这么认为。

七八十年代那批家长,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获得稳定工作,真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好处。

对他们而言,小学生应该多做题、多补课,本质是将巩固知识与重复训练等同,背后是那代人笨鸟先飞、熟能生巧的朴素认知。

在他们眼里,知识就是课本上的生字、算数、公式,觉得多做题能让孩子记得牢、考试不丢分,补课是担心孩子跟不上、掉队。

其核心是求稳,认为小学基础打牢,初中才不慌,高中才能冲刺,这是他们认为最直接、最可控的教育路径。

他们经历过没文化的困苦,了解底层打拼的艰难,所以拼尽全力想让孩子少走弯路,把自己认为最可靠的成功经验传递给孩子,这本质是爱,是害怕孩子将来受苦。

但小学生巩固知识并非靠大量刷题。



孩子刚接触世界,对知识的理解是具体形象的。

比如学习平均分,让孩子分水果、分积木,在实践中理解一样多的概念,比做十道计算题更有效。

学习自然现象,带孩子观察下雨、看植物生长,比在补课班听老师讲课本效果更好。

过早刷题、补课,会让鲜活的知识变成枯燥任务,孩子记住的是解题步骤而非知识本质,还会扼杀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生专注力和认知能力有限,长时间高强度学习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与巩固知识的初衷背道而驰。

教育确实具有筛选功能,中考、高考通过考试选拔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教育资源,这是现阶段相对公平的方式。

我认可教育有筛选作用,但将其视为教育的全部,格局就太小了。



前阵子和高中老师聊天,他说现在很多高中生刷题能力很强,但遇到灵活题目就不知所措,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志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学阶段都在刷题补课,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探索和思考,思维变得僵化。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筛选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并非最终目的。

就像农民种庄稼,筛选是最后挑选饱满的粮食,但前期的浇水、施肥、松土,是为了让庄稼茁壮成长,而不是刚发芽就强迫它快速生长。

小学阶段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专注、坚持。

培养思维能力,如提问、思考。

培养学习兴趣,如喜欢读书、愿意探索。

这些才是支撑孩子长远发展的根基。



如果只关注筛选,为了短期得分而让孩子大量刷题补课,就如同拔苗助长,看似短期内有效果,但根基不深。

到了高中、大学,或者进入社会,孩子缺乏自主学习、创造和抗挫折能力,迟早会落后。

现在的筛选机制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的筛选侧重于考察谁记得多、做得快,所以刷题有效果。

但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考察谁会思考、谁能应用。

例如小学应用题结合生活场景,要求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而非死记公式。

初中、高中题目更加灵活,需要逻辑推理和跨学科思考。

此时仅靠小学刷题补课练就的机械解题能力,难以应对后续的筛选。

那些小时候有时间玩耍、有机会探索、思维活跃的孩子,反而更容易适应这种变化。

我并非完全否定做题和补课的作用,关键是要适度且方法得当。



如果孩子确实有薄弱环节,找个靠谱的老师指导一下,做几道题巩固知识,这是可行的。

但如果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填满,让其从早到晚围绕习题转,那就本末倒置了。

咱们这代家长,都是经历过筛选的。

但时代不同了,过去靠刷题能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如今的社会需要有想法、有创造力、能解决问题的人。

这些能力并非通过刷题获得,而是孩子在玩耍、探索、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声叹息!杨兰兰案第四次开庭否认所有指控,可能不了了之

一声叹息!杨兰兰案第四次开庭否认所有指控,可能不了了之

热点菌本君
2025-11-14 14:06:36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不是迷信!今日寒衣节,晚上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不是迷信!今日寒衣节,晚上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阿龙美食记
2025-11-20 01:15:05
54岁姥姥的自述:给女儿带外孙4年,外孙一句话,我果断回老家

54岁姥姥的自述:给女儿带外孙4年,外孙一句话,我果断回老家

清水家庭故事
2025-11-19 14:35:39
21届最强双星!火箭内线核心进步明显 活塞状元已成持球大核

21届最强双星!火箭内线核心进步明显 活塞状元已成持球大核

惊奇侃球
2025-11-21 00:01:42
四川队获全运男子4X400米接力金牌

四川队获全运男子4X400米接力金牌

体坛周报
2025-11-20 21:13:14
最令大龄剩女崩溃的瞬间是什么?网友扎心评论:万家灯火与我无关

最令大龄剩女崩溃的瞬间是什么?网友扎心评论:万家灯火与我无关

小鬼头体育
2025-10-20 10:37:55
这次哈马斯的认怂和服输会让哪些人备感失落呢?大概有三类人!

这次哈马斯的认怂和服输会让哪些人备感失落呢?大概有三类人!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12 15:49:50
叫嚣要出兵台海后,高市早苗迎来外援,解放军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

叫嚣要出兵台海后,高市早苗迎来外援,解放军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

老黯谈娱
2025-11-20 03:15:48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美国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怎么回答比较好?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美国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怎么回答比较好?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5 09:03:25
你心中有过不去的坎吗?网友:能伤到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的人啊

你心中有过不去的坎吗?网友:能伤到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的人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05:03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重磅:波兰关闭最后一个俄罗斯总领事馆!发起最大规模军事部署

重磅:波兰关闭最后一个俄罗斯总领事馆!发起最大规模军事部署

项鹏飞
2025-11-20 20:52:01
斯诺克赛程:决出4强,3场世界冠军较量,赵心童首秀,75双雄出战

斯诺克赛程:决出4强,3场世界冠军较量,赵心童首秀,75双雄出战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20 08:10:15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美国越是加码施压,中国反而越坚定发展更快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美国越是加码施压,中国反而越坚定发展更快

爆角追踪
2025-11-20 18:56:13
江湖梦9:突然袭击

江湖梦9:突然袭击

金昔说故事
2025-11-20 16:38:58
苹果官网国补页面更新,iPhone 17 大降价!

苹果官网国补页面更新,iPhone 17 大降价!

花果科技
2025-11-19 13:32:36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是否考虑过国家队?朱婷扭头就走:没考虑过 记者疑似爆粗骂人

是否考虑过国家队?朱婷扭头就走:没考虑过 记者疑似爆粗骂人

风过乡
2025-11-20 07:01:16
中央组织部决定:刘巍履新

中央组织部决定:刘巍履新

鲁中晨报
2025-11-20 10:42:04
2025-11-21 01:43:00
小羽叨叨叨
小羽叨叨叨
没事叨叨叨,闲着也是闲着
285文章数 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山东和内蒙高考差距有多大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旅游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又红又肿!佛山3岁幼童被锁孔“咬”手指!家长多留心这些“洞”

艺术要闻

惊!评委曝光参赛照片致命错误,快来看看!

旅游要闻

旅超大赛!金山主打“免费潮”,周末快来薅羊毛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