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本放话要击沉福建舰,美国派B-1B来送菜上门,真能撑起日本的胆子吗?
三泽基地距中国仅1000公里,这个致命的地理距离,美日真的仔细算过账吗?
这场精心设计的“军事直播秀”,底气究竟来自哪里?
![]()
美日上演“军事直播秀”
11月,日本防卫省官员叫嚣“击沉福建舰”。
美国空军一架B-1B就迫不及待地从三泽基地起飞,与日本战机组成编队,高调开展海上联合打击演习。
![]()
这场被包装成“常规训练”的军事动作,实则是美国为日本这位“忠诚马仔”提供的“军事加油”。
其核心装备B-1B,更被美媒吹捧为能够单枪匹马“团灭”中国航母编队的“航母杀手”。
B-1B作为美军三大主力轰炸机之一,其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强大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它可搭载24枚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射程超900公里,号称能从“防区外”发动致命一击。
![]()
美军的设想是,4架B-1B齐射96枚导弹,对中国航母编队实施“饱和打击”。
让我们的防空系统瞬间瘫痪,从而实现“4架飞机团灭整支航母编队”的“一锅端”作战效果。
这套打法听起来是不是很唬人?但现实是,这种看着吓人的构想,在实战中却漏洞百出,处处都透着心虚。
![]()
首先,B-1B根本不是什么隐形轰炸机,它的雷达反射面积高达1.45平方米。
在现代防空体系面前,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根本藏不住。
其次,它所谓的“超音速能力”在实战中几乎不存在,为了维持超音速飞行。
燃油消耗会飙升3倍,而且机身红外信号会显著增强,所以美军95%的飞行时间都以亚音速巡航。
![]()
在中国空警-500预警机的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面前。
一架只能亚音速飞行的B-1B,无异于“在开阔地裸奔”,其行踪早已被看得一清二楚。
更何况,中国的预警探测体系早已不是单点,而是由太空卫星、空中预警机、反隐形无人机、水面舰艇雷达组成的“天罗地网”。
![]()
B-1B从起飞的那一刻起,就处于全程“直播”状态。
一旦被发现,我们的歼-20、歼-35隐形战斗机,就可以在预警体系的引导下。
对其实施远程拦截,笨重的战略轰炸机在面对灵活的战斗机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所谓“航母杀手”的神话,在绝对的体系优势面前,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罢了。
![]()
三泽基地的1000公里“死穴”
更具决定性的是,解放军具备“源头打击”的绝对优势。
美军的战术构想,从一开始就建在了一个不成立的前提之上。
这个前提就是,B-1B能够安全地从三泽空军基地起飞,并顺利抵达导弹发射阵位。
但现实是,三泽基地距离中国东北仅约1000公里!
![]()
这个距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完全处于我军东风系列弹道导弹、长剑系列巡航导弹的“全覆盖”范围之内,冲突一旦爆发,部署在这里的B-1B,恐怕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
![]()
美军的“4架协同出击”的构想,在“源头打击”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这种“攻防易位”的能力,正是现代战争最深刻的变革,也是美国最不愿承认却又无法回避的现实。
他们所谓的“防区外打击”优势,在我们面前早已荡然无存。
![]()
即便,我们假设有“漏网之鱼”侥幸发射了导弹,福建舰的防御能力也绝非孤军奋战。
作为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作战体系。
中国海军现役50余艘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驱逐舰,搭配上百艘新型护卫舰。
早已在西太平洋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空网,这是一道由“海盾”系统、红旗-9B、红旗-16等多层次防空导弹组成的立体屏障。
![]()
B-1B携带的AGM-158C导弹即便想突破这道屏障,也要先过歼-20这一关。
歼-20的隐身截击能力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战时可快速起飞。
在预警机引导下对轰炸机和巡航导弹实施精准拦截。
![]()
更别提福建舰本身配备的舰载机和近防系统,形成了最后一道坚固防线。
日方“击沉福建舰”的狂言,在这样严密的防御体系面前,简直是异想天开。
所以说,美日这场军演,政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价值。
![]()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武力展示向中国施压,可解放军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这些花架子在实战面前不堪一击。
B-1B刚起飞就会被发现,还没到导弹发射阵位。
其部署基地可能就已被摧毁,所谓“团灭航母编队”不过是美军自吹自擂的宣传罢了。
![]()
算盘VS计算机的认知对决
说到底,美日这场闹剧,暴露的深层问题是认知范式的巨大差异。
这是一场“算盘思维”与“计算机思维”的对决,也是旧时代与新时代的正面碰撞。
美国和日本的思维,还停留在工业时代的“平台中心战”,他们迷信单一装备的“性能叠加”。
以为4架B-1B加上96枚导弹,就像算盘珠子一样,拨一拨就能算出胜负。
![]()
这是一种线性的、机械的、可笑的旧时代思维,他们看重的是平台的数量、导弹的射程、数据的堆砌,却完全忽略了系统、网络、融合的决定性力量。
而中国的思维,早已进化到信息时代的“体系中心战”,我们相信的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效应,是网络的结构韧性力量,是“1+1>2”的非线性增益。
![]()
中国的国防体系,就像一台复杂的超级计算机,硬件(军舰、飞机、导弹)是基础。
但真正的战斗力来自于软件(预警、指挥、数据链)和操作系统(作战思想、联合作战能力)。
B-1B那点“算力”,在这台超级计算机面前,连一个拨号上网的“猫”都算不上,它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
这种认知差异,解释了为什么美日的动作总是“慢半拍”。
为什么他们的“王牌武器”总是“水土不服”,因为他们还在用算盘珠子,试图挑战我们的超级计算机。
俄乌冲突中,俄军用“口径”巡航导弹对乌军指挥部的“源头打击”。
就是“体系中心战”对“平台中心战”的降维打击,它证明了发现即摧毁的时代已经到来。
![]()
美军在“环太平洋”军演中,反舰导弹实射失败率高达30%。
也恰恰印证了其所谓“智能武器”在复杂的体系对抗面前,是何等的脆弱和不靠谱。
所以,我们不必为美日的每一次“秀肌肉”而愤怒,更不必为他们的每一句狂言而焦虑。
那不过是一个旧时代的垂死挣扎,一个衰落帝国的回光返照。
![]()
时代变了!美日还在玩“算盘”
美日的这场表演,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或许还能掀起一些波澜。
但放在今天,更像是一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因为时代真的变了,而他们,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
权威的兰德公司,在其发布的报告《中美军事冲突十年推演》中预测。
到2030年,美军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内将彻底失去主动权,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实力对比变化的科学预判。
![]()
中国的“体系中心战”思想,已经从理论变成了实践,美日的每一次“军事直播秀”,都只会加速更多人看清这个现实,从而加速他们“心理防线”的崩溃。
未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实力的持续跃升,中美之间的“认知差”只会越来越大。
我们不仅在制造更先进的“硬件”,更在构建更高效的“软件”,更在迭代更领先的“操作系统”。
![]()
而美日,似乎还沉浸在他们“航母杀手”的旧梦里,不愿意醒来,还在用工业时代的旧思维,试图应对信息时代的新挑战。
高市早苗可以继续喊话,美国可以继续派兵,但这都无法改变一个根本事实:牌桌的规则,已经由我们来定义了。
![]()
结语
美日的这出戏,演的其实是内心焦虑,而非实力自信。
未来的牌局,比的不是谁的筹码多,而是谁的脑子活。
面对旧时代的落幕表演,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加速前行。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