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若有人拿出手机大声打电话,那么大家会像看待武功天下第一的大侠一样,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打电话的人;而现在,再有人拿出手机不顾左右地大声打电话,大家就会像看待武侠小说里那些一露面就应该被一招打死的“路人甲”“路人乙”一样,对其嗤之以鼻,并指责其不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的确,手机普及速度之快,大概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手机上需要关注的个人信息安全有很多,例如在编写通信录时,名称一栏尽可能不要使用称呼或姓名全称,尤其不要使用“大哥李四”这样的组合方式,原因在于很多手机丢失后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的诈骗类案件,都是偷到或拾到手机的人利用了手机中提供的详细信息。
不过,这类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手机所特有的,手机区别于其他方式所独有的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
手机的信息安全不容易忽视,不仅花样多,而且种类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新的手机案件出现,让人防不胜防。
了解这些诈骗手段,不妨先从认识自己手机的深层功能入手。
在手机中隐含一些功能,熟悉这些功能,有助于处理一些应急事件。
在手机的拨号状态,直接输入“*#06#”,这时你的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15位的数字,如图10.4所示。这是每个手机都有的全球唯一的序列号,又称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如果你说,这个功能你早就知道了,那么你是否知道,这15位数字各有特定的含义。
![]()
图1 一个手机序列号的实例
□ 第1位到第6位是“型号核准号码”(TAC,Type Approval Code),一般代表机型。
□ 第7位到第8位是“最后装配号”(FAC,Final Assembly Code),一般代表产地。在早期不同型号的手机中,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在新型号的手机中不再这样表示,所以不再有参考价值。
□ 第9位到第14位是“串号”(SNR,Serial Number),一般代表生产顺序号。
□ 第15位是“备用号码”(SP,Spare Number),目前暂时备用。
那么这个号码还有其他用处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每次通话之前,手机都会将该号码提供给服务提供商,后者可根据该号码进行锁定、查询操作。
所以根据这一特性,如果用户的手机丢失,那么可以立即将该号码提供给服务商,让其帮助给手机上锁,由于锁住的是手机,而不是手机里的SIM卡,所以即使拿到手机的人更换了SIM卡,该手机也仍然不能再使用。
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扼制手机盗窃的案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