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四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活动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三地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共同签署《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行动方案》,并发布18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成果。
据了解,《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三大重点产业领域的协同创新路径,将共同打造区域协同开放典范和世界级特色产业集群。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石崇远表示,此次三地签署《行动方案》,是依托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有益尝试。“我们将积极落实好方案,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瞄准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开展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他说。
近年来,三地自贸试验区在产业协同、港口协同、政务协同、司法协同、制度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天津自贸试验区的215项创新经验向北京、河北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本次活动中,新一批18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成果集中发布,涉及政务、口岸、金融等领域。至此,三地发布的协同创新案例累计达64项。
“河北自贸试验区将与京、津自贸试验区在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开放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结合三地功能定位,加强产业对接与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张记方表示,“我们还将充分发挥三地海港、陆港、空港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优势,合力构建海陆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区域开放流通体系,打造高效协同的物流网络。”
会上,三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重点企业代表围绕产业深度融合等话题进行现场交流。当日的活动还设置了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方向)、数字经济、现代物流3个主题的调研线路,来自60余家企业的代表参加实地调研,与我市重点企业、机构进行对接,促进务实合作。
“目前,京津冀三地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聚集了6000余家企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在制度创新、平台建设、产业联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道刚说,“借助这次活动的机会,我们会继续推出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深度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
自2021年牵头发起联席会议机制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合北京、河北自贸试验区共同发布了协同发展报告、外商投资指引等多项成果,并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发展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助推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驶入“快车道”。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朱长存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联合北京、河北自贸试验区开展重大制度创新试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深度融合,合力打造区域协同开放典范、全产业链创新高地。”(记者刘韵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