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起草的涉加沙决议,并成立“和平理事会”,任命美国总统特朗普担任主席。
这项决议不仅让特朗普重新回到全球外交焦点,还让他手握一项前所未有的国际授权。
决议通过时,13票赞成,中俄弃权,没有否决权启动,也没有激烈反对,却引发全球热议。
![]()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一个多月前的沙姆沙伊赫峰会说起。今年 10 月 13 号,埃及总统塞西和特朗普在埃及攒了个大局,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去了,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场。那会儿加沙停火谈判卡了好久,哈马斯和以色列咬着不放,特朗普就借着这个机会,拉着埃及、卡塔尔、土耳其签了个停火协议,四国当担保方,还放出话要搞个 “20 点计划”,核心就是战后让 “和平委员会” 管加沙。当时就有媒体猜,这委员会的头多半是特朗普自己,因为四国里美国说了算,而且是他牵头促成的停火,算是拿了 “敲门砖”。
这之后特朗普没闲着,一直在给安理会决议铺路。美国知道安理会投票不是闹着玩,中俄手里有否决权,阿拉伯国家也得哄着。所以起草决议的时候,特意加了点 “软话”—— 提了一嘴巴勒斯坦建国的可能,虽然没给时间表,也没明确边界,但总算给了阿拉伯国家台阶下。
![]()
要知道之前美国一直偏以色列,这次松口可不是白给的,明摆着是换赞成票。果然,那些想尽快停火、给加沙送援助的欧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都接了这个茬,毕竟再拖下去,加沙 220 万人的人道主义危机扛不住了。
![]()
对中俄这边,美国也摸准了脾气。决议里没写死 “和平理事会” 的运作细节,也没把联合国的角色完全架空,给足了缓冲空间。投票后中国代表傅聪说了,中方弃权是因为决议没体现 “巴人治巴”,也没明确 “两国方案”,但毕竟决议能推进停火、送援助,所以没否决。俄罗斯代表涅边贾虽然骂这是美国的 “实验”,但也承认现阶段没更好的办法,最终也投了弃权。就这么着,美国避开了否决权,凑齐了 13 票赞成。
特朗普能拿到这张 “通行证”,关键还是他手里有实际筹码。沙姆沙伊赫峰会那会儿,他就说有国家愿意加入 “和平理事会”,后来才知道是印尼跳得最积极,主动要派部队参与国际稳定部队。以色列那边更不用说,虽然内塔尼亚胡嘴上反对巴勒斯坦建国,但特朗普给了不少好处 —— 之前送了大量武器,这次又在决议里写死 “加沙非军事化”,要解除哈马斯武装,所以以总理办公室明着欢迎决议。这些实打实的支持,比空喊和平口号管用多了,也让其他国家觉得跟着特朗普或许真能推进点事儿。
联合国愿意把中东冲突交给他,说白了就是 “矮子里拔将军”。加沙这摊子事儿拖了两年多,哈马斯和以色列打打停停,联合国之前的决议要么执行不下去,要么被否决,早就没了章法。特朗普虽然争议大,但他有两个别人没有的优势:一是美国的实力背书,能压得住以色列,还能拉来其他国家出钱出兵;二是他搞中东外交的 “野路子” 反而可能管用,之前的 “世纪协议” 虽然没成,但至少让他跟地区国家熟门熟路。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现在就想要个 “行动派”,哪怕这人有争议,总比看着加沙死人强。
![]()
不过这事儿看着风光,背后全是窟窿。特朗普刚上任就喊 “历史意义”,哈马斯立马跳出来反对,说这是 “国际监护”,死也不解除武装,这意味着国际稳定部队一进去就得面临冲突。以色列内部也分裂,反对党骂内塔尼亚胡 “卖了国家”,因为决议留了建国的口子。中俄虽然弃权了,但反复强调决议含糊不清,没联合国参与肯定走不远。还有那些赞成的国家,其实也是捏着鼻子妥协 —— 英国、法国私下都跟媒体说,这决议细节差得远,能不能落实全看特朗普的手腕。
![]()
说到底,特朗普能当上这个主席,是美国硬实力、时机巧合和国际社会妥协凑出来的结果。联合国把难题交给他,不是信任他这个人,而是实在没别的办法。现在全球都盯着他,要是搞不定哈马斯解除武装,协调不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这 “和平理事会” 就是个空架子,特朗普的 “国际授权” 也得变成笑话。但反过来说,要是真能借着这股劲儿推进停火和重建,说不定还真能给中东破局 —— 毕竟在乱成一锅粥的中东,有时候还真得靠这种有争议的 “狠角色” 去撞出条路来。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