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公布了涉青少年群体电信诈骗案件的侦办情况。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了解到,游戏代打、虚拟游戏交易、直播间诱导打赏等成为涉青少年群体电诈案件的常见类型,目前最小受害者仅7岁。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上海市公安局通报涉青少年电诈案件情况。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五支队副支队长赵辉介绍,总体情况来看,青少年群体(25岁以下)遭遇诈骗的情况已占到全部电诈案件的15%,被骗年龄最小的是一名在网上寻找免费游戏代打的7岁小学生。目前,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常见的诈骗类型主要有虚假游戏交易类、追星类、虚假缴费收费类以及直播间诱导打赏;针对大学生群体主要有虚假购物类如虚假游戏交易、购买演唱会门票等以及冒充客服类、刷单返利类、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涉及留学生常见的诈骗手法有冒充公检法、虚拟绑架以及换汇等。
从发案情况来看,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兼职类诈骗需要特别引起警惕,不少学生被诈骗分子打着“兼职招工”的旗号骗取钱财,甚至还诱骗他们从事推广引流、跑分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乃至“帮凶”。其中,在松江警方办理的一起非法买卖电话卡案件中,3名犯罪嫌疑人自今年7月以来,假借帮助发送推广短信、提升网络平台知名度为名招募兼职人员,随后以每张500至1000元不等的价格引诱兼职人员出租、出售自己电话卡用于发送诈骗引流短信,涉案金额达140余万元。
赵辉表示,今年7月以来,针对跑分洗钱、兼职引流等易涉及青少年群体的电诈黑灰产关键环节,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牵头全市刑侦部门发起“小切口”专项整治行动,打掉犯罪团伙3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80余名。
![]()
受害学生向警方报案。图片来源/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
针对涉青少年诈骗案件,上海警方分析,倒查涉及青少年群体兼职类被骗警情,及时对被骗青少年开展回访询问,深挖犯罪线索,特别是对利诱、拉拢、招募青少年参与实施电诈犯罪的违法人员予以严厉打击。10月21日,闵行警方就经过缜密侦查,捣毁了一个以“日结兼职”为由头,实际上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为境外诈骗团伙进行引流的犯罪团伙,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通过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社交平台建立联动核查机制,派员入驻部分企业协助优化风控,对发布的虚假兼职广告开展反查回溯、信息清理、账号封停等工作,努力维护良好清朗的兼职就业环境。还加强了与商圈、商务楼宇的沟通对接,定期巡查、集中整治涉诈风险隐患。同时,发挥各行各业的反诈主体责任,对商务楼宇内存在的异常行为、可疑人员,建立线索互通、举报机制,及时开展落地核查打击。并依托反诈协调机制,联合市教委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反诈安全课堂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及时了解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最新诈骗手法套路。
![]()
警方赴外地抓获嫌疑人。图片来源/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
赵辉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下一步,上海警方将继续加大对侵害青少年群体电诈案件的打击力度,总结分析行为规律,持续精准产出打击线索,不间断开展集中打击整治行动,坚决保护好青少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坚持“有什么样的骗术,就要有什么样的防范宣传”理念,不断精准拆解骗术,创新宣传途径,提升青少年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诈能力。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