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的现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明确指出:日本根本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句话,不仅让日本代表当场沉默,更让在场的一百多个国家代表亲眼见证了日本几十年努力的彻底挫败。
日本为争取“入常”,用了整整45年。从金元外交到拉帮结派,从舆论造势到多边游说,可谁能想到,一句发言就将它几十年的布局击成碎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日本追求“入常”这么多年,为什么会被中国一举否决?日本还有没有可能突破重围,实现它的“常任理事国梦”?
![]()
日本加入联合国是在1956年,当时的日本刚刚从战后废墟中爬起来。政治上被美国控制,军事上几乎没有独立性,经济虽然开始恢复,但国际地位依然低下。加入联合国,是他们走出战败国阴影、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第一步。
那些年,日本把联合国放在对外战略的核心位置,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正常化”国家身份。他们清楚,只有坐上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才能彻底摆脱“战败国”的标签,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一锤定音的发言权。
![]()
1980年,日本经济腾飞,跃居全球第二。有了钱,有了底气,日本第一次公开提出要争取“入常”。他们以为,靠着经济实力和援助手段,能换来国际社会的支持。那时候,日本在全球撒钱做外援,拉拢发展中国家,甚至在联合国频频捐款,试图用金钱铺出一条通往“五常”的通道。
为了增加胜算,日本还联合德国、印度、巴西,组成所谓“四国联盟”。他们打着“联合国改革”的旗号,声称要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争取地区平衡。
![]()
表面上是在推动公平,实则是为了让自己顺利入局。四国联盟多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交改革提案,日本还亲自出面游说多个国家,希望以“抱团”的方式降低政治阻力。
2005年,日本在“四国联盟”框架下发起最大规模的“入常攻势”。他们信心满满地推动改革提案,结果连大会投票的门槛都没跨过去。不少国家当场表示反对,还有一部分代表直接指出:战败国不能主导未来秩序的框架。那场尴尬,成了日本外交史上的一个低谷。
![]()
到了2012年,安倍晋三上台后,日本的“入常”野心再被提上日程。安倍提出所谓“积极和平主义”,本质上是在给扩张军力和争夺国际话语权找借口。他频繁访问亚洲国家,还试图淡化日本的战争历史。与此同时,日本在联合国推动改革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
2023年,日本修改历史教材,刻意淡化慰安妇的强制性。这件事引发中国、韩国等国家强烈不满。日本国内也不乏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侵略战争的极端言论。这种对历史的态度,让日本在国际社会的信誉大打折扣。
![]()
2025年8月,日本政客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依旧没有移除。这一行为,再次挑动了受害国的情绪。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纷纷表达抗议。中国在多个场合公开指出:一个没有正视历史的国家,无法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2025年9月,日本与四国联盟再次联合发表声明,称将继续推动“入常”议程。他们还在东京举行闭门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国际阻力。日本媒体甚至放出风声,说中国已经“松动”,可能不再强烈反对。这种消息在国际舆论中造成了一定混淆。
![]()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11月。就在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安理会改革问题被提上议程。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发言,明确指出:日本不具备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资格。这一表态当场震动各方。
傅聪大使还特别提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极其危险,公开声称“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并暗示自卫队将介入。这种言论,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也是对战后秩序的严重挑战。这不是单纯的外交口误,而是日本右翼思潮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体现。
![]()
傅聪指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社会对日本“和平国家”形象的信任。一个连自己战争历史都不敢面对的国家,一个在东亚频频制造紧张的国家,怎么可能成为安理会的核心成员?
更重要的是,安理会改革有明确程序规定。新增常任理事国必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联合国会员国支持,同时还要现有五大常任理事国全部同意。只要中国不同意,日本就永远没有资格进入“五常”。
![]()
这不是中国单方面的态度。俄罗斯、韩国、菲律宾、印尼等国也都表达过类似立场。国际社会并不信任一个在历史问题上模糊不清、在现实问题上挑衅邻国的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对日本“入常”的警惕非常强烈。
日本还试图推动联合国改革,限制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这个提议看似改革,实则是为自己扫清入局障碍。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修改宪章也需要五常一致同意,这等于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
日本国内对此也并不统一。有的政客主张继续推进“四国联盟”,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暂时搁置“入常”目标,先解决国内历史教育和对外关系问题。但右翼力量在政治上占据主导,让日本的外交方向越来越偏激。
傅聪的表态等于将日本的“入常梦”彻底封死。他在发言中用了极其坚定的语气,并列举了日本否认历史、干涉他国内政、频繁军事挑衅等多项事实。他的发言结束后,在场的100多个国家代表没有一个为日本发声。
![]()
发展中国家代表普遍认为,安理会改革应该优先考虑非洲、拉美等代表性不足的地区,而不是让日本这种已拥有庞大国际资源的国家进一步扩权。他们更支持将常任席位留给真正需要国际话语权的欠发达国家。
日本的“入常”计划至此全面失败。经济再强,外交再积极,只要没有国际社会的信任,这条路就永远走不通。金钱外交买不来历史的正义,联合法案掩盖不了现实的问题。日本的每一次尝试,都在提醒世界:历史问题没有解决,一切改革都是空谈。
![]()
中国在这场波澜中没有像西方那样遮遮掩掩,而是选择当场亮明立场,毫不含糊。傅聪大使的讲话,不仅是对日本的否定,更是对整个战后秩序的坚定捍卫。中国清楚知道,安理会的席位不仅是权力,更是责任。如果连历史都不敢面对,那就没有资格承担未来。
如今,日本的“入常梦”已经走到了头。从1956年加入联合国算起,他们谋划了将近70年,最终却栽在了自己一直不肯面对的问题上。高市早苗的言论只是导火索,更深层的原因,是日本长期以来在历史认知和国际责任上的脱节。
![]()
这场联合国大会,也成为日本“入常”计划的分水岭。未来,除非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有彻底的反思与转变,否则中国的否决权将永远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
中国捍卫的不仅是自身利益,更是国际秩序的底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想要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成员,靠的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实打实的历史担当与现实责任。日本如果不面对过去,只会越来越远离这个目标。
![]()
日本为“入常”努力了几十年,如今却被中国当场否定,根源就在于它始终没有解决好历史问题。在国际社会信任面前,一切外交手段都显得苍白无力。未来的联合国改革,真正该关注的,是公平与代表性,而不是哪个国家的钱多、话多。
信息来源:
[1]外交部:日本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中国代表:日本根本没有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环球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