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两轮协商后,荷兰政府终于低头认错,暂停了对安世的行政令。但是,事情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中方的一番话表明,荷兰还得把自己的承诺落到实处。
![]()
安世中国
日前,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发布声明,宣布暂停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这位大臣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此举是和欧洲伙伴进行商议后做出的决定。他还特意强调,这是荷兰政府在向中国释放善意的信号。言外之意很明显,想要握手言和。
尽管荷兰政府把话说得体面,但是明明前阵子还酝酿资产剥离、冻结全球运营,现在却突然松口,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伤不起”。安世中国断供仅仅一个月,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出现重大波动,甚至导致多家欧洲企业面临停产。
![]()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
僵持了一个多月,荷兰终于认错,显然是算清楚了这笔账,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不过,就在荷兰发布声明后,安世中国真正的股东闻泰科技出面发声,表示尽管荷兰宣布暂停行政令,但是制裁仍在进行中,该公司目前对安世的控制权仍然受限。
荷兰此次暂停的,是9月底出台的行政令,但10月1日荷兰企业法庭作出的紧急措施依然有效,其中包括撤换中国籍执行董事,对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股份交由第三方打理等。简单说,现在的安世半导体,股权属于闻泰,但日常运营、决策权力被第三方掌控。
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荷兰此举,只是朝正确方向迈进的第一步。一方面,荷兰方面只是声明是暂停,这意味着还可能随时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尽管政府已经下令,但是后续能否将承诺落到实处,还有待观察。
![]()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
更重要的是,谁都不清楚,荷兰的暂停是真的“幡然悔悟”还是“缓兵之计”。荷兰此次干预的核心借口是“国家安全风险”,但这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被彻底否定。只要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战略不变,荷兰就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新的理由重启干预。
更关键的是,安世半导体“产能在中国、知识产权在荷兰”的特殊结构,让控制权之争更复杂。东莞工厂承担全球70%的产能,但核心技术专利仍在荷兰本土,这种“物理分割”让闻泰很难完全掌控全局。
![]()
欧盟
荷兰政府此次政策调整,源于多方面的现实压力,但是如何修复中荷信任,避免此类事件重演,才是荷兰政府的当务之急。尽管此次暂停了行政令,但荷兰在半导体领域的保护主义倾向并未改变。
对中国而言,荷兰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制度性解决方案,而不是靠“临时暂停”治标不治本。对荷兰乃至整个欧洲而言,安世事件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将商业问题政治化,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