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上几位当年的电影明星重聚,个个都上了年纪,但其中一位,真是看得我心里咯噔一下,半天没敢认。
他头发花白稀疏,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神里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
这竟然是史钟麒?
![]()
那个在样板戏《白毛女》里英姿飒爽的“大春”?
那个在电影《生活的颤音》里拉着小提琴的忧郁小生?
说实话,看到他的近照,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感慨。
![]()
在很多人的想象里,像他这样早就定居美国的艺术家,生活应该是养尊处优,非常惬意的。
可跟同龄的演员比起来,史钟麒反而是最显老的那一个。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史钟麒”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可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他的走红,离不开一部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剧——《白毛女》。
![]()
时间回到1960年,那时候史钟麒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和他的双胞胎弟弟史钟伟一起考进了上海舞蹈学校。
这在当时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兄弟俩天生就是跳舞的料,身形挺拔,气质出众。
很快,史钟麒就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表现力,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样板戏《白毛女》中男主角“大春”的扮演者之一。
![]()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这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史钟麒扮演的“大春”就跃然舞台之上。
他用芭蕾这种西方艺术形式,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勇敢、坚毅的八路军战士形象。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一演就是九年,把自己的整个青春都献给了“大春”。
![]()
这部舞剧不仅成就了史钟麒,也让他与剧中的“喜儿”——茅惠芳,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人在舞台上是配合默契的搭档,在台下是关系亲密的战友。
1972年他们共同代表上海芭蕾舞团出访日本,史钟麒表演的第七场“相认”,在日本引起了巨大轰动。
![]()
那次演出被誉为“芭蕾外交”,为中日复交起到了重要的文化推动作用。
史钟麒和茅惠芳,也成了代表中国艺术形象的一对“金童玉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那次访日演出。
![]()
当时上海芭蕾舞团带着《白毛女》去日本,史钟麒表演的是最经典的第七场“相认”。
那次演出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芭蕾外交”,为后来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文化推动作用。
可以说,史钟麒不仅是一个舞者,更是一位文化使者。
![]()
跳了十几年的芭蕾,史钟麒的艺术之路并没有停滞。
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跨界到了电影圈。
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叫《生活的颤音》的电影,男主角“郑长河”是个小提琴家。
![]()
导演找了很多演员,都不太满意,后来听说史钟麒不仅舞跳得好,还会拉小提琴,就找上了他。
就这样,史钟麒凭借着自己多才多艺的“隐藏技能”,成功拿下了这个角色。电影上映后,火遍全国。
史钟麒凭借着自己多才多艺的“隐藏技能”,成功跨界。
![]()
电影中,他与张瑜搭档,将郑长河的压抑、痛苦和对艺术的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他在阁楼上奏响那如泣如诉的琴声时,一个时代的伤痕与希望,都随着音符流淌出来。
《生活的颤音》上映后,火遍大江南北。史钟麒那张略带忧郁的英俊脸庞,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
![]()
他也因此一跃成为集舞蹈、电影、电视于一身的“三栖明星”。
后来又主演了《苦果》、《逆光》等经典影片,成了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银幕偶像。
他与茅惠芳也被一起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正式的电影演员。
那个时期,史钟麒就是票房和收视的保证。
![]()
事业上的成功,也伴随着感情上的波折。
在与茅惠芳合作的那些年里,两人之间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普通同事。
据茅惠芳后来的回忆,两人当时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是公认的一对。
![]()
命运弄人,由于种种原因,这段被无数人看好的“金童玉女”之恋,最终未能修成正果,成为两人心中永远的遗憾。
后来史钟麒与一位名叫薄小萍的舞蹈演员结婚。
薄小萍同样出身上海舞蹈学校,两人算是同行,有共同的语言。然而,这段婚姻也未能走到最后。
![]()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史钟麒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带着与薄小萍的儿子,移居美国旧金山湾区。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不理解,为何要放弃国内如日中天的事业,去一个陌生的国度从零开始?
![]()
到了美国,史钟麒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异乡人。
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一切都要从零学起。
为了生活,也为了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他重拾老本行,在当地开办了芭蕾舞学校,当起了一名芭蕾舞老师。
![]()
从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到一间小小的舞蹈教室,这个落差不可谓不大。
但他似乎很享受这种平淡的生活,他把当年在国内舞台上积累的经验和对芭蕾的全部热爱,都倾注到了教学当中。
他教的不仅仅是舞蹈技巧,更是把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其中,让那些在海外长大的华裔孩子们,也能通过舞蹈感受到故乡的文化。
![]()
除了教学,史钟麒也积极参与当地华人社区的文艺活动,编排舞蹈,组织演出,成了一位在幕后默默奉献的艺术传播者。
他把自己的后半生,都献给了芭蕾舞的传承和教育事业。
如今37年过去了,当史钟麒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很多人都惊讶于他的苍老。
![]()
为什么定居国外的他,看起来比国内的同龄人还要憔悴?
其实我们可能都把国外的生活想得太美好了。
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背井离乡的打拼,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创业的艰辛,文化融入的困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这些精神上的压力,可能比任何体力上的劳累都更磨人。
![]()
史钟麒选择的是一条最朴实也最辛苦的路——教人跳舞。
开办学校,招生,教学,排练,每一件事都要亲力亲为。
这不像当明星,有助理,有团队,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一肩扛。
![]()
![]()
常年的劳心劳力,岁月自然会在脸上留下更深刻的痕迹。
史钟麒的心思,可能全都在他的学生和他的舞蹈上。
他追求的,不再是外表的光鲜,而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艺术的传承。
这种从容面对自然老去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